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銀行家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2月11日 11:14 經濟觀察報 | ||
開啟的金融領域大門激發了實業資本家的欲望,進入金融領域已經不單單是一種投資,民營資本家已經開始為自己未來金融家的道路進行鋪墊。對于中國金融改革而言,除了資本的民營化,還應該要求管理經營的民營化 -本報記者 孫斌 郭宏超 北京報道 當民營資本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成分,民營資本的實力不斷充實,民營企業家們手中握有大量資金的時候,實業已經不能激起這些資本家的欲望。面對已經開啟的金融領域大門,民營資本的介入已是大勢所趨。 在此情況下,進入金融領域已經不單單是一種投資,民營資本家已經開始為自己未來金融家的道路進行鋪墊。對于中國金融改革而言,除了資本的民營化,還應該要求管理經營的民營化。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員秦池江、社科院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鐘偉、浙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史晉川教授和吉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丁肇中教授對此發表了各自的看法。資本逐利 經濟觀察報: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內在驅動力是什么? 丁肇中:從縱向的發展來講,民營資本在實業領域自從挖到第一桶金之后,現在利潤已經趨于平均化,競爭極為激烈,在實業領域發財的機會越來越難。而金融業在我們國家還沒有放開,所以屬于稀缺資源。它們看中了金融業領域存在的機會,資本逐利的本性推動了這次進入金融業的高潮。 鐘偉:民營企業進入金融業,它的目的是不一樣的。比如溫州的一些民營企業,它要介入金融。因為有些企業已經發展得足夠大了,比如正泰集團,它們要進入金融業把企業發展得更大,這是它們的處境。它們進入金融業,對產業多元化可能好一點。另外一點,如果有了民營銀行,也有利于民營經濟開拓自己的融資渠道。 尤其以德隆為主,它們進入金融業,是要做所謂的產業整合。做產業整合的路子當中,德隆有一個可以比較的對象,即美國通用電氣。做產業整合時,德隆通常會選擇行業中排名第一、第二的企業,然后,對整個行業進行評估,如果這個行業是有盈利空間和盈利前景的,德隆會對這些企業進行系列整合。整合這些行業的領頭企業,進而整合整個行業。金融業是金礦嗎? 經濟觀察報:民生銀行就是先例,許多早期進入的企業都發了財,這是不是意味著現在進入也可以發財?是否存在不確定性? 秦池江:銀行業其實是微利企業,資產盈利率也就有2%。國內現在的銀行管理成本高、效率低,因為我們一直存在這樣一種誤區,以為銀行越大越好,認為大銀行抵御風險的能力比小銀行要強。但是,現在回過頭算算賬,我們有40000億的不良貸款,這些年來銀行的收入和損失根本就不成比例。但是現在大多數都在賺錢,因為有許多問題貸款都沒有計賬。 鐘偉:舉一個例子,接手深發展。深發展問題非常多,它有非常大的呆壞賬的包袱。這種包袱,一方面可能是深圳市政府愿意注資注銷一些;另一方面,入主深發展之后,通過一種市場的融資,再來解決這個問題。因此對于外資入主某一家銀行,最大的問題,其實是以背包袱來換取市場準入。所以就這一塊來講,外資肯定是以背包袱的形式進入。而民營企業想,我為什么要給你背包袱?不如我新設立一家民營銀行。在這種情況下,兩相權衡,肯定是讓外資先進入。 另外,還有一個不確定的因素,就是利率市場化對民營中小銀行的沖擊比對國有銀行大得多。利率市場化,以及從各國利率市場化的經驗來看,中小銀行的破產都特別厲害。所以,我還是覺得民間企業進入金融,不是天上掉下來香餑餑,你去跟進的時候一定要看到風險。 經濟觀察報:此次金融領域的開放,特別是銀行的開放,是在加入WTO和國內金融改革的背景下開始的,那么我們以前是否有過這樣的嘗試?出現了何種問題?結果怎樣? 秦池江:1985年我國也曾進行過信用社改革,全國有上萬家民營信用社,但是發展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國務院一聲令下,全國所有信用社全部收歸國有。第一次改革并不成功。當時問題的根源就在于,這些私人機構將金融機構當成了一個大金庫。這樣的情況不僅國內存大,國外也是如此,如俄羅斯、印尼等。 