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程國慧
據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月度統計,11月末,我國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8.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5%,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6個百分點。
整體上看,在依托投資和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大環境中,8.57萬億元無疑是個潛在的 巨大資源,也是支撐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力量。但從居民的儲蓄動機和功能方面看,又該如何看待居民儲蓄的持續增長呢?
人均儲蓄存款并不高
單獨看,8.57萬億元的確是個非常大的數額,它超過了全部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含外資機構)16.86萬億元余額的一半,可以買下我國全部經營性國有資產,還可以維持我國人民近兩年的消費。
其實,在支撐這一巨大數額的背后是我國接近13億的人口。首都經貿大學戚聿東教授說,目前,我國居民儲蓄總額雖然達到8.57萬億元,但人均儲蓄額才6000多元,不僅同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與同水平的發展中國家相比,人均存款額也不高。
不僅如此,8萬多億元居民儲蓄在城鄉、在不同收入人群中還存在嚴重的不平衡。如果按照目前流行的估計,即占人口20%的人擁有儲蓄存款的80%,這最富有的20%的人群人均儲蓄存款也就2.5萬多元,其余80%的人均儲蓄存款只有1550多元,戶均不到5000元。因此,對大多數居民來說,手中的儲蓄存款用來應付日常急需都會捉襟見肘,收入中一部分也只好不斷地用來增加儲蓄存款。
目前,我國人均GDP剛剛邁入800美元,居民的收入和儲蓄狀況不具備大規模投資的能力,增長的收入只能在很大程度上轉化為儲蓄。并且,中國人素來有崇尚節儉的傳統,因此,儲蓄余額不斷增長,儲蓄率(儲蓄余額/GDP)同亞洲一些國家一樣居高不下,也就不難理解了。
保障重于投資
據中國人民銀行二季度的儲戶調查,在各項儲蓄項目的中,選擇首位人數的比例分別是:子女教育費占19.8%、養老占13.6%、買(建)房或裝修占11.9%、防病、失業或意外占11.1%、購買大件耐用消費品占10%,而選擇“得利息”的低于5%。從中不難看出,居民儲蓄的目的主要是追求其安全性和流動性,而把投資獲得收益的動機放在了其次位置,儲蓄體現出一種保障功能。
事實上,隨著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需要人們犧牲以當前消費來保證未來消費的情況越來越多。諸如住房、子女上學、醫療保健、退休養老等等,個人負擔的比重是越來越大,相應地,占儲蓄賬戶總數80%的低收入居民,只能通過增加儲蓄來預防未來收入變化的不確定性。
居民通過增加儲蓄以達到增強生活保障的目的,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目前在安全性和流動性方面真正適合普通居民投資的金融產品并不多。近10年來,盡管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創新加快,但是相對于更快增長的老百姓的“錢袋子”來說,能滿足他們投資的金融產品仍顯不足。目前,投資股票的渠道固然暢通,多數居民還是經受不起高風險的風吹浪打;各種債券利率雖然較高,但受發行時間、流通性、變現性等因素限制,居民購買債券所占比例仍較低;面對黃金外匯市場的潮漲潮落,老百姓只好隔岸觀火;對于幣郵卡市場,也總覺得難成氣候;而涉及到古玩字畫,普通老百姓則難以問津。于是,“存取自由”的儲蓄存款,盡管獲利甚微,恰恰迎合大眾百姓在保障和投資兩方面的心理需要。
為投資理財掃盲
清華大學金融系特聘教授周國富說,投資價值從來都是一個以風險為參照物的相對概念,任何投資都遵循風險和收益成正比的原理。因此,居民在嘗試分流儲蓄作其它的投資選擇過程中,風險是時刻相伴的。在金融系統和金融品種變得越來越復雜的情況下,惟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市場參與者才有機會充分利用大量復雜的財經信息作出明智的判斷和進行最有效的投資選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就曾用一句在美國投資界流行的名言告誡民眾:無知而大膽的人容易失去資本,無知而謹慎的人則容易失去機會。
目前,在我國金融市場中,很多投資品種是新推出的,一般居民普遍缺乏相關的財經知識和投資技能,再加上政府對新興市場的監管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這無形中加大了投資的風險性。有關專家指出,在投資者教育體系尚不健全的情況下,盲目鼓勵居民分流儲蓄,去作其它的投資選擇,是不現實的,同時也會因居民放棄儲蓄的保障功能,導致投資風險,而引發一些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