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籌”之死(二) | ||
---|---|---|
http://whmsebhyy.com 2003年01月03日 16:10 《今日東方》雜志 | ||
華潤“回家” 文/本刊記者韋三水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華潤)1948年成立于香港,1983年改組并注冊為華潤(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70億港幣,是著名的四大紅籌股之一。目前華潤集團旗下有三家香港聯 目前,淘金香港市場備感乏力和政策資源優勢的逐漸衰減,逼迫著華潤不得不選擇一條“回家”的路。 雖然這條路是許多紅籌公司目前都在走的自我改良之路,但華潤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不僅在重新構建自己的業務模型和戰略架構,而且在主動進行一場“中資公司”的形象革命;同時,它也開始有計劃地維護和傳播自身的形象與品牌,而這在以前是不可能有的舉動。 誠然,華潤的種種努力是個艱苦的過程,結果也難以預料。但畢竟,它的這種努力已在很大程度上彰顯出了紅籌公司目前面臨的普遍困惑,甚至是體制內生存與市場化生存的較量。 而作為華潤精神領袖和戰略指揮者的寧高寧本人是否也存在類似的困惑與掙扎呢? 2002年12月6日下午兩點,在吉林省長春市金都酒店,ST吉發(600893)8697萬國有法人股進行整體公開拍賣。對ST吉發股權志在必得的華潤,經過競價,以人民幣兩億元競買成功。這無疑是華潤在內地的又一次大的資本舉動。 其實,華潤一直就想回家,用時髦的話講就是“海歸”。 現在,它這個愿望正逐漸變成現實。華潤的計劃是,使其控股母公司中國華潤總公司能夠在國內A股整體上市。 根據《今日東方》記者了解的情況是,早在2002年3月份,華潤的各業務部門就對此計劃進行了充分研討,當4月份進入審計階段時,它們已經把目標確定為2003年年底之前發行股票,首期融資200億元。 起家于香港的華潤,為什么在50多年后會萌生“回家”的渴望? 其背后有著難言的無奈。“華潤過去是一個相對典型的貿易公司,它在香港代理中國進出口總公司的全部產品。隨著國家貿易體制的改革,華潤十年前所做的貿易業務到今天一點都沒有了,連一點根基都不剩了,全部轉掉了。”在華潤總經理寧高寧看來,華潤過去因政策優勢而形成的壟斷優勢和比較競爭優勢正越來越因為體制的變革和市場的開放等因素,面臨嚴峻挑戰。而華潤原先所賴以生存、發展的條件也幾乎不存在了。 當華潤和其他企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面對著國內外巨頭的挑戰時,華潤知道,自己必須盡快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和發展領地!斑^去華潤背靠內地,而今天我們要面向內地求發展,這是大的戰略上的轉變!睂幐邔庍@樣表示。 而中國華潤總公司希望在國內A股上市,只不過是這種戰略調整的一次集中體現。 華潤有能力實現這一計劃嗎?或者說,內地資本市場會欣然接受華潤的這次“返鄉之旅”嗎? 再造“核心競爭力” 眾所周知,華潤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在內地頻頻展開資本運作,通過并購整合方式進軍地產、零售、紡織、壓縮機、啤酒等行業,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資格局。華潤如此行事,在寧高寧看來,其實是有著許多無奈,因為“單是一個啤酒或者單是一個零售、一個紡織,基本上不允許華潤比較快地在內地展開這樣的運作規!薄Q句話說,到底是走多元化的道路,還是專業化的道路,這個問題一直就困擾著華潤自己。 經過多次內部高層會議的研討之后,寧高寧提出了一種發展模式——有限度的相關多元化,將原先龐雜的業務劃分為分銷、地產、科技與策略性投資四個方向。而2002年3月,華潤更是組成了供應鏈整合小組,由助理總經理陳樹林親任組長,緊鑼密鼓地進行華潤業務整合。 但資本市場卻等不及寧高寧和華潤執行這一整合計劃了。 2002年7月10日,華潤的旗艦——華潤創業(0291·HK)的股票市值遭受重創,與一年前的高峰時相比,下跌近1/3。這次下挫引起軒然大波,資本市場質疑華潤的焦點問題就是——發展欠重心,整合能力值得懷疑。 幾乎所有紅籌公司都遭遇過這樣的批評之聲。但投資者更想知道的是,作為四大紅籌之一的華潤,這次有足夠的能力反擊嗎? 2002年8月,華潤創業表示,將重新啟動收購母公司物流業務的計劃,并借此形成整個華潤集團的業務模型。