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報告:中國輸出通貨緊縮 面臨中期財政壓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6日 08:49 中國經濟時報 | |||
權威報告-本報記者 陳昕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個研究小組在4月30日完成了一份關于全球通貨緊縮的研究報告,并于5月22日在IMF網站發布之前,全文傳給中國經濟時報。“近來,發達工業國和新興市場國家發生的價格下降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日本、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已經在經歷價格下跌,人們擔心通貨緊縮壓力進一步加劇,并且向更廣的范圍擴散。”IMF的報告正是在 報告指出,在中國,溫和的通貨緊縮同時與短期因素和長期因素有關。短期因素包括日用品價格下降、與WTO有關的減低關稅、由于考慮到社會穩定因素抑制物價;長期因素包括從強大投資獲得的生產力生長,國有企業改革和在外國直接投資支撐下的采用新技術造成的更強烈的市場傾向性。由于一些國有企業的運轉失靈,導致了部分生產部門的生產能力過剩,這加重了通貨緊縮的結構性因素。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的存在也增大了成本和價格下降的壓力。 報告認為,中國目前的通貨緊縮風險還很小。通貨緊縮壓力可能在今年短期因素的減弱過程中持續釋放。政策支持了通貨緊縮的釋放過程,貨幣政策具有適應性,有進行調整的空間,財政政策依然保持了擴張性。最近美元的下跌也引起了人民幣的有效貶值,私人需求和房地產價格的上升反應了對經濟持續強勁增長的預期。但是無論如何,一些長期因素,包括持續擴張的生產力和過剩的勞動力將使價格承受下降的壓力。如果那些運轉失靈的國有企業不能及時關閉,進一步的通貨緊縮壓力將伴隨著過剩生產力的形成而上升。另一個危險是,如果SARS不能很快被遏制,對私人消費形成不利影響,將造成需求方下降的通貨緊縮壓力。 報告分析了中國的貿易份額和通貨緊縮的傳播機制,指出一些全球性的工業部門造成了供應方在生成價格下降的壓力:廉價而充裕的勞動力和大量的生產能力使中國在美國和日本贏得了10%的市場份額。到2002年,中國的貿易份額占美國總進口的11%,超過日本成為向美國出口最大的國家;在同一時期,中國的貿易份額占日本總進口的18%。盡管在大多數國家,從中國的進口只為其消費貢獻了很小的比例(在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只為GDP貢獻了1個百分點),但是潛在的進口實際上量更大。但是,廉價進口也通過其對總收入和需求增長的正面影響,可能減弱來自個人部分的直接通貨緊縮效應。 報告認為,中國貿易的增加,除去對價格的直接影響,還有一些通過對競爭經濟的活力的間接影響。中國占亞洲向世界總出口的份額,在過去10年中從15%增長到30%,這證明了中國貿易的巨大影響。市場分享狀況的改變使其他國家付出了代價:地區內的貿易由于中國出口的明顯增加而急劇上升,亞洲其他國家需要考慮如何抵消對他們的價格和經濟活力的負面影響。 關于通貨緊縮的傳播,報告分析認為,盡管貿易份額增加了,卻有明顯的證據顯示中國在輸出通貨緊縮。一項對中國和它的主要貿易伙伴的價格相關性的研究表明,中國的價格波動對美國和日本的價格影響很小,但對與其密切相連的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的價格影響很大,特別是在最近兩年。有證據表明,中國的通貨緊縮也輸出到了新加坡,但其途徑是有限的。亞洲其他國家的價格,比如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在他們自己的控制下,沒有受到中國價格變化的影響。 報告還認為,通貨緊縮傳播的效應有加大的趨勢。中國的對外貿易是在1993年左右開始的,政府主動增加出口,這意味著中國期待著進入全球經濟,因此中國的通貨緊縮效應的傳播會進一步深化。 報告分析了中國2001年到2002年通貨緊縮形勢。在價格上,近來的通貨緊縮是4年來的第二次,1994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曾經上升了25個百分點,那以后政府采取了緊縮的宏觀經濟政策,使過熱的經濟降溫。1998年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價格開始下降,一直持續到2000年。2001年后期到2002年底,通貨緊縮再次出現,在2002年4月達到最高的1.3個百分點。食品價格的下跌是這次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而主要的服務價格持續地溫和增長。在同一時期,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也在下降,2002年PPI下降超過了4個百分點,但是到2002年12月這種下降結束了。在貨幣和信用環境上,強大的外資流入使M2的增長率在2003年一季度達到18.5個百分點。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是謹慎和強大的。 報告認為,中國主要政策上的重要障礙是,盡管有所改進,但中國的制度框架仍有缺陷,使貨幣工具的有效性降低。同時中國面臨著中期的財政壓力。貨幣政策由于銀行內部市場的不發達面臨明顯的阻力。此外,2002年財政政策的啟動支持了國內需求,考慮到銀行體系的財政債務和養老金的進一步改革和其他社會需要,中國需要鞏固財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