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從明年起我國的圖書報刊分銷市場將逐步開放。記者12月16日從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了解到,市場開放過渡時期的具體管理辦法已經擬定,有望于本月月底前出臺。
在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柳斌杰的辦公室里,記者看到了外資進入圖書報刊分銷領域管理辦法的修訂稿。柳斌杰說,經過與外經貿部的反復溝通,目前該辦法已經修訂完畢。
該管理辦法規定,中外合資成立圖書報刊分銷企業,中方須絕對控股,并對外方進入該業務的申請程序、注冊資金、營業面積都做了具體規定,要求比國內企業要高。
根據加入世貿組織時達成的協議,我國圖書報刊分銷市場開放有一個五年的保護期。也就是說,在加入1年后,我國開放五個經濟特區和8個大中城市的市場;3年后零售市場全部放開,此后開放批發市場;5年后不再對外資進入的數量、范圍和股權進行限制,市場完全開放。即將出臺的外資進入圖書報刊分銷市場管理辦法就是針對5年的保護期而特別制訂的,目的在于按照世貿組織原則,依法有序地開放市場。
新聞分析:書報分銷市場“蛋糕”將重新切分
統計顯示,我國圖書報刊分銷市場的年營業額接近660億元。隨著外資的進入,這塊巨大的蛋糕將被重新分配。新聞出版總署柳斌杰告訴記者,盡管新的管理辦法還沒有正式公布,但最近一段時間已經有來自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的多家公司向新聞出版總署提出了設立合資企業的申請。
貝塔斯曼直接集團亞洲區總裁艾科告訴記者:“我們可能以后會更容易、更快,也可以在全中國去發展。”柳斌杰副署長表示:“先進的技術、理念可以帶進來。這些東西對我們現在的發行隊伍、銷售人員那肯定是要帶來很大的沖擊,甚至我們現在一些落后的發行企業,會淘汰或者被人家兼并收購。”
統計顯示,2001年全國發行圖書156億冊,發行報紙350億份,期刊雜志29億冊,總營業額接近660億人民幣。郵政局和新華書店依然是分銷的主渠道,由于長期處于壟斷地位,他們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亟待提高,而報刊社自辦和民間投資的發行企業普遍規模偏小,難以形成全國性的分銷網絡。
12月16日,中國期刊協會完成了一份報告,這份準備遞交新聞出版總署的報告提出了進行體制改革、組建大型發行集團的建議。事實上,在此之前,組建圖書報刊大型發行集團的工作已經展開。
中國期刊協會常務副會長張伯海告訴記者:“中國出版集團成立以后,很快就成立中國發行集團,發行集團成立后還要成立報刊集團。此外,香港泛華正在和人民日報組建一個大的發行集團,估計投資將達11億。”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組建了38個報業集團,7家出版集團,1家期刊集團和5家發行集團。未來5年內,我國的新聞出版集團將達到100家以上。專家認為,在做大規模之外,國內企業還應盡快提高經營水平,充分利用5年的保護期做好應對外資沖擊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