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布2003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前景蕭條
日前,世界銀行發布了《2003年全球經濟展望與發展中國家:加強投入創造機遇》報告。其中,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主管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尼古拉斯·斯特恩不無悲觀地說:“全球經濟復蘇遠比我們預期的要緩慢和不平衡。”
據悉,世界銀行這份權威報告發出了“全球經濟前景蕭條”的預警,并預計“今后12—18個月全球增長率將低于預期,阻礙發展中國家的減貧進程”。不過,世界銀行對中國的發展相當看好,認為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
-全球經濟可能重新陷入衰退
世界銀行報告預計,在經過2001年和2002年異常緩慢的增長之后,2003年全球GDP增長率將為2.5%,高于過去兩年,但仍大大低于2000年的3.9%,也大大低于長期增長潛力。
報告警告說,全球復蘇勢頭可能會很快失去力量,世界重新陷入衰退的風險很大。
最新預測顯示,2003年高收入國家的增長率預計為2.1%左右。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率可達3.9%。但地區差異相當明顯。東亞地區經濟增長率為6.1%,而拉丁美洲地區僅能達到1.8%。
不過,世界銀行也肯定,東亞的經濟還是比較樂觀的,尤其是中國的持續強勁增長為東亞其他國家提供了區域內的巨大出口市場。
預計2003年該地區GDP增長率將在6.1%左右。而中國將是全球經濟發展中的最大“亮點”,預計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在7.7%左右,2003年也將保持7.5%的高速增長。
-中國仍將成為吸引外資大國
報告認為,在近期內抑制全球增長的因素包括:消費者信心減弱、股市低迷債臺高筑,美國公司財務丑聞后患無窮,投資者對日本銀行系統的不良貸款憂心忡忡,歐洲在電信業和其他高技術產業投資過度,人們對拉丁美洲國家的債務問題心存憂慮。
全球經濟蕭條,帶來的直接影響是流向發展中國家的私人資本減少,這將阻礙發展中國家的減貧進程。
據悉,流向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從1999年的高峰跌落下來,報告的主要撰寫人理查德·紐法默說:“這是自1981—1983年全球經濟衰退以來外國直接投資持續時間最長的下降。”不僅如此,投資者選擇時將更加慎重,用于發展中國家的投資,將被重新轉移到投資環境較好的國家。
據統計,在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的外國私人投資比1997年減少了25%。不過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同期的外資增長達到了14.59%。
世界銀行在對中國經濟分析的報告中也提到,帶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兩大“火車頭”分別是“在外商直接投資和出口增長推動下的公共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和“國外需求的擴大”。而中國出現進出口與外商直接投資大量流入同步加速的跡象表明“加入世貿組織后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信心倍增,以及制造業生產基地從美國、日本和歐盟向中國轉移,由此帶來的一個出口擴大的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