而這個模型的理想形式就是:將旗下的啤酒、紡織、服裝等制造業部分逐步向零售業滲透,形成生產、供應、零售到終端的分銷鏈條,并以零售為龍頭帶動整個分銷產業的發展,同時衍生出相應的業務,如選鋪、財務、物流、培訓等。按照陳樹林的說法,這樣做不僅能發揮“協同效應”,而且也可以解決與供應鏈和物流業務相關的利潤中心開拓內地市場的發展模式問題。這一模型確定了零售業在華潤整個盤子中的核心地位,并有助于華潤核心競爭力的打造。 同時,據華潤上市項目的一位知情人透露,超市連鎖業也將是華潤在內地的發展中具有全局意義的一個行業。此次華潤回家,將“集中打造超市連鎖業的行業領導地位”,并將其作為上市公司的核心資產。 當然,這樣人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寧高寧會做出“5年內投資50個億實現500個億的目標”這樣一個業務發展計劃的“良苦用心”了。 華潤代表誰? 核心競爭力有了,業務模型有了,回家的計劃也已經做好了,但華潤依然沒有擺脫另一種困惑:華潤是誰?它又代表著誰? 這是個企業形象問題。寧高寧不止一次地在企業內部說,他很怕被別人問及這個問題。如果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問華潤是誰并不難回答,因為那時的華潤是中國進出口總公司在香港的總代理,做貿易的。但隨著華潤多元化業務的發展和生意模式的轉型,這個問題就變得越來越不好回答了。 但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華潤的長遠發展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2002年4月,華潤組織的一次專門調查就驗證了這種擔憂。當時,調查訪問了香港和內地的公眾、公司員工和高層,以及傳媒等,結果讓華潤感覺很不是滋味。在香港,大多數人認為華潤是一家誠實的公司,但弱點是保守、落后、沒有親切感、缺乏創新能力;公眾和媒體將“中資”的負面形象都套在華潤身上——沉悶、服務質量差、管理不善等等;而在內地,無論公眾還是傳媒對華潤的了解都比較少,大家對華潤的認知大多只有兩種途徑:一是華潤超市、華潤置地等;二是華潤的一些并購活動,如華潤啤酒收購藍劍啤酒。最讓華潤感到難堪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華潤的成功是憑政府關系取得的。 與此同時,華潤內部的品牌管理工作也沒有隨著其業務的發展形成系統性的支持,外界不清楚華潤到底是做什么的?華潤內部也說不清楚自己究竟代表著誰?調研人員到華潤旗下的企業調查時發現,集團內各個分公司的品牌管理幾乎一片空白,連一些經理的品牌意識也是參差不齊,這樣如何能有效規范華潤的整體品牌形象? 在形象維護與傳播上的缺失已成為華潤未來發展的一個“外傷”。種種問題也讓寧高寧不得不拿出實際行動來改變公司形象。 2002年,經過細致的挑選和評估,華潤選擇了由奧美公關牽頭,結合專業市場研究公司Research International、專業品牌定位公司Enterprise IG和奧美廣告作為顧問公司的組合,正式展開了集團的企業形象、品牌管理,以及對外傳播的工作。據華潤常董辦介紹,這個項目不僅包括品牌系統的建立,還包括訂立華潤集團的企業傳訊政策,其中企業傳訊將包括媒體關系、投資者關系、內部傳訊、企業社會責任、突發(危機)事件和企業廣告等內容。 對于這次行動,華潤內部的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一次有著特殊意義的變革。因為作為有著中資背景的紅籌公司,華潤一直享受著政策與體制的關照,而并不在意企業形象和品牌的維護、傳播。但隨著政策和體制優勢的減弱,華潤本身為了生存和發展將不可避免地把自己盡可能完全地納入到市場體系中去,而維護及傳播企業形象則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 毫無疑問,眼下的華潤正在進行的是一次艱難的轉變,而寧高寧這個行伍出身、從基層一步步做到總經理位置的華潤戰略指揮者對華潤的發展也有著太多的感觸。他曾意味深長地說:“華潤本身的國有企業背景,在某種程度上幫了它,也在某種程度上拖累了它。目前的問題是如何使其達到平衡,平衡到使它機制上能夠靈活機動,在對中國國內的經濟了解上比外來公司更實、更快,更符合中國國情。” 在寧高寧的心中,華潤應該是鍛造新國企的先行者,他自己也有勇氣領導著華潤為其他國企的改革“摸出一條路來”。但一個更大的問題他卻不能回避,在為華潤這個紅籌寡頭謀求新的發展思路和形象地位的時候,他是否給自己規劃好了新的人生走向?