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璉與希勒激情對話:21世紀金融新秩序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27日 12:58 CCTV《中國財經報道》 | ||
主持人:2月25日上午,北京友誼賓館聚英廳里燈光頻閃,全場座無虛席,一場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對話正在熱烈地進行,對話的一方是來自美國著名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希勒教授,他因精確預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狂跌而轟動全球,另一方是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教授,他也以對中國股市非理性投資的獨特見解而聞名。而他們討論的主題則是如何規避金融風險,構建金融新秩序,我們今天的節目將圍繞這個話題進行討論,來到演播室參與話題討論的是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院長陳雨露。那么羅伯特教授和吳敬璉教授他們二位這 2月25日,北京友誼賓館的會議廳里座無虛席,美國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羅伯特•希勒和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在這里激情對話。來自美國的羅伯特教授為大家帶來了全新的金融概念,他在這次論壇上提出面對全球經濟波動帶來的各種風險,應用新技術,引入新的風險管理工具勢在必行。 羅伯特認為,現代全球經濟生活中面臨許多實體經濟風險,例如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提高、通貨膨脹率升高乃至個別地區或工業部門的衰落。這些實體經濟風險可能影響到每一個人甚至整個國家的經濟。然而,我們目前的金融秩序對于這些風險幾乎是無能為力的,因此他提出了六種方案,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高級金融理論來化解這些實體經濟風險,從而構建二十一世紀金融新秩序。 羅伯特主張: 一、針對人們擔心新技術變化帶來的失業風險,今后開發個人生計保險和家庭資產保險,保護個人職業收入和家庭資產的價值; 二、建立一個類似股票市場的宏觀市場,把世界各國的GDP收入和全球所有事物經濟價值作為一種金融產品像證券一樣在市場上交易,從而給過熱的股票市場降溫; 三、創建收入聯接貸款,也就是銀行或其它貸款組織會根據個人、公司或政府的收入狀況來確定其提供貸款的多少; 四、創造收入不平等保險,通過重建所得稅的累進結構,減少相應的貧富差距帶來的問題; 五、考慮跨代社會保障。重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老年人和年輕人的風險; 六、簽署國際協議,實現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風險互換,風險的共擔問題。希勒教授的這種設想類似于保險,用保險的手段解決經濟風險,但是要化解的風險都是當前的保險業不敢涉足的領域。他的這些設想讓很多到會的學者們有所感觸。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首席經濟學家湯敏:羅伯特教授的這套思路對于今后我國的金融改革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近年來我們在引進國外金融風險手段、技術方面也有不少有益的嘗試,但其中最為關鍵的一點是,你是學到了他的形式,還是學到了他的實質。 隨后吳敬璉先生結合中國的金融現狀做了現場發言,他認為,希勒教授的創意,從具體的做法、措施來看,還值得討論,但是這種精神,這個基本理論是非常有啟發性的。他還指出了目前中國的金融系統風險,主要包括銀行業風險、股票市場風險和轉軌期間出現的社會保障之類的風險,其中對于目前中國證券市場出現的風險,吳敬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我同意希勒教授的看法,首先解決由投機性泡沫造成的問題時,用關閉和限制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第二,國家應付投機性泡沫政策的要點,應該是使交易更加便利,給人們更多的機會參與這個廣泛的、更自由的、更加規范的、更能夠平等的進入這個市場,通過規范的方法進入這個市場。 主持人:此次對話既受到國內財經界金融界專業人士的重視,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國內財經界部門的高層管理人員到場來傾聽,這一現象在過去是不多見的。有媒體認為這次對話是國際金融學界、經濟學界的一次華山論劍,那么您當時是怎樣想起策劃此次對話活動呢? 陳雨露:這次會議的主題實際上是如何防范金融風險對經濟發展的傷害,這是全球都在反思的問題。因為上一個世紀出現大金融危機就有三十多次,每一次對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挫傷,特別是今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0年的納斯達克破滅,導致了全球經濟的衰退。現在進入了新世紀,中國也開始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所以大家就開始討論,如何在新時代開始的時候,來避免金融危機的負面作用。 主持人:羅伯特·希勒先生針對目前全球金融現狀提出了六點建議,這六點建議有不少主張利用金融創新的新技術、新產品來試圖擺脫全球經濟發展停滯的狀態,以及努力的試圖擺脫在經濟運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風險問題。