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王海坤
紛繁蕪雜的零售業態令消費者眼花繚亂,此消彼長的新業態“風”吹得國內零售企業不知所以,零售業入世一年,仿佛一場“業態秀”。國外用150年制造并沉淀出的20幾種業態,外加近期國際上風行的新型業態,一股腦地涌入國內市場。然而,還沒等商家和消費者反應過來,政策方面推出了將限制發展大賣場和倉儲式商店的規定,并且還將其放置在“十五 ”規劃中,以顯示政策層的力度和決心,據說外資介入大賣場和倉儲式商店太多形成惡性競爭,所以不能讓它再“遍地開花”了。
這份國家經貿委出臺的《全國連鎖經營“十五”發展規劃》還包括了一些鼓勵政策,如重點發展食品超市、便利店、專業店和專賣店;合理規劃發展現代大型綜合超市等。似乎可以看出政策方有意識的調控。然而,這樣便能找尋出針對中國零售市場最為合理的業態結構嗎?
近來網上有業界高人發表言論稱,20多年來的中國零售業是歷春秋、經戰國,未來必將三國鼎立,合理的業態結構是三分天下——百貨店以其直接的情感式解惑式服務將經營主流商品、擴張性市場商品和個性化商品,三分天下有其一;超市商店以其便利的優勢將爭得經營標準化的小件必需商品,三足鼎立有其一;網絡商店以抽象的方便快捷的服務優勢,將雄霸標準化大件必需商品和虛擬商品。
針對這一問題,國家經貿委經濟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盧奇駿提出必須對引進的新型業態進行現代化改造,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新業態。毋庸置疑,這中間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創新。
業態創新有兩個方向,其一,面對傳統業態,要結合引進的新型業態進行現代化改造;其二,進行專業化提升。
傳統業態結合新型業態的改造,以傳統百貨業為例,傳統百貨業保持現狀已不可能生存,必須加快采購體制改革,實現批量采購,同時應根據市場環境、消費群體的特點等進行市場細分,調整商品的經營種類和范圍,改善購物環境,開展延伸服務等。還可以在傳統百貨業的基礎上引進其他業態,進行有機組合,但仍要注意,傳統業態與新型業態的結合不能過于機械,要有機整合供應鏈和價值鏈。對于目前發展比較快的本土連鎖折扣商店和連鎖超級市場,應在積極學習沃爾瑪、家樂福的采購體制、配送體系、營銷策略、信息系統等長處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現階段的狀況進行創新,拙劣地模仿跨國巨頭不會有核心競爭力,要模仿也需進行創意模仿。
有跡象表明,現階段在我國大中城市的商業區,傳統業態經過改造仍有優勢;在居民區中,規模較小的超市與雜貨店相結合的類似便利店性質的業態有優勢;而中西部的廣大農村地區,存在著小型折扣商店發展的巨大機遇。
對于業態進行專業化提升,在個性化時代,專業店可能是最符合消費需要的一種經營形態。專業店的業務既可認為是從傳統百貨業或折扣商店中分離出來的一部分,也可看作攤位式經營的集中化和規模化。如各類“跳蚤市場”(包括建材、服裝、小商品批發等)中進行攤位經營的中小零售(或批發)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可以轉為專業店。
目前,我國專業店式零售連鎖企業已探索出了一些具有競爭力的經營模式。如蘇寧模式(實現了家用電器大規模零售)和哈爾濱紅博商場的服裝經銷模式(實現了服裝的大規模零售)等。蘇寧模式與沃爾瑪有相似性,是對傳統百貨業經營內容的分離,但分離的對象與沃爾瑪有很大區別。后者為普通的日常用品(大多為低值易耗品),而蘇寧為耐用消費品。有人認為蘇寧是適應中國產業和市場條件變動創新的一種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