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直逼流通體制 石油業壟斷破冰迫在眉睫 | |||||||||
---|---|---|---|---|---|---|---|---|---|
http://whmsebhyy.com 2002年12月13日 10:40 中國經濟時報 | |||||||||
-本報記者王南 我國入世后三年放開石油零售市場、五年放開石油批發市場。于是國內不同系統的加油站開始惡性競爭,占領終端市場,導致流血沖突亦時有耳聞;而與此同時,埃索、美孚、BP等外國公司悄然兵臨城下。
經常當消費者一個早晨醒來時,發現門前的加油站已經改換了門庭,“城”頭上飄舞著異國的旌幡…… 當人們回顧入世一年的石油、石化行業時,很可能是惆悵中夾雜著迷惘。問題出在哪里?中國石油流通體制能否維持現狀?哪些政策現在就可以調整﹖兩大石油公司是不是應該合并﹖將來應該形成什么樣的競爭格局? 壟斷限制了石油業的有序競爭 權威部門的專家指出,我國石油流通管理上的弊端積存已久,在壟斷條件下又形成了新的弊端。 兩大集團強調上下游一體化、產供銷一體化、內外貿一體化,在石油產品銷售上實行內部價格,刻意保持上中游以至省級以上一級批發部門的高價獲取盈利,讓二級批發和零售微利,甚至虧損,造成了苦樂不均、吃大鍋飯的現象。企業勞動生產率低下,比如兩大集團系統外的加油站人均年銷售額為200-300多噸,比兩大集團系統內加油站高2-3倍。 根據對1998年6月—2001年5月期間我國石油價格與國際石油價格定量比較研究可以看到,國內原油與國際原油價格價差不大,24個月平均差率僅為1%;國內成品油和原油價差很大,平均差率汽油為164%、柴油為86%,而國外平均差率汽油為21%、柴油為9%。 中石化已連續幾年進入世界500強(1998年列第七十六位),但比較而言,其盈利能力低下的劣勢暴露無疑,銷售利潤率僅為0.57%,遠落后于著名的埃克森(6.32%)和BP-阿莫科(4.77%)公司,與排名第七十八位的意大利埃尼公司的8.01%相比,也差距較大。平均而言,500強前100名的國際級大石化公司的銷售利潤率是我國石化企業的6-20倍。 兩大石油集團利用已有的優勢地位,對它們之外的成品油企業實行了壟斷或者變相壟斷,嚴格限制了石油業的有序競爭,聯手推價即是明證。這將導致國際競爭力的嚴重缺乏,甚至于把行政性重組拉進來的國內石油企業都帶入死胡同。 跨國石油公司挑戰 我國入世后三年放開石油零售市場、五年放開石油批發市場。國外一些大石油公司利用多種途徑和手段,千方百計擠入中國市場,他們已在國內個別地區開辦加油站和油品銷售點。一些外國公司公開表示,還要用大量資金收購或新建加油站。 國外分銷進入涉及到國內銷售環節,成品油銷售業務也會受到沖擊,必將引起連鎖反應。成品油銷售業務將成為我國大型石化公司的“第一道防線”,首先會受到沖擊,勢必沖擊國內石化的上游業務。 兩大集團為了壟斷成品油零售市場,不計成本競相高價大量收購加油站,許多加油站收購價格高于評估價數倍以至于數十倍。這不僅造成企業資金大量流失,更造成管理上的混亂。在壟斷和國外上市的情況下,這些做法的弊端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隨著入世后跨國石油公司的進入,以及外國資本市場投資者對其管理的重新評估和認識,兩大集團的競爭力受到極大的挑戰和考驗。因此,如果不糾正兩大集團壟斷偏好造成的錯誤,還想依靠各種變相的做法回避規則的監督,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廂情愿。 石油是競爭性的產品 專家指出,從經濟屬性和我國實際情況來看,不論任何角度,石油都不屬于典型意義上的自然壟斷產品,而是具有競爭性的產品: 首先,我國石油資源散布全國各地,已探明并進行生產的油、氣田就有二十多處。