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首席經濟學家認錯 重新評價中國經濟現狀 |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2月22日 10:09 北京青年報 | ||
楊青陳澍一 “在世界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一個穩定的中國之際,對中國的無端指責沒有任何道理,要不惜一切代價阻止對中國的指責!”不到兩個月,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公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就對中國的經濟現狀做出了天壤之別的評價,前后態度的逆轉快得有些令人吃驚。 今年10月底,帶著由國際投資者組成的高級考察團第15次訪華的史蒂芬·羅奇,首次遭遇了45位中外記者的強烈批駁。這位華爾街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沒有想到,他剛剛做完“中國的全球挑戰”的演講,緊接著就面臨眾媒體對他連珠炮式的挑戰。此前,業界對羅奇的反駁之聲早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業界和媒體齊齊瞄準羅奇源于一份對中國經濟的分析報告。10月,羅奇撰文認為,以出口增長為主導的中國經濟,在設定全球價格水平方面實際上已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人開始重新考慮工業國家的物價和收入前景。今年8月份中國的消費物價指數同比下降0.7%,而在亞洲,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高速增長,“中國因素”日益凸顯。羅奇據此認為,中國正越來越具備制定全球價格的能力,并成為導致全球通貨緊縮的因素。一時間,所謂“中國出口通縮論”令整個經濟學界為之震驚。 羅奇的這份報告在業界和媒體也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香港《中銀經濟月刊》為此撰文反駁“中國出口世界通縮論”。此后,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也曾特地為本報撰文,認為羅奇將中國視作全球通縮火車頭的判斷不僅缺乏事實依據,甚至是不適當地夸大了一些事實。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國實際上也是全球通貨緊縮的受害者。 第15次訪華的經歷給羅奇的印象格外深刻,這期間他首次遭遇了這么多媒體“明箭齊發”的陣勢,也親眼目睹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實情。此時的羅奇又發表了一份具有爆炸力的研究報告,認為應不惜一切代價停止對中國的抨擊。 在這份題為《停止對中國的抨擊》的論文中,羅奇承認,中國出口產品在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仍很低(不到10%),并未對美國經濟乃至全球經濟發展造成威脅。相反,美國人的低儲蓄率(2002年第3季度,美國國家凈存款率——企業存款、家庭儲蓄以及政府存款總和為國民生產總值的2%,為歷史最低)和貿易赤字倒是造成經濟疲軟的誘因。而在美國市場上中國的低成本商品不僅讓美國消費者受益,美國商界也由此提高了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