加速實現貿易額100億美元 中印經貿駛入“快車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26日 10:16 解放日報 | ||
1979年,時任外長的瓦杰帕伊訪華,此舉被認為是中印關系回暖的“破冰之旅”。自那以后,中印兩國關系雖時有起伏,但總體趨勢仍向著務實的方向發展。然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印兩國的經貿往來卻沒有達到應有的規模。 2003年6月24日,作為10年來首次訪華的印度總理、第三度來華的瓦杰帕伊在其演講中指出,如果印中雙邊貿易能以每年百分之三十的速度增長的話,雙邊貿易額達到100億美元 誰能想到,就在五六年前,中印貿易額曾長期低于10億美元,而在兩年前,中國商品還一度成為印度商人眼中的“洪水猛獸”。當時在印度商界普遍存在著這樣一種擔心:中國廉價商品大批涌入印度市場會對印度民族工業造成巨大沖擊。據統計,在印度過去10年的153起反傾銷調查案件中,就有66起針對中國。而伴隨著反傾銷措施的則是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這一狀況終結于2002年。2002年1月,時任中國總理的朱镕基對新德里進行了友好訪問,為兩國關系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年底,印度總理首次公開表示,印度和中國是“健康的競爭關系”。那一年,中印經貿關系出現了質的突破,不僅雙邊貿易額達到49億美元,印度在中印貿易中還首次出現了3.5億美元的貿易盈余。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的吳永年研究員認為,中印經貿關系之所以發展迅速,主要基于兩國經濟的互補性。中印經濟互補性體現在三個方面:一、中印在產品結構和市場需求上不盡相同。如印度需要中國的生絲和煤炭,中國則是世界上的煤炭大國和絲綢的故鄉,而中國則需要印度的鐵礦砂,印度是優質鐵礦砂的生產大國,印度每年出口鐵礦砂3300萬噸,現只向中國出口400萬噸。二、中印既是合作者又是競爭者,合作與競爭雖是一對矛盾,但雙方在經濟改革方面的成敗經驗卻可為兩國在經濟發展中互為借鑒。如中國在利用外資方面積累了很多成功的經驗,而印度在金融體制建設方面則做得較好。三、中印貿易雖然2002年已達到了49億美元,但是這僅是中國對外貿易的1%,兩國經濟貿易發展的潛力必將促進中印經濟發展。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期間,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印度的最大進口國,印度也已經成為中國在南亞的最大貿易伙伴。 2002年初,時任中國總理的朱镕基訪問印度,在談及中印經貿關系時曾說過兩句話,一句是:中印貿易在2008年應該達到100億美元;另一句則強調:印度軟件是世界第一,中國硬件是世界第一,如果中印合作,就能成為世界電腦軟硬件的領導者。現在看來,在中印聯手打造的經貿新平臺上,合作的空間將更為巨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