那么您對希勒先生現在提出要發展金融創新與現在人們所認為的由于金融創新過多、風險管理不足,而造成目前世界經濟停滯不前,這兩者之間究竟是不是矛盾怎么看? 陳雨露:希勒先生的金融思想之所以叫創新思想,實際上是把主張金融事業應該更快、應該用于防范社會經濟生活中所創造的宏觀系統性風險。比如說兩代人的收入不平衡問題,、國家與國家的收入差距問題、一個國家在不同的年份之間可能出現的收入、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增長率的差異問題。實際上他強調了金融的本質,金融應該為經濟的發展服務,這樣一個最基礎的道理。 主持人:在美國股市中,羅伯特·希勒被稱為“千里眼”,那么他是怎么得到這一稱呼的?這位“千里眼”對目前美國股市的現狀又是怎么評價的呢?本欄目記者對第一次來到中國的羅伯特希勒先生進行了專訪,羅伯特希勒先生告訴記者說,他寫的《非理性繁榮》曾經讓一位投資者免去了兩千萬美元的損失。 在上個世紀的最后幾年中,美國股票市場在“新經濟神話”的刺激下節節攀升。正當投資者們開始心安理得地享受股市帶來的財富時,有一個人對股市繁榮提出了質疑,他就是羅伯特·希勒。在他的《非理性繁榮》一書中明確指出股市處于一個非理性繁榮的危險狀態,泡沫即將破滅。幾個月后,紐約股市一瀉千里,全球股市走上了漫漫熊途。似乎驗證了羅伯特教授可怕而驚人的結論。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系教授羅伯特·希勒:很多人都對我說謝謝,說我讓他們免受損失,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富翁對我說,我的書讓他免去了兩千萬美元的損失。兩千萬美元,真是太妙了,我幫他挽回兩千萬美元,我真為他高興。 記者:您曾經成功預言紐約股市的重挫,認為當時是非理性繁榮,那么現在的紐約股市是否已經恢復理性了呢?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系教授羅伯特·希勒:我認為現在還是非理性的,人們希望市場能盡快復蘇,我們現在最常聽到的是股市低迷幾年了,馬上該出現轉機了,這并不是理性的思維,而是投資失敗后憤怒的推想。理性繁榮應該是投資者信心十足,從而能夠獲得收益。 記者:那如何降低金融市場中破壞性的風險呢? 美國耶魯大學金融系教授羅伯特·希勒:事實上,政府法規不一定能完全將金融市場的風險控制住,應該讓市場按照自己的規律漲漲落落,如果想干預金融市場,只會扔進去一大筆錢。最好的做法是政府對市場進行監管,制定法規防止市場出現作假、欺詐,從而建立透明公開的市場。提到中國,我認為中國應當鼓勵發展期貨市場,發展金融風險管理理念,鼓勵機構投資。 主持人:羅伯特先生結合中國金融方面的實際情況談了一些他的看法,實際上不久前,國內的不少學者也在探討中國金融體系的若干風險的話題。 賈志紅:我這里有一份學者的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就目前國內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和中國金融體系總體狀態做了評估。報告認為,股票市場的風險程度最高。據了解,2002年我國銀行全年累計新增人民幣各項存款高達2.8萬億元,新發國債5929億元,保險公司全年保費收入也達3053.1億元,而我們的股票市場去年籌資總額只有962億元。 主持人:確實,羅伯特·希勒不僅僅是因為他在股市里具有前瞻性,同時他還是近些年來在國際金融學界所涌現的行為金融學代表人物。您覺得通過這次對話,讓很多人接受、認識了行為金融學,通過引進和學習行為金融學這個新的理論和概念,究竟對于我國的金融體系建設和發展會起到什么作用? 陳雨露:行為金融學是去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一個理論,他之所以被學術界最高獎所承認主要是基于他的理論創新。實際上行為金融學否定了一個假設,他說投資者不全是理性的,股票市場上的價格也不是,從長期來看可以說它反映了價值,或者與價值背離波動不是太多,但是由于人們的思想不是理性的,所以他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面,偏離他的價值,偏離很遠,所以才會有泡沫的出現。 主持人:在金融市場股票市場里,這個金融創新、產品創新、市場創新方面,與管理風險、規避風險方面我們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陳雨露:發展創新和風險問題永遠是一個矛盾體,從一個國家來講,它的風險應當在發展當中解決。從一個金融機構或一個市場來講也是一樣的,我們現在就講金融的核心競爭力問題,實際上什么叫核心競爭力強?就是說要求它創新能力強,沒有創新就不可能搶到市場,在市場份額當中多占一些。同時創新是要有代價的,要冒險的,所以也要求它有非常強的風險控制工具和體系,所以無論是銀行還是證券公司,都要求它在創新和風險管理這兩個部門上要強,我們在把握原則的時候也是這樣,不能夠一味的為了保險而不去發展、不去創新,最終也是死路一條。 主持人:您如何來評價我國目前的金融發展秩序以及金融發展情況? 陳雨露: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當中會出來很多風險,包括金融市場,我們現在的金融市場秩序是在1993年開始,就采取了大量的措施。在化解金融風險當中,盡管我們的金融風險還存在,但是亞洲金融危機我們受到了比較小的影響,實際上證明我們這個工作做得是有成就的。就現在所存在的問題,比方說股票市場的風險問題,銀行市場的風險問題怎樣去解決,我認為應該有充分的信心,就像希勒先生講他們過生日的時候,大家都收到了禮物,打開以后發現這個禮物都是中國制造的,不是他們制造的,他們都感到非常感嘆,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奇跡,我們的金融發展也一樣可以取得金融奇跡,在這一點上我們應當有信心。 主持人:我們今天的話題是規避金融風險,構建金融新秩序。在這次的論壇中,羅伯特·希勒先生與吳敬璉教授的激情對話,使我們領略到了中美兩國經濟學家對于構建金融新秩序的真知灼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