其中最大的生產者——大慶油田的生產量占全國總產量也不到40%。因此,現有各石油企業中的任何一家都不具有壟斷地位。原油屬于價格/重量比較高的產品,適于長途調運,即使按運距最遠的塔里木——洛陽管道運輸,運費大約會低于200元/噸,運費占終端用戶價格的比重不到20%。而且,這一運費遠低于現有各油田成本之差。相比來說,我國另一重要能源——煤炭的用戶價格中,運費和出廠價的比例在華東和華南接近和超過1:1。這說明,由于有遠途其他油田的競爭,絕大多數油田,即使在當地,也不能處于壟斷地位。 其次,獨立的輸油管道在我國石油配送關系中只是一個組成部分。即使管道運輸占了統治地位,也只能說石油管道運輸這一環節是自然壟斷,而并不能由此推及石油生產也屬于自然壟斷。 再次,國內原油、天然氣有許多強有力的競爭者。作為燃料,煤炭在我國無論從成本上還是總量上都是石油的有力競爭者。按照國際上的慣例,考慮到廢渣處理、環保因素,熱值為6000大卡的動力煤,其合理價格大概應為原油的1/4。事實上,根據我國煤炭投資、成本計算,其合理價格使煤炭在我國燃料市場上始終處于強有力的競爭地位。隨著國內原油價格的提高,進口原油和油品許可證的取消,進口原油也將并已經成為國產石油的有力競爭者。其他間接進口,如乙烯等石化產品的進口,也在很大程度上減緩了對石油的需求,增加了對石油的競爭。 最后,把石油定為自然壟斷行業,還有一個隱含的錯誤觀念,即把石油企業和某一處石油資源固定地聯系在一起。事實上,石油資源固定于某一地域,石油公司卻完全應該是流動的。任何一處石油資源都有枯竭的一天,石油公司卻是永恒并不斷發展壯大的。如果把石油公司和特定石油資源緊緊地“捆綁”在一起,那么就必然有消亡的一天,而這是我們要竭力加以避免的。石油資源對于石油企業來說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人,是知識、科技、管理經驗。有了資金和具有一定科技、管理知識的人才,沒有資源可以找到資源,有了資源可以最充分地利用資源。 以上講的都是狹義的“油公司”,至于各種為油公司提供勘探、鉆井、固井、測試、評價、油建等服務的石油工程公司,以及生活服務公司,都應該與油公司分離,更是屬于競爭性的行業。 如果我們承認石油不是自然壟斷產品,而是競爭性產品,那么,其價格最終將由市場決定,不再由政府管制:在籌資方面,石油企業將能更大范圍地利用社會資金,包括向商業銀行貸款和直接融資;在經營方面,企業將能更加自由地發揮自己的創新精神。 近期調整的對策建議 專家指出,中國石油流通體制現在就需要調整政策,按“有效競爭”和嚴格資質管理原則改變現狀。未來中國石油流通體制模式應該是3—5家綜合性大石油公司的流通機構和一批專業化的經銷公司結合。 專家建議,取消建設布點要兩大公司同意的要求;按規劃、資質條件、結合招標管理項目建設;允許中海油、中化及其他符合資質的石油公司進入國內油品批發領域;高速公路建加油站一律實行控制,公路部門不得自建,要和其他公司一起招標。 兩大石油公司是否應合并﹖專家認為不妥。因為與我國已確定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相悖,中石化缺石油資源就應合并的理由也不充分。①模式相悖,會有負面的政治影響,我國已明確要制定反壟斷法;②如果要行政介入,建議中石化用南京的煉廠和網絡換中石油的油田只要資產價值相同。 有一種觀點認為,允許其他公司發展將會為外商用合資收購辦法進入中國石油市場創造條件,因此應限制其他公司的發展。專家們指出,這個理由不成立,因為幾年后外商仍會進入,現在已通過兩大公司進入;兩大公司已吸收外資;社會上加油站很多,在高速公路上還有很多交通部門的加油站;外國公司可能采取上游攻入策略,它們油價低、質量好,至少社會加油站會接受;兩大公司可再多收購些加油站,但正像人們看到的那樣,代價太高。 