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趕走石獅十萬外來工?普遍拖欠工資釀成惡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23日 10:5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見習記者 汪生科 石獅報道 10萬勞工一去不復返 小殷是石獅市一家服裝企業的平車工,因為今年春節老家下大雪,遲了幾天返回石獅。 回到石獅,小殷發覺有些異常———老板沒責怪她,廠里有一半人沒到,其時已是正月十七八。 江西工友小張告訴她,今年好多工人都不來了,往常他的家鄉都要包十來部客車到石獅,但是今年才開出一部車,其他人都改往江浙廣東去了。 招工廣告貼滿了街頭,老板也一改以前的招工策略,年紀不大的,即使沒有技術也要。 石獅市政府對此早有察覺。 今年2月24日,石獅市總商會的一份報告遞交到石獅市政府手里,報告說:自春節至今已20余天,因外來工難招收,石獅市服裝企業開工情況嚴峻:規模較大、有知名度的企業員工到位僅60%-70%,而一般中等規模企業員工到位均在50%左右。” 石獅市去年的外來工約有30萬工人,按1/3之一計劃,當時石獅缺工當在10萬人以上。 外地工人遲遲等不來,很多企業心慌,怕完成不了訂單任務,或者延誤交貨日期。有的企業眼看交貨日期臨近,只好把訂單委托給其它的企業或者石獅附近的惠安、晉江等企業代為加工,以渡過難關。有的企業原本想上新的生產線,現在由于工人招不滿,不得不延緩擴張計劃。 石獅市總商會在報告里不無憂慮地說:“外來勞工是石獅企業生產最基本的力量,外來勞工數量的萎縮,就是企業的萎縮。” 石獅是個僑鄉,服裝產業發達。一個只有30.5萬常住人口的縣級市,卻有了5000家服裝企業,以石獅為主的泉州休閑服裝市場占了中國整個休閑服裝總量的1/4強。 2002年底,剛剛獲得“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稱號的石獅,投資10億欲蓋一座號稱亞洲最大的服裝城。石獅市政府也提出了一個以創建服裝名牌為主的“六名”工程。 但勞工短缺,卻給石獅服裝產業沉重一擊。 2月24晚上,石獅市政府公務大樓燈火通明,石獅市在緊急研究勞工缺口問題。 應對措施匆忙出臺。3月15日,包括服裝、漂染、鞋業、酒店、陶瓷行業在內的石獅20多家企業代表,在石獅市人事局的組織下,組建招工“集團軍”開赴江西,分別在江西大宇服裝學院、江西服裝學院等舉行了專場招聘會。然而,企業提供的10000多個職位只招回了1000多人。 “很多企業車工月薪只有200元、300元,這個價格在我們學生面前他們不敢開口。”江西服裝學院院長燕萍女士說,“1995年去福建的人還是蠻多的,這兩年學生主要去的是浙江廣東上海這些地方,特別是浦東臺資企業需要很多專門人才。” 讓石獅缺工企業雪上加霜的是,3月初,福建本地一家強勢媒體曝出一條新聞,說溫州一家服裝企業一夜之間挖走了石獅某廠200多號工人。消息一出,石獅舉城嘩然。隨后又有企業傳出30多工人集體出走事件,當地媒體說石獅“風聲鶴唳”。 記者看到,即使到了5月份,石獅工人仍然招不滿。“即使再有2萬平車工石獅都能消化”,大帝集團人力資源總監許主任說。而金橋職介所吳家龍認為,這個數字顯然保守。 石獅的外來人生活 小殷說,在石獅服裝企業,工人工資一般都要到年底才能一起結算,平時只能向老板每個月借點生活費。而到年底能夠拿到70%-80%就是運氣。 一般的觀點認為這是因為工人跟老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而小殷說,她也想跟廠里簽個用工合同,老板也拿出了合同,但是合同規定小殷要繳納1000塊錢的押金,還要繳1000塊錢的培訓費。小殷自己是熟練工人,哪還要繳培訓費,小殷只好作罷了。 讓小殷感到不自由的是,老板扣住了小殷的身份證,說是為了怕她們中途跑掉。沒有身份證,小殷晚上不敢出去,出去碰上查證的,要罰50塊錢,小殷就被罰過兩次。 像小殷這樣的農民工,在石獅人是被人看不起的,石獅人叫她們是“阿北仔”。 有段時間,小殷特別羨慕工友小張。小張是江西余江人,余江縣在石獅設有辦事處,余江的工人要是跟老板結不到工資,就可以找辦事處的人幫忙。辦事處還專門請了律師,跟石獅企業討要工資。 小殷也動過這個腦子,她和其他一些安徽老鄉回老家也請老家政府在石獅設個辦事處,但老家那邊沒有回音。 小殷決定換個大廠,去大帝集團。大帝集團有4000多工人,是石獅的名牌企業。在大帝,工資隔月發放,年底一次結清。但是大帝工作時間很長。 小殷要求跟企業簽合同,大帝人力資源總監許主任跟她說,簽合同只是個形式,簽不簽都一樣。 石獅市金橋職業介紹所業務主辦吳家龍告訴她,在石獅做平車工,普遍工作時間都在12個小時以上。小殷不信,找到了富貴鳥集團,富貴鳥人事部何姓女士告訴她,富貴鳥加不加班要根據生產而定,但一般都加班,加班時間是從晚上7:00-11:00。 富貴鳥答應簽合同,但合同一簽就是簽四年。 小殷的這些說法在石獅市總商會得到了印證。在石獅總商會提交給政府的報告里,提出了影響石獅招引勞工的8大因素,主要是勞工的就業環境問題,其中第一條就是勞資糾紛:“作為一個縣級市,石獅2002年發生勞資糾紛1200余起,而廈門市僅800余起,福州市900余起”。 報告還認為,勞工工資水平低,也是石獅缺乏吸引力的一個原因。 據金橋職介所吳家龍介紹,石獅的平車工,一般熟練工,月薪1000多一點,普通工則只有五六百元。據泉州市統計局企業調查隊統計,2001年包括石獅在內的泉州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11121元,分別比福建省的福州、廈門低2774元和5557元,比福建省的平均水平低347元。 “石獅市勞工工資還有一個隱秘的地方:就是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石獅市商會某知情人士說,“石獅服裝企業跟其它地方不一樣的是,這些企業自己不光要蓋廠房,還要蓋工人宿舍。在這樣的情況下,100個工人,100個床位,100臺機子,晚上加班一下,生產能力就可以達到120人的規模。” “廠房、設備的投資是剛性的,而人是彈性的,”福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開明說,“企業主通過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削減工人工資以千方百計降低成本。” 讓流動者穩定下來 勞工短缺,成為石獅市企業和政府心頭的痛。 “如何留住熟練工人是石獅政府的一個課題。”石獅市勞動局副局長蔡民權說。 外來工待遇問題,終于成為石獅市政府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石獅市政府授意,由石獅市勞動局牽頭,正在制定一份名為《石獅市人民政府關于尊重外來務工者的暫行規定》。該文件規定:凡原戶口性質為居民戶口或高中以上學歷熟練工人或企業骨干技術工人的外來務工者,在石獅市有居住條件(包括原單位提供住房的)、合法職業及經濟來源,與企業簽訂、履行勞動合同2年以上,均可在房屋所在地申請登記為常駐人口,免收城市配套增容費等相關費用。 根據石獅市流動人口管理辦公室公布的數字,在石獅辦理了暫住證等證件的外來勞工有15萬多人,實際上,石獅的全部外來勞工遠不止這個數,蔡民權估計大概有30萬人。 “我們就是想讓這些流動的工人能夠穩定下來,成為石獅穩定的勞動力。”蔡說。 “這30萬外來勞工如果變成本地常住居民后,將像石獅本地居民一樣享受城市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待遇。“有些方面還超過本地人所受的待遇。”蔡說,“例如外來工坐公共汽車、上電影院、進圖書館都有優惠。石獅將來就像深圳一樣,成為一座移民城市。” 新措施還規定,“外來工享有政協委員、黨代表推薦和人大代表的推選以及勞模等各種榮譽稱號的評優待遇。” 蔡說,由于新規定涉及到計生、政府補貼各個部門的利益等方面的問題,此方案還在征求、協調各方面的意見,可能要到5月底6月初正式出臺。 但是,小殷對這個事將信將疑,她說,石獅早在前兩年就有了這個說法,當時布告都貼到了工廠大門口,但就是沒見著實行。 顯然,新政將考驗石獅市政府的勇氣。 福建省社科院前哲學研究所所長潘叔明并不滿足于此,他說,類似于石獅這樣對外來勞工權益的保護,還只是停留在就事論事的階段,沒有涉及實質性問題。 “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應該有他自身固有的利益。”潘說,“政府對外來工權益的保護,更多的是從社會穩定考慮,并不是從外來工自身權益出發。” “長遠來看,這些外來工應該轉變為一般意義上的產業工人,但是這個轉變還需要有個復雜的整合過程。”潘說,“如果政府的行政行為、法律很充分的話,將會使這個整合過程變得順利。反之,則很困難。” 石獅的“殼工會” 石獅5000家紡織服裝企業,有近2000家建立起了工會,但是據石獅市總工會副主席邱國鏢介紹,很多工會領導人由企業主親戚兼任,被稱為“殼工會”。“很多私營企業主沒有工會組織的意識,很多企業主不知道什么叫工會,也不知道工會怎么組織。”邱說,“有一個叫做貝瑞特的漂染企業工會組織健全些,工會主席是由工人自己選舉產生。廠長在職代會上做工作報告,工人在職代會上也可以提意見。” 在貝瑞特公司首屆職代會的會議記錄上顯示,該廠職工代表在職代會上一共提了41條意見和建議,涉及企業管理、勞動保障、生活保障、環境衛生等方面,企業對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一一做出了答復。 “貝瑞特老板原來是國企的廠長,”邱說,“只有原來從國企出來的老板,工會工作做得才好些,他們也相對開明。 邱國鏢還道出了市總工會的難處:石獅在沒有私營企業工會之前,總工會的編制是7個人,現在增多了私企工會,工會的編制也沒有增加。 “工會的力量實在有限。工人找我們投訴,我們也沒有辦法。”邱很無奈地說,“市里面更重視勞動監察大隊的作用,他們有執法權,撥給他們經費也多。” 而福建省總工會辦公室人士指出,像石獅這樣的地方工會,工會組織有的并不受當地政府重視,工會干部有的甚至被抽調去搞計劃生育、文明城市建設、綜合治理等方面的調研工作,成為“兼職干部”。 為解決不斷上升的勞資糾紛,邱說,石獅市總工會今年計劃在勞工相對集中的漂染行業實行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讓企業主、工人代表坐下來協商,集體簽訂勞動合同,確定行業的最低工資。不過邱也指出,許多勞工是由農民轉變過來的,素質相對較低,很多是小學文化,不懂得維護自己的權益。 而福建省農調隊最近有一個調查顯示:60%的勞工喜歡用反復找老板的方式要工資,10%的勞工主張采取威脅的手段,15%的人則認為要不到錢就只好認命,只有1.25%的人愿意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工資拖欠問題。 石獅有的企業里,成立了老鄉會,但因為不是合法組織,老鄉會能量有限,大多限于聯絡老鄉感情等方面。“有的也能出面替老鄉討要企業拖欠的工資。”邱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