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副局長邱曉華在一經濟論壇上,就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三大疑問”,作出了答疑性的解釋。這三個疑問是:在中國宏觀經濟形勢持續向好的情況下,為什么會存在物價下降、股市低迷及下崗失業等三大問題。針對上述三個問題,邱曉華都給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釋,基本理清了問題的成因。
按照一般的經濟規律,宏觀經濟持續增長,理應帶動就業上升、市場繁榮和股市的向 好。而目前若干具體經濟指標的逆大勢而動,明顯有違上述一般規律,也就難免讓人產生所謂“三大疑問”。而一些不負責任的議論,更以此而懷疑中國經濟統計的準確和權威,并進而質疑中國經濟發展的真實性。邱曉華所作的權威解釋,應該使問題得到澄清。
但問題得到解釋,并不意味著得到解決。三大問題的存在,各有其具體的成因,雖不構成對整體經濟發展的否定,但它們的存在還是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著力加以解決。
以就業問題而論。中國經濟的最新發展,始終伴隨著技術進步和結構調整而進行,正如邱曉華所言,高新技術產業對勞動力吸納能力明顯減弱,成為高增長、低就業的原因之一。而在今年9月舉行的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上,江澤民主席指出:就業是民生之本。簡潔地闡明了經濟發展與就業、民生之間的辯證關系。技術進步、結構調整,肯定會在一個時期內對就業形勢產生沖擊,群眾已經在承受著這樣的沖擊,而且也有繼續承受的心理準備。但問題終歸要解決。在改進技術、提高效率的同時,如何促進就業機會增加;在實現上億農村人口向非農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如何兼顧農村轉移人口與城市原有人口的就業,都是未來中國必須面對的棘手問題。
在股市方面,隨著今年股市的持續低迷,各種議論紛起。有專家認為,是“某些經濟學家”對中國股市的不斷“唱衰”,導致了股民信心的低落,進而導致股市的低迷。在沒有具體指標支持的情況下,斷言股市低迷是個別人“唱空”所致,還是股民集體“看空”所致,都顯得有些依據不足。而邱曉華對股市的總結是:中國股市的成長、發展環境、內在機制等與市場經濟相比較,還有很大的差距,還不能夠真正反映市場經濟的變化。這樣的說法雖然比較籠統,但“發展環境、內在機制”等因素,顯然比個別經濟學家的言論更復雜也更本質。如果中國股市的這一輪低迷確實是因個別人的言論所致,對于廣大股民而言倒還是好事。因為讓個別人改變言論甚至改變觀點都不算難事,難的是“發展環境、內在機制”的改善。而不夠成熟的中國股市雖然不能作為“晴雨表”直接反映經濟形勢,但持續低迷的股市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卻也不能小視。
總之,形勢大好并不意味著一好百好。中國宏觀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給廣大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善,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對未來發展的信心。而諸如“三大疑問”這樣具體問題的存在,則提醒我們不能盲目樂觀,必須扎扎實實地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大處著眼堅定信心,小處著手艱苦奮斗,是我們今后長時期內必須堅持的方向。
本報評論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