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一“緊” 銀監會監管思路發生微妙變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04日 14:49 新華網 | ||
中國銀監會日前發出《關于調整銀行市場準入管理方式和程序的決定》,取消了對中資商業銀行開辦國內保理、代理證券資金清算(銀證轉賬)、代理保險、證券公司受托投資托管、信托資產托管、企業年金托管等業務的審批。成立剛滿一個月的中國銀監會首先以1號令的形式發布這樣一個放松管制的文件,確實是一個不尋常的行動。 而在此之前,來自中國銀監會的消息說,銀監會近期正在部署對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 這一松一緊的兩件事,從表面上看似無關聯,但仔細體味就會發現,它們之間還是有內在聯系的。再結合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對銀行業監管問題的一些闡述,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國銀行業監管思路正在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 長期以來,我國銀行業監管一直很注重市場準入等合規性監管,銀行業金融機構似乎也很習慣于這種監管。由于我國曾經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計劃經濟體制,合規性監管作為計劃經濟時代顯著的監管特征,即使在實行了市場經濟體制之后,也還是我國金融監管的主要內容。換句話說,監管當局的主要精力是放在制定各種嚴格的規章制度,審批金融機構的開辦,界定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處罰金融機構的違規行為上。 市場準入等合規性監管,即使是在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也是存在的。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和金融市場體系還不完善,合規性監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也看到,盡管有些銀行業機構能夠遵從監管當局制定的監管規章制度,仍然不能確保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風險。特別是現在金融創新業務發展較快,許多監管法規、制度來不及修改而具有滯后性,從而使其監管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果監管當局不能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體風險狀況進行有效監控和化解,也就背離了銀行業監管所確立的保護廣大存款人和消費者利益、維護金融穩定、促進銀行業健康發展的根本目的。 因此,我國銀行業發展的現狀,已經向監管當局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在加強合規性監管的同時,必須堅持以風險監管為主的監管內容,注重對風險的早期識別、預警和控制,尤其注重各銀行內部的風險控制和管理,注重考核銀行識別、衡量、監測和控制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日前在記者招待會上已經作出表示,今后銀監會"要堅持以風險為主的監管內容,努力提高對各類風險監控的水平,改進監管的方法和手段"。同時我們還注意到,早些時候劉明康在論及今后一段時期內整個銀行業監管工作的重點時提出,要"在做好各類機構監管工作的基礎上,促進銀行繼續降低不良貸款比例,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 把這些話與銀監會近期部署對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非信貸類資產進行檢查的舉措聯系在一起,就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銀監會成立之后,監管當局的監管著力點正在轉移,監管方式正在發生變化。 與此同時,劉明康還表示,今后"要對各類監管設限做到科學合理,有所為有所不為,減少一切不必要的限制"。而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銀監會迅速出臺了《關于調整銀行市場準入管理方式和程序的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劉明康主席還透露,銀監會正在全面部署完善銀行業監管的制度建設,包括法律法規和工作制度的建設,正在清理2000多條法規。其中,"對亟待改善和亟待完善的市場準入的審查、管理和程序都將作嶄新的完善和規定。"隨著銀監會工作的開展,隨著這些法規的清理、完善并陸續公布,相信這種一"松"一"緊"式的監管風格會表現得更加明顯。(記者/林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