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例航意險自律公約出籠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22日 13:2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全國首例航意險自律公約出籠 重慶綢繆“大聯合共保體” 本報記者 邱冉 北京報道 4月14日,由中國保監會主辦的中國首屆“企業年金與保險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保監會主席吳定富在論壇上發言指出,“作為專業化的金融機構,保險公司將成為我國企業年 DC計劃下的生存空間 “雖然《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發展方向是DC計劃,但也不排除DB計劃。”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基金監督司司長孫建勇會上的這句話,可說是企業年金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化。 按照積累與支付方式區分,企業年金分為給付固定型(Defined-benefit,DB)和繳費固定型(Defined-contribution,DC)兩類。DB計劃是事先確定職工退休后每月可享受的退休金,再根據基金的運營情況、職工年齡、服務年限等因素,逐年計算雇主的繳費額。DC計劃中,雇主和雇員按規定比例出資,計入個人賬戶;雇主的繳費是固定的,但必須提供一系列投資選擇供雇員投資時參考。 2000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明確規定:企業年金實行基金完全積累,采用個人帳戶方式進行管理。這一規定顯然迎合的是DC型的管理方式。 而保險公司顯然在DB計劃的運作中更占優勢——DB計劃的設計管理和投資依賴于精算技術,只有保險公司才能提供此類計劃的形態。DC計劃則強調投資收益,目前保險公司在此種形態下開發、開展的投連險和萬能險都不甚成功。 “就企業而言,由于金融市場的波動和投資的失敗,DC計劃也會導致職工養老金待遇的不確定。”一位與會保險公司團體業務部的人士表示,“從實際與客戶的溝通中,相當一部分企業表示愿意采用DB計劃。” 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陳文輝也持這種觀點:“盡管目前國際上企業年金計劃形態的主流是DC計劃,但最近美國的統計數據表明,近幾年DB計劃的減少已趨緩和,甚至停滯。在兩萬人以上的大型企業中,其主流的企業年金計劃仍是DB型。目前DB計劃的管理資產仍占企業年金資產的50%左右。” 目前我國的企業年金管理模式是吸收了公司型和信托型的優點,包容了契約型的產品,總體而言是以信托型為基本模型,走一條接合型的新路。 而泰康人壽副總裁馬云則退而表示,如果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到位,短期內保險公司也可以引導企業建立DC計劃。 稅收優惠 “我國企業年金經過10多年的發展,雖然達到了一定的規模,但總的步伐仍然緩慢。”社科院科研局副局長王延中認為,目前,行業企業年金的發展快于地方企業,國有企業為主體。但我國自2000年以后的企業年金幾乎沒有發展。 “稅優政策是企業年金的發動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研究所副研究員崔少敏認為,財企【2003】61號第二條規定,遼寧省等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地區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提取額在工資總額4%以內的部分,作為勞動保險費列入成本;非試點地區的企業,從應付福利費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導致應付福利費發生赤字。 目前我國企業年金中企業的繳費來源主要是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和在基本養老保險中超過社會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工資儲備金、福利基金和獎勵基金,前兩者屬于稅前列支享受稅優政策,后三者屬于稅后列支不享受稅優政策。而在英美等國家,企業繳費一般占工資總額的15%,作為勞動保險費列入成本。 “4%如果不是列支成本,僅僅是一個稅收調整,那么還有一個列支渠道的問題。”目前企業年金的列支渠道主要是工資儲備金和福利基金,但是這兩個渠道的資金極不穩定,大多數企業的工資儲備金已經沒有結余,福利基金也大部分用于職工的醫療費用支出,上述渠道很難滿足企業的繳費需要。目前,企業繳納四險一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總的費用已經占到企業的40%-50%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社會保障系副教授仇雨臨認為,稅優政策或豁免政策是政府對企業舉辦企業年金的最重要的支持和鼓勵手段。政府在企業年金方面的稅收政策涉及三個方面:其一,籌資中的稅收優惠政策。其二,企業年金運營的優惠政策,如在企業年金的投資收益方面給予必要的優惠政策。 其三,受益人享受企業年金時的稅收政策,如要求個人在領取企業年金時繳納個人所得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