畢竟,國企領導者往往不知道自己能在現有的位置上呆多久,一旦人事變動,企業固有的戰略和發展航向是否轉變就由不得你了。對寧高寧而言,對華潤而言,遲早他們都要面對這個問題。畢竟,寧高寧已經在華潤整整工作了15個年頭。 中信泰富的三大懸念 文/本刊記者韋三水 按照中信董事長王軍對媒體的說法,中信對非金融資產"無法簡單放棄"。因為雖然中信的金融資產占總資產的90%以上,但從凈資產分配看,非金融資產畢竟占了2/3之多,而且很多非金融資產在國內同行業中地位特殊,尤其是榮智健執掌的中信泰富更是在其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目前的事實是,中信泰富由于政策優勢盡失,正陷入喜憂參半的窘境。究竟榮智健能否為中信泰富重新打造起核心的競爭力?這個競爭力是來自分銷業、電信業,還是一如既往的基建業?一切還沒有答案。 基建折戟上海灘? 國務院辦公廳的一紙文件讓中信泰富遭遇了政策變化的“尷尬”。 中信泰富(0267·HK)董事總經理范鴻齡前不久向媒介表示,公司與上海市政府未能就上海六個路橋隧道項目取消固定回報保證一事達成協議,雖然上海當局不會以“撤”的方式處理相關問題,但他同時不得不透露,有關項目的未收回本金仍高達8億美元。 1994年,中信泰富向中信香港購入上海延安東路隧道五成的權益,包括舊隧道和新建復線隧道,并取得30年(1994-2024)的專營權。同時,中信泰富在一合營企業中擁有45%的股權,并取得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和打浦路隧道的專營權。1996年,中信泰富在另一個也占45%股權的企業獲得徐浦大橋20年的專營權。中信泰富從這些項目的過橋費、隧道通過費中每年獲得的固定投資回報率為15%。 早在2000年,這些項目就有政策變動的跡象。 當時,招商局集團位于廣西的桂柳公路由于中方合作伙伴未能履行承諾,沒有收回1999年的回報保證;而恰逢上海市政府決定從2000年5月1日起停止三橋兩隧的收費,導致資本市場也開始擔心,中信泰富是否也會有類似招商局的“不幸命運”? 當時,榮智健自信地表示,政府會從其它橋梁項目的收入所得來繼續支付給中信泰富每年一成五的固定回報擔保。然而,時間僅隔一年后,資本市場的擔心就成為了現實,而中信泰富的自信在某種意義上也轉化為一種“焦慮”。 有分析人士表示,中信泰富已有出售這些項目的可能。而這一點也是有歷史依據的。早在1996年,中信泰富曾收購南京8家自來水處理廠和無錫5家自來水處理廠各49%的權益,擁有20年的專營權,但由于這些項目未能達到15%的既定回報保證,同時政府又有計劃收回愿望,于是1999年初,中信泰富出售了這些水廠,并套回大量資金。 眼下,遭遇政策“尷尬”的中信泰富是否也會如此行事? 國泰君安(香港)公司研究員忻怡在接受《今日東方》記者采訪時表示,中信泰富出售上述路橋、隧道專營權的可能性比較小,畢竟這些基建項目還大有可為,但用另外資產來置換其權益的可能性則較大。至于此事對公司收益的影響還要看最后雙方談判的結果。 但是,香港的穆迪投資(AFX-ASIA)卻已將中信泰富的Baa2評級置于降級檢討。他們的理由是,國務院宣布明年起撤銷基建項目外資回報保證,有可能對中信泰富未來的現金流造成影響,而中信香港的股息回報亦會因此受到威脅。 同時,道瓊斯的分析師也表示,中信泰富與政府的談判可能不會使其收回全部8億美元的未收回投資,即使中信泰富獲得這些投資項目一定形式的利息支付,也肯定低于政府以前承諾的15%的保證回報率。 一位上海市官員在接受本刊記者電話采訪時也表示,此事“正在處理之中,但肯定要按照國務院的最新文件精神處理”。 事實上,中信泰富不僅在上海的基礎設施業務的現金回報出現了波動,而且在香港也出現了異常:西區海底隧道到今年6月底為止的交通流量平均為每日39486架次,遠低于預期;而東區海底隧道的平均交通流量為每日73511架次,較去年同期也有下降。 忻怡表示,“這兩條隧道的交通流量未見增長,是中信泰富當前所面臨的嚴重問題”。而中信泰富的2002年中報也顯示,其基礎設施利潤貢獻比去年同期下降7%。 曾經有“香港打工皇帝”稱號的榮智健,在選擇中信泰富業務發展方向時多次強調說,“基建是集團的發展中心”,而如今,公司在上海、香港兩地的橋梁、隧道等項目同時出現問題,不能不說,對他和中信泰富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 電信業去留兩彷徨? 作為中國最知名的公司之一,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正在經歷其23年發展歷史上的最大一次重組。