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基金重倉股表現迥異 冰火兩重天原因何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6日 08:04 證券日報 | |||||
張曉剛 佛教中有所謂的因果輪回之說,豈料這句話在股市中竟然得到了應驗:在去年股市陰跌綿綿、新低不斷之時,一些大券商所精心打造的“核心資產概念股”(像銀河證券的東風汽車、寧滬高速,南方證券的“雙哈”組合,海通證券的福建高速,湘財證券的魯能泰山等)卻逆流直上、風光無限;而5.19行情主力投資基金只能忍辱負重,飽受贖回、折價、放棄認 令人奇怪的是,在眾多板塊牛股昂揚升騰之際,曾經為了捍衛自身和行業尊嚴而逆境打拼的券商似乎都保持著空前的沉默,任由旗下重倉股隨波逐流、陰跌不止。 冰火兩重天 有數據為證,不妨將基金重倉股與券商重倉股在今年行情中的表現作個比較: 先來跟滬市綜合指數比較,去年12月31日滬指收報1357.65點,到5月16日滬指收盤1554.45點,期間指數上漲196.8點,累計升幅14.50%。由表一可知,各類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的前15大重倉股中,漲幅最大的是一汽轎車,累計漲幅接近100%;漲幅最小的是深圳機場,為4.36%(主要受到“非典”影響)。這些基金重倉股截至今年5月16日的年平均漲幅為42.29%,是同期大盤漲幅的1.92倍。 再來反觀此間券商重倉股的表現。從表二所列舉的一些券商的當家品種(由于信息披露的原因,這里采用的是去年年報中的持倉數據,且采集樣本為持倉量占到流通股的10%以上的各券商超級重倉股)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券商超級重倉股表現乏善可陳,漲幅最大的上菱電器也不過12.51%;而部分券商重倉股反而出現“落毛的鳳凰不如雞”的凄慘景況,大幅度下挫,如銀河證券的ST天鵝A從12.66元跌到5月14日最低的6.33元,整個被攔腰斬去一半,南方證券的中成股份從12.1元跌至7.25元,申銀萬國的?ST燈塔從11.56元跌到5月12日的6.6元,等等。到5月16日,這15只券商超級重倉股的累計漲幅為-11.72%,落后于同期大盤漲幅26.22個百分點。 如果將券商重倉股跟基金重倉股的市場表現進行比較的話,則發現兩者的差距更加明顯,券商重倉股的整體市場表現要比基金重倉股要落后50%以上。也即意味著當多數券商重倉股原地踏步或向下潰瀉之際,基金重倉股正昂首闊步、展現著迷人的牛股風采。 一冷一熱,一跌一漲,可謂涇渭分明的冰火兩重天。 基金戰術對路 券商、基金的市場角色大換位源自各自對市場特征的認識和投資策略的調整。從2001年6月大盤見頂回落以來,基金一直奉消極防御、分散投資為圭臬,造成持倉股票越來越分散,投資行為越來越像個“大散戶”,追漲殺跌,處處被動挨打,以致封閉式基金邊緣化、開放式基金遭巨額贖回,市場對基金的專家理財持極度排斥的懷疑態度。而基金作為一個資產規模超千億的投資群體在過去所發揮的引導投資潮流、樹立正確投資理念的作用蕩然無存。 正是在此危境之下,基金業展開對自身市場角色定位的反思,適度集中力量、重兵突進,以行業配置為中心,樹起績優、藍籌的大旗,搶占屬于自己核心資產的灘頭陣地,大舉增倉汽車、石化、鋼鐵、金融、能源等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和服務業板塊,齊心協力、大兵團作戰,展開了一輪轟轟烈烈的價值回歸行情。雖然目前這種行情的性質市場頗多爭論、基金能否功成身退也言之過早,但不容否認的是,市場不敢再輕視基金的群體力量。在爭奪市場眼球注意力方面,基金已成功地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券商倉促應戰 券商之所以至今仍然舉步維艱,其原因不外如下: 1、券商的重倉股仍是“吃獨食”局面,僅憑一家獨撐的單打獨斗,缺乏合力互助,某種意義上仍是延續著過去的莊股思維,以單純追求高控盤拉升股價為目標,在目前市場環境下已顯得不合時宜,處處捉襟見肘。