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將“改變”中國?外報從政治經濟方面剖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5月09日 08:35 中國新聞網 | |||
中新網5月8日電 以目前的跡象看來,在世界范圍內,SARS的肆虐已經開始在一些重災區緩解。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載評論文章認為,SARS事件將改變中國未來的政治、社會、經濟乃至文化的結構。 作者認為,在這一時期,中國將透明呈現在國際社會面前。未來在新的大事件上,中國將很難做到不透明。 此外,中國在危難時期表現出大智大勇的人,有更多的機會走向國內和國際政治舞臺。 在經濟層面,與14世紀歐洲的“黑死病”及當今“世紀瘟疫”艾滋病比較,SARS實質上沒有減少影響供給的勞動人口,因此其長期經濟影響就相當有限。 作者相信,如果人們的消費信心和商業信心得以恢復,SARS對經濟的影響,就不過局限于延遲人們的消費,SARS過后,仍然還在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力將再趨活躍。中國經濟的增長雖可能低于原來的預期,但還會保持比較高的速度。 雖然相信SARS對經濟增長影響有限,但文章估計,SARS會影響到中國的經濟結構。 現在中國人暫時不愿出門,但只要潛在購買力還在,他們對未來收入的預期還在,如果他們想買汽車或房子,完全可以等到SARS風暴過去再實現,雖然消費行為延遲,只要供給方面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中國經濟整體還是健康的。 文章認為,事實上,消費信心正隨每天公布的疫情在調整,一旦疫情得到控制,香港等地開始出現購物人流,估計要不了多久,相似的景象也會在廣州和北京重演。 文章預料,隨著世界對SARS的更多一層了解,隨著SARS病例逐漸減少,即使是SARS不能得到根除,人們的信心也會很快恢復起來,并學會與SARS共存。人們在學會如何保護自己之后,投資和消費也會很快重現活力。 另一方面,對經濟增長更具影響力的通信和醫療保健行業,將獲得新的發展空間。首先是電子和網上交易將比以往更加容易為人們所接受,從而催生出更多的網上交易工具和中介。而原來視之為泡沫經濟的網絡經濟,開始迎來第二個春天。中國內地的門戶網站有可能帶動更大規模的網上交易和外貿活動。作者認為,今后,如廣交會等大型國內國際貿易會展以及各種招商活動,都會更快地采納網絡交易的方式來進行。 另外,科技與醫療和保健結合的產業化傾向也將出現。文章說,SARS使人們被動地相信預防勝于治療的道理,人們今后不得不嘗試利用一切手段,包括現代科學以及傳統的方法來維護自己的健康,這類需求將滋生出新型的醫療和保健產業。相信即使是極普通的口罩和體溫計的需求,也會帶動出相關的高科技產業。 文章又認為,SARS流行也使得中國的信息傳遞方式出現爆炸性的改變。電信行業,特別是手機通信行業因此獲得不菲的收益,這將進一步刺激公眾對大眾化信息的需求,此后是供給跟上來。 SARS對社會和心態的影響也是潛移默化的。作者曾打電話給在北京的一些同窗好友,從他們凝重的口氣以及反復叮嚀注意健康和預防SARS,作者發現親情友情是如何在大事件下改觀的。 文章說,SARS表面上拉開了人們相互接觸的距離,但實際上卻教會人們,在這個因航空和通信而顯得日益狹小的地球村里,每一個人都是相互依存的。面對SARS,人們暫時也沒有高低貴賤之別。 文章最后引述中國總理溫家寶近日在泰國舉行的東盟領導人關于SARS問題特別會議上曾用過的中國古語說:“安危相易,禍福相生”,并指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文章認為,SARS對未來中國國際關系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作者:劉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