隨著2002年12月5日中信金融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成立,中信由綜合性財團轉為一個專業金融控股集團。 而在中信金融資產重組之后,中信泰富將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呢? 一位接近中信的人士私下里對本刊記者表示,中信的金融資產重組后,將進行非金融資產的重組,而重組的一個原則是按行業重組,因為王軍不止一次地在企業內部這樣講,“必須按照行業進行重組”。 而在媒體采訪時,王軍也曾無意之間透露出一個秘密:中信有計劃重組成立電信集團。如果如此不免讓人猜疑:持有電信業務的中信泰富將有何舉動?目前,中信在電信行業的投資有主干網、部分城域網、衛星、長城寬帶等,而中信泰富由于政策限制已經把原有的3.2萬公里的光纖網絡出售給了中信,在中信并購東方通信衛星公司后,中信已經顯示出與東方衛星合作,把手中的地面電信資源整合起來的信心。 現在的問題是——中信泰富的電信資產將何去何從。據中信泰富2001年年報顯示,電信業務占其利潤總額的9%,但到2002年中期,其利潤已增長121%。自中信泰富2002年中收購中信電訊1616后,該公司已逐步確立了其在長途電話批發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到2002年6月為止其長途電話的月處理流量已接近2億分鐘,比上年同期增長141%。此外,中信國安和澳門電訊亦為公司的電信業務帶來利潤貢獻。 然而,就在中信預言“電信業務迅猛發展,投資前景廣闊,將對公司未來盈利作出較大貢獻”時,“政策瓶頸”又一次顯現蹤影。 由于政府對外資進入電信行業有嚴格限制,使得中信泰富難以在這個行業有更大的投資發展,“奔騰一號”就是一個典型案例。但如果中信旗下有個電信集團則會順理成章,而中信泰富只要有股份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這樣做,還能有利于對公司的監管和專業化發展,從而使投資者更有信心。但這在目前還只是一種分析和猜測。畢竟,中信泰富不想輕易放棄,因為電信市場一旦放開,對它將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利好。 “內地電訊市場的發展是沒有‘休止符’的!睒s智健曾這樣說,而他的言外之意也是中信泰富進軍內地電信市場的耐心是沒有限制的。 據說,中信集團在正式掛牌成立之前,就拿到了第七張電信牌照,顯然,作為直屬中央大企業工委的企業集團的中信集團在進入電信業這些敏感行業方面仍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而這也正是目前中信泰富這些紅籌們的“失落”所在。 無論如何,中信泰富是獨立發展自己的電信業,還是選擇依附中信集團?現在還是一個懸念。 中信物流助跑分銷業? 就在榮智健為政策疏通而大傷腦筋的時候,中信物流已經對中信泰富分銷業的發展起到了某種“暗合作用”。 2002年11月,記者從有關渠道獲取了一份關于中信物流未來發展規劃的方案。根據方案,中信汽車、中信國安、中信中原和許昌汽車銷售公司及海南萬泰德公司共同發起成立中信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其中中信集團所屬三家公司以51%股份控股,而股份公司擬注冊資本一億元。而股份公司的核心盤子將是由中信汽車與許昌汽車銷售公司合作成立的中信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成立后注銷)。 這份方案中還表示,中信物流計劃在2-3年時間里發展成為中國著名的領先物流供應商,而業務發展將以汽車行業為根基,逐步向家電行業、電子行業物流拓展,并希望于2005年海外上市。 按照既定計劃,中信物流目前正在北京、廣州、上海、武漢、沈陽、成都和西安等地實施倉儲中心的建設計劃,同時在北京,它們已率先開始商品車城市配送活動,并于去年年底將此活動擴展到了廣州、上海等地,計劃在2003年推向全國。 目前,中信物流已經成為全國第二大、公共物流第一大的物流集團,旗下設有汽車銷售公司、綜合物流事業部、整車運輸公司、倉儲配送公司、重型機械化公司、物流科技等8家子公司,并正開發鄭州日產、海南馬自達、浙江吉利等物流項目。 有知情人透露說,中信物流將有利于中信泰富旗下的大昌行在內地的分銷業務的開展。1992年,中信泰富將香港大昌行成功全資并購,并分拆上市。自此開始,大昌行就在內地投資,在上海及華東地區開拓汽車的貿易、銷售、保養維修等業務,同時興建多家汽車公司,為國內用戶提供日本日產等車的售后服務。