不像基金汲取過去的教訓,使重倉股從過去的“三個和尚沒水吃”到現今的“眾人拾柴火焰高”,持股重合度越高的股票表現反而越好。 2、部分券商重倉股基本面惡化、業績大幅滑坡,在市場注重公司價值的大背景下,券商顯得無能為力,只能眼看著股價下挫,像申銀萬國和天同證券的?ST燈塔、銀河證券的?ST天鵝A、大鵬證券的天歌科技、國海證券的貴糖股份等都屬此例。 3、還有不少券商重倉股股價定位本身就不低,像銀河證券的東風汽車、寧滬高速,南方證券的“雙哈組合”,華夏證券的太極集團等,股價都在十幾元乃至20多元,加上券商在弱市中為維持股價不得不吃進大量籌碼,流通性顯得不足,多少有點鶴立雞群。不像本輪基金重倉股的啟動價位都在5、6元的低位,想象力和號召力自然比高價股要有優勢得多。 相信不少投資者對去年底不少券商重倉股奮力拉抬的年終結帳之舉還記憶猶新,與之對應的則是基金打壓大盤藍籌股的最后一跌。顯然,與基金的臥薪嘗膽、對新年度行情運籌帷幄相比,券商對今年行情的準備多少顯得有些倉促。 核心資產應對挑戰 雖然基金在本輪行情中比券商要積極主動,但如果要追溯本輪大藍籌行情的濫觴,投資基金在選股思路和運作手法上都可以說借鑒了2001年股市大調整以來一些大券商所精心打造的“核心資產”概念,兩者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以國內一流券商走出熊市牛股的核心資產概念股為例,無論銀河證券的東風汽車、寧滬高速,南方證券的哈藥集團、哈飛股份,還是海通證券的福建高速,湘財證券的魯能泰山、粵電力,抑或是申銀萬國的上海醫藥、申能股份等,毫無例外都是具有穩定持續經營能力,能夠充分享受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成果的行業龍頭,并在操作上注重長期持有、不理會短期波動,完全摒棄了小盤績差重組的投機炒作思路。正是有了這在枯澀寒冬里發出的第一聲鶯啼,才有而今的中國聯通、中國石化、寶鋼股份、招商銀行等超級大藍籌的滿園爭芳。 其實券商中也不乏膽識過人者,如慣于捕捉市場盲點的華寶信托去年底投入巨資增倉中國聯通近8000萬股、參與伊利股份增發增倉至775萬股,均堪稱漂亮的大手筆。老字號券商申銀萬國從去年底也加大對藍籌股的投資力度,一舉建倉深發展3051萬股、廣州控股增倉到1336萬股,也是未雨綢繆。海通證券更是大舉增倉汽車、鋼鐵板塊,如安徽合力、八一鋼鐵等。 券商重倉股兩極分化 面對日益明朗的大盤趨勢,券商重倉股的兩極分化越發明顯。一部分券商重倉股開始發力上攻,如湘財證券的魯能泰山已經創出除權來的新高,國泰君安和東方證券合計持倉超過流通盤比例20%的重慶啤酒也在經歷殘酷的洗盤后反轉上揚,而西北證券、長城證券和湘財證券的重倉股粵電力流暢的拉升絲毫不遜色于基金重倉股。可以發現,多家券商交叉持有的重倉股體現出一種相互協作、共同作戰的特征,似乎是對基金成功經驗的借鑒。 與此同時,作為國內券商標桿的銀河證券、南方證券的重倉股走勢卻令人難以捉摸,兩家旗下各有一只重倉品種跌幅超過40%,其余重倉股也是差強人意,目前年線多數染墨。但總體看來,這些重倉股量能并未出現異常現象,主力倉位并無多大變化,是否正在韜光養晦也未可知。一種解釋是,這些一線券商重倉股作為券商的核心資產,運作周期相當漫長,主要以維持市值穩定為目標,追求長期穩定收益,自然不在意一時一地的得失。 另一方面,基金對藍籌股的大肆炒作,也從客觀上提升了券商重倉股的價值。以汽車股為例,當長安汽車、一汽轎車、?ST夏利三駕馬車攀上10元乃至20元之際,汽車板塊價值發掘的始作俑者東風汽車已在13元的平臺徘徊了長達1年之久。如果說,先前該股的價格與只有5、6元的同類相比顯得貴族化而曲高和寡的話,那么現今在眾多汽車股迎頭趕上的情況下,東風汽車的目前價位已顯得多少有些廉價了。而對于不小心踩上地雷的券商重倉股,暫時性的破位之后,各家券商恐怕還得從長計議,著力恢復公司的造血機能,就此偃旗息鼓也不可能。 顯然,作為一個具有數百億注冊資本的實力機構群體,券商不可能不意識到市場發展趨勢的重大轉變。在一個已經告別寒冬、正在走向暖春的市場,沒有券商發出的聲音,是不完整、不和諧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