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可能使全年經濟增長放慢0.5至1.2個百分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03日 08:50 中國經濟時報 | |||
關于“非典”對經濟影響的初步分析和建議 盧中原 張立群 李建偉 全力防治“非典”,是當前牽動全國各個方面的一項緊迫任務。從宏觀經濟監測角度看,評估和應對這類突發事件帶來的經濟沖擊是一個重大的新課題。我們根據能夠得到的相 在這些基本假定下,按疫情可能持續的時間進行分季度預測,主要結果為:在不考慮疫情的基準情況下,今年全國GDP增長可望達到8.85%;如果疫情僅持續到二季度,全年GDP增長可達8.35%,放慢0.5個百分點;若疫情持續到三季度,預計全年GDP增長為8%,放慢0.85個百分點;若持續到四季度,全年經濟增長率為7.7%,放慢1.15個百分點。“非典”可能使全年經濟增長放慢0.5~1.2個百分點,但改變不了經濟快速增長的內在趨勢。 如果考慮政府在抗擊疫情中采取的各項積極應對措施,特別是增加透明度、減免相關行業稅費以及增加財政支出等所帶來的積極效應,疫情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會被部分抵消,疫情最終影響可能在1個百分點以內,全年GDP增速可能為8%左右。需要說明,我們采用的幾種預測方法并不完善(有關優缺點詳見附件),只能盡量從不同角度彌補漏洞,預測結果僅是參考性的。 一、“非典”對我國經濟影響的初步估計 (一)從生產角度分析:“非典”對生產的直接影響面較小,在時間上可能是短期沖擊,地域上相對集中 1.受“非典”影響的主要是第三產業的一些行業,占GDP的比重不大。“非典”直接沖擊的行業主要是社會服務業(包括旅游、住宿、公共服務、居民服務及其他服務等)、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和交通運輸業,根據2001年統計年鑒的有關數據計算,其占GDP總量的比重分別為3.6%、8.2%和6%,合計為17.8%。進一步分析,受沖擊的行業比重實際上達不到這么高。 在交通運輸業的統計中,郵電通訊業約占1/3,而“非典”對其影響主要是正面的(目前通訊、互聯網業務比以往要繁忙),故應當剔除;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客運,而占業務量50%以上的貨運受沖擊較小,也需要剔除。因此,交通運輸業中直接受疫情沖擊的行業,在GDP中的比重約為2%。 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中,批發和零售貿易受到的影響不大,受沖擊較大的主要是餐飲業,占GDP的比重約為2%。 經過以上調整,生產中受非典直接沖擊的行業,占全國GDP的比重不超過8%,而且這些行業受沖擊的程度也是不同的,一些行業如出租車和賓館業出現部分停業現象,但是這些受沖擊嚴重的行業尚未發生全行業停產停業。 2.“非典”對這些行業沖擊的時間可能是有限的,對不同地域的影響程度也是有差別的。從香港和廣東的經驗看,疫情一般持續3-4個月。因此預計全國這些行業受直接沖擊的時間至少為一個季度左右。從地域上看,“非典”發生以來,受影響最大的是廣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根據2001年統計年鑒,在社會服務業、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和交通運輸業中,這6個省市所占比重分別為28.4%、20.8%和27.5%。當然有些行業,例如旅游、餐飲、住宿、客運等受到的沖擊已擴展到全國,但其他地區與疫情最嚴重的地區相比,受影響的程度還是有差異的。 (二)從需求角度分析,受“非典”沖擊的主要是進出口、利用外資和消費,目前影響程度尚不嚴重,后續影響還要觀察 1.外貿和利用外資會受到一定影響。今年的春季廣交會只有16400多位客商到會,成交額僅為44.2億元,與去年12萬多人的規模和成交額168億美元相比,下降很多。一些重要的國際會議和商務活動被推遲和取消,據外交部消息,自“非典”發生以來,截至5月6日,100個國家對中國往訪團組和人員采取了限制措施。這對外貿和利用外資肯定會產生不利影響,但不會很嚴重。因為外商確定到中國貿易或投資的計劃,關鍵取決于市場容量、勞動力成本、投資環境、預期利潤等多種長期因素,因突發的短期因素而推遲的可能性較大,完全取消的可能性較小。一季度,廣東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3%。這表明,即使在“非典”沖擊嚴重的區域,外貿和利用外資受到的不利影響也是有限的。但是也要注意,疫情對北京和華北地區的負面影響很可能在5-6月份才明顯顯現。如果“非典”延續1-2個季度,地區性損失會進一步擴大,但對全年全國外貿增長和利用外資的影響不至于太嚴重。綜合模型測算的結果,預計全年進出口將繼續保持2位數的增長,利用外資總額將超過600億美元。 2.