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WTO報告2003:吸收外資將受深層因素制約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4月14日 15:25 中國新聞網 | ||
《中國WTO報告·2003》指出,我國還沒有形成利于吸收歐美投資的穩固基礎,吸收外資還將受到九個方面的深層次制約。 4月9日發布的《中國WTO報告·2003》提醒說:雖說我國已成為世界吸收外商投資大國,但我國還沒有形成利于吸收歐美投資的穩固基礎,吸收外資還將受到九個方面的深層次制約。 報告指出,外商投資產業結構并未出現轉折性變化,外商投資的質量和水平有所提高但仍有局限。 我們在對外開放和吸收外商投資的產業引導方面存在結構性失衡,制造業開放度較高并且優惠措施力度比較大,而服務業絕大多數部門還限制甚至禁止外商投資進入,總體市場環境也對外商投資服務業造成了很多局限。 外商投資平均項目規模的縮小也令人不安。我國外商投資平均項目規模1996年為298.4萬美元,此后有所下降,2002年為242.2萬美元。中西部地區吸收外商投資增長速度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在我國吸收外商投資中所占比重進一步降低,出現了WTO狀態下進一步“邊緣化”的趨勢。 外商投資來源結構發生了一定變化,但歐、美投資增長起伏不定。尤其是近兩年全國吸收外商投資出現了較大幅度增長情況下,而歐盟、美國投資卻負增長或大大低于平均增長率。表明我國還沒有形成利于吸收歐美投資的穩固基礎。 《中國WTO報告2003》分析指出,我國吸收外資將主要受到九大深層次因素的制約。 一是總體對外開放戰略的局限。 在目前的對外開放形勢下,過去先試點后推開的戰略模式已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也對吸收外商投資造成了極大制約。“試點”式開放已經成為某些部門、行業慢開放甚至不開放的盾牌。 二是市場經濟制度和市場競爭環境的局限。 市場經濟法律體系不健全,法律基礎、立法程序、運行機制等仍未轉向市場經濟,有關法律法規中存在眾多與市場經濟原則相悖的規定,執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對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運行的外商投資造成了最大阻礙。在市場經濟環境方面,突出問題是國內市場的地區分割和知識產權保護不力。 三是宏觀經濟環境的局限。 必須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前幾年全球最高的增長速度并沒有帶來全球最快的外商投資增長甚至恰恰相反也很說明問題。今后我國宏觀經濟仍將緊縮運行,消費需求難有大的改觀,通貨緊縮短期難以緩解,還會使外商投資機會減少,盈利空間相對縮小。而且我國經濟增長仍是粗放型的,所以即使名義增長率是世界最高的,但內在質量不高,這必然會制約吸收外商投資的水平。 還必須關注的是,在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情況下,外商投資還存在被“擠出”的可能。 四是外商投資產業政策的局限。 我國吸收外商投資的產業政策的整體思路和具體做法囿于計劃經濟模式,并且目錄修訂滯后于產業發展和外商投資要求,因而未能實現對外商投資的有效引導,在實際工作中還出現了鼓勵的鼓勵不了、限制的限制不了的現象。 五是外商投資產業發展重心的局限。 近年來,我國的多數制造業領域生產能力供過于求,經濟發展重心已由原來的主要是擴大生產能力轉為提高有效供給能力,這要求我國吸收外商投資產業政策重心進行相應轉變,由原來的鼓勵生產型外商投資轉為鼓勵能夠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外商投資,即關聯效應強的服務領域和農業領域的外商投資。遺憾的是,我們未能適時進行這一轉變。 六是吸收外商投資方式的局限。 跨國投資中的收購兼并方式,非常便于我國利用。但遺憾的是,我國卻缺乏實施外資收購、兼并的基本條件,尤其是缺乏必要的法律和政策環境。 七是資本市場開放的局限。 至今為止我國的外商投資鼓勵的都是制造業投資,但現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甚至在傳統產業,風險投資、基金投資、證券投資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資本市場開放是應比一般領域開放更為慎重,但開放滯后,卻也會在避免沖擊的同時喪失了發展機遇。 八是吸收外商投資載體的局限。 至今為止我國引資的主體都是國有企業。但完全市場化的外商投資與國有企業在經營目標、經營理念、經營機制、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沖突,而我國經濟中最有活力的民營企業,與外商的合資合作在本身水平較低之外還受到各種政策的局限。如民營企業與外商合資在立項審批方面就首先遇到麻煩。現在看來,短期內其他類型企業受制于本身的發展水平和政策局限,仍不能成為外商投資的主要載體。 九是吸收外商投資要素優勢的局限。 我國吸收外商投資規模的多少、質量的高低,歸根到底還是綜合引資要素優勢發生相互作用的結果。近年我國外商投資情況表明,我們的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等豐富而且廉價的生產要素和廣闊的市場等引資要素優勢在全球范圍內競爭力在減弱。 此外,不能不提的是,過于強調吸引高新技術投資、跨國公司投資,歧視甚至限制有利于發揮我國比較優勢的中小型、勞動密集型外商投資,并且在政策制定上又過于依賴行政手段實現政策目標,違背了經濟規律,削弱了產業升級的基礎,大大局限了市場準入程度,客觀上導致應該進來的外資沒有進來。這也是我國近年吸收外商投資沒有達到理論預期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