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對的形勢并非有些人士預料的那樣危急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21日 08:49 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 ||
慧豐 ●中國的凈石油進口量在亞洲排名最低,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所面對的形勢也并不像有些人士所預料的那樣危急 ●盡管不可能不受到戰爭的影響,但中國經濟將依然會保持過去10年的持續快速增長 隨著伊拉克戰爭打響,整個世界都為之顫動,整個世界也傾全力關注。由于位于中東的伊拉克石油儲存量在世界僅次于沙特而位居第二,這場戰爭已經不是美英伊局部范圍的戰爭,而將影響到未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異變。 沖擊來自石油危機 毫無疑問,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戰爭必然會對全球經濟形成一定的沖擊。據悉,目前在伊拉克從事業務的中國公司大約有50至60家。其中,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等公司已經敲定的建筑和銷售合同總值就超過10億美元。 更有報道說,截至2000年11月15日,中國有60余家公司參與石油換食品項下競標并與伊拉克簽訂了650余份出口合同,總金額超過16億美元,已經獲得聯合國批準的有近500份,價值約13.4億美元。來自中國海關總署的數字顯示,2001年中國同伊拉克進出口商品總額為4.7億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額為3.97億美元,進口額為0.73億美元。 但是,最大的影響主要是來自于石油危機。幾乎所有的專家都警告說,伊拉克戰爭必將引發石油供應的短缺并帶動價格的大幅上揚。國際能源署說,如果數周內伊拉克戰爭爆發,僅靠歐佩克本身無法迅速填補因此而造成的原油供應短缺,到3月下旬全球每天的原油缺口就可能達到168萬桶。相應的,油價可能會在今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都保持在每桶50美元以上,更有甚者,有經濟學者認為世界石油價格將可能達到令人恐慌的100美元。 石油是全球經濟的賴以生存的血脈,石油渠道“阻塞”必然使全球經濟受到嚴重地困擾,而世界各主要經濟體也確實一再調低其今年的增長預測。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日益加劇,這使中國比許多國家更容易受到石油價格飆漲和供應中斷帶來的負面影響。一個數據就是石油進口成本上升已經導致中國今年頭兩個月創下5.63億美元貿易逆差,而貿易逆差對中國來說非常罕見。 據有關資料顯示,中國有1/3的原油依靠進口,目前每天進口原油約150萬桶,原油價格上升,中國每天進口石油需要的資金將會比預算多支出約2000萬美元。有專家預測指出:如果國際油價上漲10美元并維持一年的話,那么中國經濟增長率的負面影響會超過0.5個百分點。 有關專家表示,由于與伊拉克息息相關的中東其他國家是中國主要的原油來源,因而中國不僅會受到石油價格飛漲的威脅,而且還很可能遭受石油進口中斷的尷尬窘境。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中國石油的50%到60%從中東進口,主要是伊朗、沙特阿拉伯、阿曼、也門等中東國家。相信,戰爭的爆發不僅使伊拉克石油的來源中斷,而且科威特等其他國家的的石油出口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戰略儲備未雨綢繆 其實,中國已經早就意識到戰略石油儲備的急迫性。據了解,2001年,中國擁有的石油儲備只夠全國用7天,而美國和日本的石油儲備足夠維持90到100天,而且中國目前石油消耗年增長率不會低于6%。 為此,早在1997年,中國已經著手做好石油戰略儲備,而該項計劃也已經在2003年開始著手實施,同時,企業商業油儲備能力也不斷提高,據悉,國內公司目前已經具備了儲備2000萬———3000萬噸石油的商業庫存能力。 《人民日報》最近一篇報道稱,中國已經劃撥出人民幣140億元用于石油儲備的一期建設,中國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相當于90天石油進口量的石油儲備。與此同時,中國還增加了從俄羅斯和東南亞國家等局勢相對穩定的石油生產國的進口量,以平衡其對中東石油的過度依賴。 不過,由于中國的能源消耗絕大部分還是依賴于本國廉價而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中國的凈石油進口量在亞洲排名最低,因而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所面對的形勢也并不像有些人士所預料的那樣危急。 總的來說,盡管中國經濟不可能不受到戰爭的影響,但是由于中國新一屆政府銳意改革開放的決心,以及中國經濟整體經濟形勢的良好發展慣性,加上強勁的出口和保持增長的國內消費需求,中國經濟將依然會保持過去10年的持續快速增長。 《國際金融報》(2003年03月21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