史晉川:主要原因是沒有按照市場化的原則去做,政府的想法是用擴大規模的方法去化解在國有體制下形成的一些風險,改革以后還是政府控股,實際就是“二國有”,在擴大規模的同時,風險卻積聚了起來。在改革以前,信用社有好有壞,也許在發展過程中壞的會慢慢淘汰,好的會發展起來;而改革以后好的和壞的信用社捆綁在一起,好的也變成壞的了。 丁肇中:當然,民營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各種動機都有,有些可能是要好好做的,但也不能排除一些投機的成分,如給自己的企業提供融資,成為圈錢工具。 鐘偉:國有股份制銀行也如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華夏銀行,其前身是首鋼投資,它拉了一批國有企業,成立了華夏銀行。華夏銀行對它的這些大股東,以及股東的關聯企業進行大量貸款。 民營銀行也一樣。所以溫州企業要進入民營銀行,要實現產業多元化,可以,但一定要防范風險。對銀行的主要股東,董事會成員,這些企業的所有者或其親屬,或者關系人的投資,應該有一定的警示機制。因此,如果民營企業為了發展壯大自己而進入民營銀行,可以,但決不能把民營銀行變成自己的圈錢工具。資本不是關鍵問題 經濟觀察報:面對銀行業的逐漸開放,民營資本又有“前科”,而引進民營資本又是大勢所趨。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不管是新設立金融機構或是重組現有的金融機構,民營資本在進入金融領域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金融業的開放,不僅是在所有制上的開放,引進民營資本,是否也應該引入“民營”管理(市場化)手段?這是否是開放的本質? 秦池江:到底國有好還是民營好,這不是本質問題,問題在于設立銀行的目的是什么。搞銀行和搞企業不一樣,工商企業是用自己的錢同別人做買賣,而銀行是拿別人的錢給別人用。建立銀行的目的是什么?是對社會、對企業提供一種什么樣的服務?什么性質的銀行好,不是為民營銀行而民營銀行,應該是為中小企業的發展而設立,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的進步,為經濟提供發展和服務。 舉一個例子,潮州信用社,20億的資本金,全部是市政府投資,這家信用社就是為中小企業貸款進行服務,90%以上是為民營中小企業進行融資,辦得很好,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因此,不能認定為民營資本或是外資經濟成分的介入就可以給銀行帶來本質的變化。目前我們的民營銀行如民生銀行開始也設想為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幫助,可現實狀況就是回到了與國有銀行一樣的狀況上。這種情況不僅民營進入無法改變,外資也不可能給國內的中小企業進行服務。 所以核心問題只有兩個,一是要明確銀行業的特性,銀行家們要有一顆社會責任心;二是要有管理風險的能力。 鐘偉:民營銀行的發展,并不能特定地為某家企業的發展提供便利,它只能為民營企業的發展或者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便利。比如說溫州的一些中小企業,它們原來向國有銀行貸款比較困難,現在有了民營銀行,民營銀行一般都是中小銀行,它對中小銀行的貸款就有一定的優勢。 中小銀行同國有大中型銀行對比起來或者說民營銀行為什么會對民營企業貸款有優勢呢?首先,中小銀行更能了解中小企業融資的迫切性,國有大中銀行則了解不清;第二點,中小銀行同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比較少。特別是當地某些銀行,它可能對地方企業哪些是賺錢的、哪些是賠錢的特別清楚。而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是銀行經營時面臨的一個極大問題;第三個,國有大中銀行對中小企業、民營企業進行貸款時,它有一個審貸和必要的規范程序。中小企業非常零星,小額的貸款就非常麻煩,成本很大。中小銀行利率方面比較低,另一方面,也不需要那么復雜的程序。 所以說民營企業進入金融業,進入民營銀行,對中小企業本身提供了一種融資渠道。 史晉川:近幾年有好多江浙一帶的民營企業家來找我咨詢,發起民營銀行,甚至還有東北的。我一打聽他們對銀行的認識就是能夠給他們的企業融資,我馬上就拒絕了。中國建立民營銀行的關鍵不是資金也不是政府的政策,而是缺少能辦銀行的人,中國現在還缺少真正的銀行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