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新論: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個因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06日 07:48 人民網 | ||
喬新生 隨著世界衛生組織對中國一些地區旅游警告的解除,中國的經濟曲線伴隨導游們的小彩旗又高高飄揚起來了。此次疫情過后,中國經濟的振興首先從第三產業開始,從商店到飯店,從旅游景區到各個娛樂場所,人氣逐漸地上升。中國的經濟在經歷了一次小小的壓抑之后,會呈現一次輕微地反彈。 從宏觀層面來看,疫情的出現并沒有破壞中國整體的經濟運行結構,市場運行機制還在正常地發揮作用。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一是因為中央的決策及時到位,全國各行各業秩序井然,鐵路,陸路、民用航空等交通運輸暢通,整個市場的物流、信息流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市場的活力依舊。二是中國的市場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市場的自足和修補功能及時地發揮出了作用。從微觀來看,雖然一部分行業或部門由于受到非典型肺炎的影響,贏利有所下降,但由于中央和地方及時出臺了各項補助措施,通過減免稅收等方式,保證了這些行業和部門有再生產的能力。從消費行為學的角度來分析,無論社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有一些消費活動必須進行。隨著疫情的消失,這些消費活動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有所增加。因此,中國的經濟今后不但不會出現萎縮,反而會出現一些上升的勢頭。 從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來看,投資、消費和出口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首先,投資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短短幾個月的疫情發展對投資特別是戰略性投資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從短期投資來看,雖然上半年的疫情會促使一些國際游資退縮,但由于這些國際游資并沒有其他更好的出處,因此,隨著中國疫情的解除,這些資金還會再回到中國市場。就中國國內的資本市場來看,雖然延長休市等一些措施導致中國內地股市出現了一些波動,但由于中國當前的股市已基本探底,所以,這次疫情對股市造成的影響不致太壞。一些人擔心,這次疫情的爆發會影響到今后國際資本向中國的轉移,從而給中國今后籌集資本帶來困難。這種擔心也是不必要的。因為非典型肺炎作為一種傳染病與其他傳染病一樣,都有一個發現、擴散、控制、預防的過程。隨著疫苗的出現,非典型肺炎將會變得不具有威脅性。相反地,如果投資開發新的藥品或疫苗,將會增加新的經濟增長點。 其次,從消費環節來看,五一長假的取消,確實影響到了一些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是,消費是一個隨著生產的發展而不斷上升的曲線。在消費結構中,日常消費不會因為非典型肺炎的出現而發生大的變化。其他消費可能會被延后,但不會被抑制,相反地,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體育健身、旅游消費將會大幅增加,中國人的消費支出將會出現一次大的反彈。在疫情的發展過程中,政府動用財政準備金應付疫情,普通的消費者幾乎沒有為此直接付出代價,因此,不存在后期的消費資金緊張的問題。 最后,從出口來看,由于廣交會正值廣州的疫情發展期,展會期間的成交額有大幅度地下降。從短期來看,由于非典型肺炎的影響,一些國家也可能會對中國的食品等一些傳統的消費品抱有疑慮。他們可能減少對中國這些產品的進口。但是,從結構上來看,中國近年來出口的產品中機電產品已經位居前列,其他的工業制成品也大幅增長,而農產品及其初加工品所占的比重已有所下降,因此,一些訂單的流失對中國整個出口的影響不會太大。下半年,中央政府可考慮在一些適當的地點舉辦各類專項的展銷會,或者通過走出去的辦法,擴大中國產品的出口,保證中國經濟的增長不會因出口的影響而放慢腳步。 應該看到,在政治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政治對經濟的影響舉足輕重。中國的經濟體制雖然已經有了自我修補和恢復的能力,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國際政治環境,資本的流動、出口的增長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因此,中國政府應該主動打開國門,與世界各國進行交流。這次胡錦濤主席參加法國舉行的南北對話會議,將會為我國今后經濟的發展提供新的機遇。 然而,盡管中國經濟蓄勢待發,但仍有一些因素可能會影響中國經濟的發展后勁。 