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財政政策會否淡出?厲以寧解答熱點話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3月04日 13:43 粵港信息日報 | ||
積極財政政策會淡出,但不是急轉彎 啟動民間投資填補財政政策留下的空間 多渠道處理國有股,金融監管部門要注意協調 記者伊曉霞發自北京 以電力緊張為代表的部分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是否說明政府投資已經過剩?國債發行量的減少是否意味著積極財政政策要淡出?怎樣在不引起股市動蕩的前提下,有效解決國有股問題?民營企業怎樣從一個人打拼成長為大企業?銀監會成立后又會引發什么問題? 昨天,中國企業投資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全國十屆政協委員厲以寧教授就上述問題一一進行了回答。 積極財政政策效益遞減 厲以寧在評價國債作用時說,從前幾年的情況來看,發行國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東南亞金融風暴、國內通貨緊縮及需求不足的情況下,為保持經濟增長,政府投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積極財政政策的經濟效益是遞減的。厲說,因為國債總是要還的,幾年后要靠發新債來還舊債,新發行的國債中真正用于經濟建設的資金會逐步減少。另外,國債只能用于基礎設施項目,而當前最需要的是企業技術創新的投資,這一點不能靠國債來解決。另外在基礎設施項目中,經濟效益好的項目也會越來越少。 但厲以寧話鋒一轉,認為最近兩三年,中國還將繼續實行這一政策。厲預測,如果今年GDP再增長7%的話,財政赤字可能會增加100億,而解決赤字的方式主要是發國債。 讓社會投資為財政投資“解圍” 至于實現減發國債的方法,厲以寧認為主要有兩個:一是盡快啟動民間投資,這樣政府投資壓力就會減少;二是銀行信貸政策必須放寬。厲說,中國人民銀行一直不承認這個問題。其實中國處在經濟轉軌時期,多種所有制正在興起,不能只拿市場經濟標準衡量,而應該看實際效果。目前中小企業、民營、個體、農民以及國有企業都出現貸款難問題,就說明銀行信貸政策還應放寬。 厲承認目前某些生產資料價格緊張,特別是電力,但他同時也表示政府連續投資這么多年,某些生產資料價格出現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生產資料價格都在爬升,因此過分擔心是沒有必要的。 多種方式減持國有股 厲以寧認為,國有股問題不能簡單地用一種方式來解決,國有股減持的途徑非常多,如果都拿到股市上,必定會造成股市動蕩,這一點已經被事實所證明。他認為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一是協議轉讓;二是以特種公共基金方式吸納;三是把一部分國有股轉成國債;四是把一部分國有股轉為優先股,這樣可以取得紅利,但沒有投票權。 那么內部協議會不會造成暗箱操作,使國有資產流失?厲以寧認為,內部協議是有一些弊病,但可以通過增加透明度來解決,如多頭協議而不是單獨的部門協議。 創業四部曲 關于個人創業如何取得成功的問題,厲以寧用八個字概括了私營企業發展的過程。 第一階段是掙錢,指私營業主在創業期必須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拼搏和競爭。第二個階段是“生錢”。厲以寧解釋,生字下面一橫杠,上面一只牛,就是指平臺已建立,可借牛勢而上,把企業改成股份制。第三個階段是賺錢,偏旁“貝”字就是貨幣,指善于融資和操作企業兼并,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做大做強。最后一個階段是“來錢”,厲以寧解釋,來是繁體的來,有三個人,就是指吸引人才,企業做大后,就要依靠人才來競爭。 三個監管單位必須協調好 厲以寧認為在對銀行業務監管方面,成立銀監會是非常必要的,這樣中央銀行只管貨幣政策就行了。但是在證監會、保監會、銀監會之間怎樣協調就成了關鍵問題。特別是中國加入WTO后,要從分業經營逐步向混業經營轉變,到時,協調工作會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