對消費的影響有負也有正,總體看負面影響尚不嚴重。具體分析,食品、生活必需品等剛性較大的消費不會因此減少。需要認真決策的耐用消費品,例如家電、家具、汽車的購買,據對一些市場的調查,基本沒受影響,其中家庭購車數量反而有所增加(這里有提前購買的因素)。而一些防治“非典”的商品,銷售增加很多。減少較多的主要是那些消費彈性大的“即興購買”,但這些商品在零售總額中比例不大。 值得關注的是,由于“非典”導致大量農民工從城市返鄉,農民工外出務工經商的收入會有所減少,進而對農村居民消費產生不利影響。河南農村出省勞務600萬人,截至5月7日累計返鄉89萬人,其中從廣東、北京、山西等主要疫區返回的占48%。江西422萬出省務工農民中,截至5月8日大約25萬人返鄉,75萬人停工;由于外出打工收入減少,至今全省農民人均收入已減少10元左右。總的看,“非典”對城鄉居民收入和消費有一定沖擊,對消費總量影響有負也有正,但是在地域和時段上影響是有差別的,全國性影響是有限的。運用宏觀經濟計量模型進行評估,即使將“非典”作為一個對消費有嚴重負面作用的外生變量,給以最大賦值,其對今年全國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的影響也僅為0.36個百分點。 (三)綜合影響定量分析:運用月度計量模型和投入產出法分別測算,疫情對全年GDP的綜合影響為0.5~1.2個百分點 “非典”對生產和需求的直接影響,會通過各種經濟聯系產生間接影響。由于缺少歷史對比和相關的定量分析手段,分析測算的難度較大。我們使用月度計量模型和投入產出表,初步分析了間接影響的程度。 1.將疫情對投資信心、消費信心和出口環境帶來的沖擊做成相應的虛擬變量序列,按照最嚴重程度給予估值,代入月度計量模型預測全國今年經濟增長。結果是:在沒有“非典”影響的基準情況下,今年全國GDP增長率可望達到8.85%;若疫情嚴重程度不變,時間持續一個季度,GDP增長率將為8.35%;持續兩個季度時,GDP增長率為8%;持續三個季度時,GDP增長率為7.7%。由于模型系統包括了各經濟指標之間的直接和間接聯系,因此以上分析反映了疫情的綜合影響。從分析結果看,在疫情嚴重程度估值不變、且持續三個季度的情況下,其對GDP增長率的綜合影響為1.15個百分點。 2.運用投入產出分析法進行推算。根據1997年國民經濟投入產出表中各行業之間的內在關聯程度,計算受直接沖擊行業(旅游、餐飲、住宿、購物、交通等)的完全消耗系數,推算結果顯示,“非典”對2003年全國GDP增速的最大綜合影響接近1個百分點。分季度預測,受“非典”的綜合影響,如果今年第二、三季度受直接沖擊的行業收入減少59%或1640億元,換算為增加值以后(下同),會導致全年GDP減少804億元,亦即全年GDP增速將放慢0.78個百分點。如果第四季度這些行業的收入也受到影響,按下降30%、全年減少2100億元估算,全年GDP會減少1000億元,亦即全年GDP增速將放慢0.98個百分點。由于這個方法難以定量處理虛擬變量的沖擊,所以預測值偏低,如果考慮疫情對投資信心、消費信心和出口環境帶來的影響,上述分析結果與月度計量模型的結果基本一致。 綜合以上分析,“非典”可能導致全年GDP增長率放慢0.5~1.2個百分點。需要說明的是,前一段疫情沖擊會有滯后效應,目前還未充分顯現;況且疫情還有很多未知因素,延續時間的長短、范圍的大小,是決定影響程度的主要變數。如果發展為更長時間、更大范圍的嚴重疫情,其對經濟的影響則需要重新評估。 考慮到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全力抗擊疫情,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教訓,因此,疫情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將會逐步減小,對經濟的沖擊不太會超過以上估計的最壞情況。更重要的是,去年以來我國經濟開始進入新一輪快速增長期,且持續時間將會較長,經濟內在增勢對負面沖擊的抵御能力明顯增強。這與1997年我國經濟遭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的情況有很大不同。當時我國經濟恰好開始進入收縮期,經濟增長自身存在減速趨勢,內在抗沖擊能力較弱。而當前疫情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今年經濟增速,但動搖不了經濟擴張的內在趨勢。因此,疫情負面影響很可能在1個百分點以內,預計全年GDP增速為8%左右。 二、政策建議 “非典”對我國經濟的沖擊很可能是短期的、局部的,對全年增長不會產生轉折性影響,但嚴重威脅人的生命安全,集中暴露了公共衛生體系和政府相關社會管理職能的重大缺陷,由此造成的心理沖擊和預期惡化可能更為深遠。