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非典不改經濟增長內在趨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6月02日 11:46 人民網-人民日報 | ||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 非典雖然可能使全年經濟增長放慢,但目前我國經濟正在升溫,負面沖擊受到經濟內在增勢的抵御 非典疫情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近日發表的一份報告初 這一預測的基本假定前提是,國際貿易趨勢不發生大的變化,國內宏觀經濟政策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非典對消費信心、投資信心和出口環境的負面影響極為嚴重。在這些基本假定下,按疫情可能持續的時間進行分季度預測,主要結果為:在不考慮疫情的基準情況下,今年全國GDP增長可望達到8.85%;如果疫情僅持續到二季度,全年GDP增長可達8.35%,放慢0.5個百分點;若疫情持續到三季度,預計全年GDP增長為8%,放慢0.85個百分點;若持續到四季度,全年經濟增長率為7.7%,放慢1.15個百分點。非典雖然可能使全年經濟增長放慢0.5—1.2個百分點,但目前我國經濟正在升溫,負面沖擊受到經濟內在增勢的抵御。這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有很大不同。當時我國經濟恰好開始進入收縮期,經濟增長自身存在減速趨勢,內在抗沖擊能力較弱。因此,非典疫情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今年的經濟增速,但改變不了經濟快速增長的內在趨勢。 考慮到政府在抗擊疫情中采取的各項積極措施,特別是增加透明度、減免相關行業稅費以及增加財政支出等帶來的積極效應,疫情的負面影響會被部分抵消,疫情最終影響可能為0.5個百分點左右,全年GDP增速可能為8.3%左右。 為了應對非典對我國經濟造成的沖擊,報告提出按照“遠近兼顧、供求結合”,采取政策進行適當調整。 第一,全力控制疫情蔓延范圍和持續時間。嚴格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采取強有力的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經濟手段和輿論手段,嚴密控制疫情向華北地區以外特別是農村蔓延,盡可能將疫情控制在第二季度。 第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應當因勢利導,依法加強生態環境整治,注意改變人們的生活陋習,以防后患。 第三,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擴大和穩定減稅措施。繼續增加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財政支出,建設國債可適當傾斜。對疫情沖擊嚴重的行業,適當延長已出臺的有關稅費減免時間,同時根據國家鼓勵第三產業發展的方針,把短期稅費減免與中長期稅制改革結合起來。 第四,改進消費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刺激城鎮居民擴大消費。在住房、電信、汽車等新的消費熱點以及一些傳統的高檔消費品方面,加緊清理限制性政策。拓展互聯網業務,發展“非接觸型”的服務消費。優先增加醫護人員的工資,提高城鎮“低保”標準。降低個人所得稅負擔,增加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 第五,做好農村減負增收工作。農村稅費改革要嚴防稅內負擔減輕而稅外負擔加重,考慮到非典馬上會影響麥收,財政應繼續增加農業補貼,糧價補貼應直接付給種糧農民。各城市應進一步清除對農民工的歧視性政策。 第六,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積極擴大就業。受疫情沖擊嚴重的服務業,中小企業量大面廣,承受力脆弱。除稅費減免外,還需金融方面的救助,例如充分發揮中小企業信貸擔保體系的作用,設立政策性的專項優惠貸款,實行政府擔保和優惠利率,對發放此類貸款的商業銀行給予必要支持等。 第七,盡快建立健全社會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加強輿論監督,敦促政府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強公信力。加強對突發事件影響的研究工作,提高分析預警的能力。(執筆:盧中原 張立群 李建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