第一,如果非典型肺炎疫情不能在上半年被徹底遏制,將會影響到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從根本上說,非典型肺炎對中國物質財富的增長不會帶來太大的威脅,但如果它揮之不去,并且持久地徘徊在中國各地,將會在中國人的心理投下巨大的陰影。這種心理上的影響可能會最終轉化為經濟上的影響,從而導致中國市場低迷,經濟景氣指數下降。因此,重振士氣,提高市場上的人氣對經濟的持續增長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我們既要寄希望于科技進步,盡快研制出可靠的疫苗,也要寄希望于各地的疫情能夠逐漸地得到控制,至少在下半年不會再形成大范圍的疫情擴散情況。 第二,從資產結構上來看,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變數仍然是中國的國有經濟。現在中國的國有資產(除金融資產外)一律由直屬于國務院的中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掌管,這個委員會將依照即將頒布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條例行事,以前多頭監管國有資產的局面將會被打破。但是,由于中國國有資產中相當部分沉淀在國有企業中,而這些國有企業普遍素質不高,如果處理不好,它們不但不會保值增值,反而會形成新的不良債權。因此,必須找出國有企業改革的一勞永逸的辦法,只有這樣,才能擺脫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制約瓶頸。 第三,從現有的經濟基礎來看,中西部與東部沿海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如果由中央采取統一的經濟發展政策,勢必會造成地區之間新的不平衡。因此,未來中央必須考慮針對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經濟政策,或者充分發揮地方政府的決策作用,保證各地按照本地的實際情況設計出符合本地發展的經濟模式。與此同時,中央在汲取稅收的基礎上,應該考慮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保證全國各地都能持續發展。 現在已經有人提出,要用非常的手段來發展中國的經濟,譬如,在經過認真論證的前提下,積極參與國際之間的經濟合作,在中國南部邊疆與緬甸和泰國一道,開辟新的直通印度洋的運河,或者將中國的首都遷往中部地區等等。所有這些對于刺激投資,拉動需求都有好處。但是,在進行各項決策之前,應該充分考慮到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擠出效應,應該通過加大政府的投資力度,帶動民間投資。從現階段來看,瀾滄江的梯級開發已經準備就緒,南水北調工程也已經開工,在中國境內再鋪設新攤子似乎沒有必要,如果在2005年之前中國的財政狀況仍然沒有擺脫赤字局面,政府的投資計劃就應該有所收斂。如果中國的財政能夠在2005年之前實現大體平衡,那么在今后的若干年內,可以考慮進一步實施中國南部邊疆的國際合作開發計劃,進而考慮中國的遷都問題。 總之,相對于中國經濟的整體運行態勢而言,非典型肺炎所造成的影響并不嚴重,關鍵的問題是,中國人信心指數不能下降,中國的資產結構能順利調整,中國各地區的發展必須保持平衡。 筆者建議,在今年下半年中央政府應該召開一次關于中國經濟問題的座談會,通過檢討非典型肺炎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找出應對新一輪危機的對策。從目前來看,中央政府應該抓緊做好以下事情:首先,應該制定經濟緊急狀態法,將現行比較好的應對非典型肺炎的政策固定下來,以幫助企業應對今后可能遇到的難題。目前,國務院雖然制定了應急條例,但其中有太多的問題值得認真梳理。從法律的角度來看,應急條例雖然強調了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責任,但沒有與現行的執業醫師法等其他相關法律很好地協調,因而在執行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難度。從這部行政法規的內部結構來看,雖然設立了應急指揮部等機構,試圖保證各地的疫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地控制,但由于這些機構與我國現行法律上規定的行政架構不相匹配,所以,其運作成本將會很高。更主要的是,這部行政法規沒有考慮到特殊時期的經濟發展問題,因而無法指導各地特殊時期的經濟工作。筆者建議在適當的時候,可以考慮出臺經濟緊急狀態法,其中規定在必要時可以凍結一般性法律中的有關規定,從而授權國務院調動物力、財力應對疫情并發展經濟。其次,應該依法建立中央經濟決策咨詢委員會,通過民主科學決策,保證中國經濟平穩發展。最后,中央政府應該加快人才的選拔力度,讓那些真正懂得經濟發展規律的專業人士掌管要害部門。 非典型肺炎終將過去,中國經濟增長仍將持續。中央政府應該在穩定的前提下,及時抓住機遇,運用大手筆,描繪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藍圖。 (作者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