應對其沖擊,首要目標應是保障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安定民心;在局面基本穩住的同時,決不放松經濟發展,特別應重視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在中長期發展戰略上,應完善政府的社會公共管理職能,注重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我國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加之今年財政收入增長較快,抗擊“非典”的物質條件比較有利。與前幾年相比,經濟政策的回旋余地增大,著力點可進行“遠近兼顧、供求結合”的適當調整。據此提出以下建議: 1.全力控制疫情蔓延范圍和持續時間。這是恢復人們信心的根本。近日人氣開始回升,但找到根治方法任重道遠,更需防止疫情反彈。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采取強有力的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輿論手段,嚴密控制疫情向華北地區以外特別是農村蔓延,盡可能將疫情控制在第二季度。繼續對瀆職、失職的領導者和違法犯罪者進行嚴厲懲處。大力推行科學防治和地區聯防。應特別強調以科學、人道態度對待患者和康復者,不要歧視他們。在控制疫情蔓延的前提下,注意適時恢復正常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秩序。 2.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我國環境污染嚴重,呼吸道疾病反復流行,易加重“非典”疫情蔓延。今春北京及周邊地區幸虧未發生沙塵暴(主要是去冬今春雨雪較大,近些年加強環保也有積極效果),否則抗擊疫情將更加困難。應當因勢利導,要求各地依法加強生態環境整治,注意改變人們的生活陋習,以防后患。 3.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擴大和穩定減稅措施。繼續增加公共衛生(特別是農村防治“非典”和基礎醫療服務)、環境保護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財政支出,建設國債可向這些方面適當傾斜。對疫情沖擊嚴重的行業,適當延長已出臺的有關稅費減免時間,同時根據國家鼓勵第三產業發展的方針,把短期稅費減免與中長期稅制改革結合起來。這樣做,不僅是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造成的損失,更是著眼于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形成財政收入與經濟增長的良性循環。 4.改進消費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刺激城鎮居民擴大消費。在住房、電信、汽車等新的消費熱點以及一些傳統的奢侈品方面,加緊清理限制性政策。拓展互聯網業務,發展“非接觸型”的服務消費。優先增加醫護人員的工資,提高城鎮“低保”標準。降低個人所得稅負擔,增加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實行帶薪休假制度,靈活調節過度集中的旅游高峰。 5.做好農村減負增收工作。農村稅費改革要嚴防稅內負擔減輕而稅外負擔加重,考慮到“非典”馬上會影響麥收,財政應繼續增加農業補貼,糧價補貼應直接付給種糧農民。各城市應進一步清除對農民工的歧視性政策。因“非典”而停工欠發的民工工資應有補償機制,或由政府建立補發基金,或通過稅費減免由企業保證補發。 6.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積極擴大就業。受疫情沖擊嚴重的服務行業,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承受力脆弱。除稅費減免外,還需采取金融方面的救助政策,例如充分發揮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的作用,設立政策性的專項優惠貸款,實行政府擔保和優惠利率,允許貸款展期,中央銀行對發放此類貸款的商業銀行給予必要支持等。在勞動工資政策上,對“非典”影響而減少就業的行業也應給予扶持,同時加強就業指導和培訓,幫助一些新的服務領域吸納就業。 7.盡快建立健全社會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借鑒此次抗擊疫情的經驗,理順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明確責任制度,設立應急基金,以形成信息準確、預警及時、資源整合有力、指揮運轉高效的危機處理體系。切實加強輿論監督,敦促政府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強公信力。加強對突發事件影響的研究工作,提高分析預警的能力。借鑒各國(尤其是與我國體制類似的越南)的成功經驗,從更深層次吸取教訓。狐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