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調查報告:非典對出口滯后效應不容忽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6日 08:30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國際金融報記者 王禮 實習生 袁暉 綜合報道 “非典”對中國外貿的影響正逐步顯現。商務部駐上海特派員辦事處(以下簡稱“上海特辦”)日前發布《“非典”對出口影響的調查報告》,報告顯示,“非典”疫情對目前企業正在執行的合同,并未造成太大影響,但疫情出現之后,國內企業卻難以拿到今后的訂單。這意味著,“非典”疫情對外貿的影響將由于滯后效應而在幾個月后顯現。 商務部上海特辦對上海、安徽和江西45家出口企業進行了調查,涵蓋了特辦發放許可證的全部23種商品。 報告顯示,目前,企業執行的在手合同,主要是在去年年末及今年年初簽訂。絕大多數企業面對“非典”疫情,都能采取相應措施和調整,保證及時出口交貨,沒有因“非典”對在手合同的執行造成根本影響。 少數企業反映,“非典”給企業執行合同帶來一定困難,主要表現在貨源組織、集港運輸、寄樣驗貨等方面。這些造成了企業的出口費用增加,出口成本加大,出口交貨推遲。 該報告稱,“非典”時期,外商紛紛取消原定來華的商務考察和合同洽談。在4月份舉行的廣交會上,由于到會外商的減少,有的企業出口訂單同比減少90%,有的企業甚至成交額為0。 同時,由于大部分國家的簽證限制,及我國控制疫情傳播的相關規定,企業無法向國外派出貿易小組,阻塞封閉了和外商的交流渠道,嚴重影響合同簽訂和成交機會。有的企業預計年度出口額將由此減少30%以上,而部分潛在客戶已經取消訂貨意向。 該報告稱,“非典”確實給出口成交帶來較大影響。如果疫情不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其對出口的影響將難以預料。 對于出現的新形勢,上海特辦建議,各配額、許可證發放部門,各商檢、海關等出口環節執法機構以及各銀行等出口結匯部門,在非常時期,應調整工作時間,改變工作方式,全力支持和配合企業出口;建議各出口企業可以采取“網上貿易”的交易方式。 該報告稱,出口退稅的嚴重滯后幾乎成為制約出口增長的最嚴重瓶頸。各企業均面臨資金不足的困難并承擔著嚴重的利息壓力。“非典”時期,更要切實保證出口退稅資金的落實到位并及時發放。 《國際金融報》(2003年05月26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