大昌行的業務無疑需要有實力的物流企業的支持,而中信物流將不可避免地在其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中信泰富在內地的分銷貿易涉及食品、餐飲、化妝品等業務,這同樣需要打造一個系統化的供應鏈。 但是,中信泰富的分銷業前景并不明朗。根據中信泰富2001年年報顯示,公司銷售及分銷業務溢利下降47%,而罪魁禍首就是汽車業盈利下降13%所致。同時,公司的國內食品業務固定資產也有7500萬港元的減值。雖然,2002年上半年,公司貿易及分銷利潤比去年同期有了9%的增長,但未來會怎樣,誰也說不清。 令業界人士質疑的還有一個問題:中信泰富的分銷業務很雜,沒有核心競爭力,而且這些業務背后缺少供應鏈的整合,導致相關行業之間不能產生協同效應。 目前籌劃成立的中信物流能否擔當起中信旗下眾多物流資源的整合者角色,“還需要總部來說”,有知情者坦言。事實上,中信正在進行著貿易分銷業務的重組,而按照中信行業重組的思路,作為有雄厚分銷業務基礎的中信泰富對此正有所偏重,因為有傳言說,中信與沃爾瑪去年10月9日在上海成立的合資公司實質上就是中信泰富在操作。 現在無庸諱言的一個事實是,中信泰富肯定會在中信非金融資產的重組中“挑大梁”,所謂“失之桑榆,收之車隅”。或許將從敏感行業撤出并從政策保護喪失后的中信泰富,將利用非敏感的市場化業務——分銷、零售來撬動其剩余的資產。 “紅籌”的前世今生 文/本刊記者韋三水 何為紅籌股?香港上市、但在中國內地機構掌握主要股權或持有相當股數的中資企業,其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滿12個月或以上,而且不能為“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成份股。“紅籌股”一詞的由來,是由于社會主義中國的代表色為紅色,而國旗為五星紅旗,所以,將具有中資背景的企業在港發行的股票稱為紅籌股。同時,由于股市稱績優大型股為藍籌股,紅籌股即為其相對的說法。一般泛稱在港上市的中資企業為紅籌股。但嚴格來說,紅籌股應是母公司在港注冊并接受香港法律約束的中資企業,其最大控股權直接或間接隸屬于中國內地有關部門或企業,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此外,中資借殼上市者亦可稱為紅籌股。紅籌股公司的業務可能位于香港地區、中國境內或海外。目前有50家左右,其中重要的有10多家(部分名錄見圖表)。 在摩根大通中國研究主管何啟忠先生看來,紅籌股的發展歷史總的來說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94年以前開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但資本市場對其并沒有引起重視,不是很清楚地知道它們究竟是誰和具體什么背景。 第二階段是1994年到1998年,資本市場開始對紅籌股產生興趣,同時中資公司相繼在香港設立辦事處,從而使自己的認知度增強。而在1996年下半年至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期間,紅籌股漲幅幾乎達到兩倍。紅籌股成交量在掛牌上市公司日漸增加下快速成長,一度達到市場交易額的60%左右。這是紅籌股的高峰期。 第三階段是1998年到現在。雖然紅籌股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業務范圍橫跨中港兩地,同時由于香港先進的企業管理和中國龐大的市場商機,已經成為中國集資及掌握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工具。但,資本市場的紅籌板塊已經表現出不活躍的態勢。其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紅籌股公司的形象地位以及業務重新打造定位。原來前景看起來很好的綜合性業務,目前證明并不成功。是繼續多元化,還是專業化,這是擺在它們面前的一個現實難題。 在其中,紅籌海歸是一個不得不提的現象。早在2000年開始,有關紅籌企業回內地上市的設計就不絕于耳。隨著中石化等H股公司在內地籌資活動的開展,包括中移動、中聯通、中海油、上海實業等新老紅籌企業更加緊鑼密鼓地尋求解決方案。SPV(特殊上市程序)、CDR(中國預托憑證)、QDII(合格的境內投資者)等等,一時間讓人們眼花繚亂。 一個事實是,香港正成為紅籌們的融資渠道與平臺,而內地則成為它們的落腳點。 但站在十字路口的紅籌寡頭們,有足夠的能力讓資本市場重新燃起對它們追捧的熱情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