那么如何引入競爭機制、又希望形成什么樣的競爭局面呢﹖有的專家提出了一攬子方案: 一、應盡快調整成品油政策,應允許中海油、中化進入,地區性公司也應允許進入競爭。以提高我國石油流通企業入世后成品油競爭力為中心設計政策,不以兩大公司為中心目標。兩大公司已上市,對其傾斜不一定合適。 石油流通企業重組,要形成幾個能夠參與國際競爭的、全國性的大型企業,而不能進行大集團的區域性壟斷經營。現在的幾大石油集團或公司基本上是按地域來組建的,這并不等于要各大集團或公司劃地為牢,實行區域性壟斷經營。有公平競爭才能提高效率,要建立競爭秩序。為了中國石油安全,要積極培養真正具有競爭力的中國石油企業,根據我國地域寬廣,資源相對分散的特點,以組成5—6個企業集團為宜;數量再少難以形成競爭,而數量過多每一個集團又缺少規模。現有兩大集團的結構和組成也不是固定不變的。不僅兩大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化進出口總公司等現有的大型石油企業都可以跨區域一體化經營,在市場上進行平等競爭。 二、在入世的過渡期內,允許有條件的兩大公司以外的石油公司提前進入批發市場。 既然國外石油公司事實上已經進入了我國成品油加油站,為何不率先解除對國內經營者的準入限制,首先給予國內有資格的經營者以競爭機會,率先解除對國內有資格的經營者的準入限制;支持兩大公司以外的石油公司按自愿原則以多種方式結合發展做大做強:允許符合資質條件的零售商新建加油站及參加加油站建設招標。從而推動國內石油公司的競爭力。 三、為了石油安全,制定符合市場經濟和入世要求的石油經營規則。 國家石油行業管理部門應及早制定有關反壟斷的法律或規定,確保在石油資源、石化產品和技術服務等方面,形成統一的、開放的、有序競爭的全國性大市場,石油成品油經營實行資質審查登記制度。變嚴格的進入審批制為以資質管理為中心的進入管理體制。同時,對一些自然壟斷環節,如輸油管道的經營等,應實行必要的政府管制。 適當調整現在的批發權審批管理辦法,應允許經營業績好、管理機制成功中海油一直是新機制、負擔輕、有前途的石油公司與兩大公司直接協商,而不是和省公司合作開展石油批發業務,尤其鼓勵交叉合作如鼓勵在中石化公司范圍內的獨立石油公司和中石油合作,以利在兩大公司劃地壟斷格局未變的情況下強化競爭機制。經省級審批不利于石油企業網絡化,逐步取消必須和兩大公司合作才能經營成品油批發的規定,為防止皮包公司擾亂市場,在起步階段應嚴格包括油庫、配送條件等在內的資質管理,可以試點起步。 四、照顧各方利益。 從勘探開發到成品油銷售、到成品油的消費,油氣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不能僅有上中游的最大利益,而不顧電廠、工業用油、化肥、農民、航空等成品油消費者的利益。高價油對油品消費產業及消費者影響很大,分析表明車用燃油每年增加7%,農用柴油占柴油消費量20%。高油價不利于其他產業如汽車工業發展,有損廣大消費者及農民的利益。 總結入世前后石油流通體現出的弊端,探索石油管理體制改革的最優路徑,可能還是一個亟待破題的艱巨任務。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不以國民經濟整體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不在公平的競爭環境中,讓市場經濟的參與者們都獲得相應的利益,那么,政府財政最大化的目標,即便實現,也難維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