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困難 商業銀行亟待調整營銷思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23日 11:22 中華工商時報 | |||
股票上市已成為規模在億元以上企業的首選融資渠道。這是日前零點公司調查北京、上海一些企業所獲的結論。說的雖是大企業的融資問題,卻再一次反襯出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 這份調查報告稱,以股市為代表的新融資途徑主要滿足了大型企業多渠道融資需要,而盡管中小規模企業也希望充分利用這個融資體系,但由于種種限制還只能望之興嘆。 看來,融資方面的馬太效應并未隨著一系列對中小企業政策扶植力度的加大而有所緩和:中小企業并未變成商業銀行歡迎的客戶。不幸的是,對中小企業而言,目前卻也只剩下銀行借貸這惟一“合法的融資渠道了。 我們曾把這種融資的尷尬歸咎于資本市場的設計,現在回過頭想想,與其將著眼點放在股市倒不如放在銀行方面。 股市的制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目前就算設立了創業板,對眾多中小企業而言也只是杯水車薪。而讓銀行改變貸款服務模式、調整貸款結構卻是現實可行的,因為這需要的更多的是一種營銷思路的轉變。 近年以來,商業銀行加強風險管理,嚴格了貸款資格的審批制度。然而在信貸管理中推行的授權授信制度,以及資信評估制度卻主要是針對國有大中型企業的,這使得信貸資金流向國有企業和其他大中型企業的意愿增加,信貸資金向“大城市、大企業、大行業的集中有進一步強化的趨勢。這固然和我國商業銀行體系里中小銀行的缺失不無關系,但也反映出現有銀行信貸結構和產品設計方面的缺憾。而去年以來商業銀行上收貸款權限,則進一步拉開了銀行與中小企業的距離。 就整體而言,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雖比大企業高很多,但就局部來講,中小企業的貸款卻有著靈活、快捷、頻率高等特點,在日益細分的資金市場上有著獨特的吸引力。 一般來說,在正常的銀行體系背景下,保持較低不良貸款比例的銀行其貸款結構中應該有相當一部分是針對中小客戶的。這也應是未來銀行業發展的新趨勢所在。 也許從銀行角度來看,中小企業貸款由于管理成本相對較高,理論上更適合中小銀行去做,不過在目前中小銀行缺失的情況下,面對如此日益龐大的市場需求,現有的商業銀行不應坐視客戶的流失。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固然良莠混雜,然而一一甄別,擇優錄取,則會實實在在在有助于提高貸款質量。 在手握貸款簽字筆的人士心里,與大企業的每一筆貸款交易成本較小,然而也不能由此認定其風險也很低。事實證明,許多資產狀況看上去“優良”的大企業卻屢屢是制造新呆壞賬的銀行殺手。自去年以來,商業銀行的信貸政策發生反復,貸款明顯放量。9月末的時候中資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13.3萬億元,比年初猛增1.4萬億,創4年來的增速新高。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么大的貸款增量卻在相當程度上成就了房地產市場的異;鸨,以至于年底引發了關于房地產泡沫的討論。應該說,銀行對大企業信貸政策的異常傾斜使他們借錢蓋房的投資沖動被夸張釋放。然而,當他們用大量貸來的資金盲目開發新項目甚至注入爛尾樓的時候,意識到風險加劇的央行才不得不重新出面干預,收縮信貸規模。 退一步講,如果銀行把降低不良貸款作為業務衡量標準。那么也可以選擇少貸款或者不貸款。然而惜貸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是行不通的。在把貸款分母做大從而降低不良資產比率的客觀需求下,惟有調整貸款結構才是正確選擇。那么,重新審視中小企業市場應是商業銀行當務之急。 上周央行發布消息稱,國內各項儲蓄創出新高達20萬億元。其實,如果銀行業沒有調整信貸營銷思路的切實行動,那么對廣大中小企業來說,這個消息的積極意義并不大。(來源:中華工商時報文/立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