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參觀者好奇地看著這只“機械腿”。劉可攝
●中國要成為全球的“制造中心”,價格和質量已不是核心競爭力
●英國雖人口和面積都比不上中國,但工業設計行業的收入和規模是中國的1000倍
●如果珠三角企業不注重提升工業設計能力,將難以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大洋網訊信息時報報道,“現在行銷歐洲的英國電信(UKTelecom)電話,設計是英國人做的,生產則由中國企業負責,這些電話在歐洲的市場份額從18%提高到60%,但其中的大部分利潤都在英國企業,中國的制造企業只能占很少的份額。”在日前舉行的“易用設計”英國工業設計展上,英國工業設計師ThomasKeen在廣州對記者說。
會上,洋設計師表示,目前珠三角的制造企業的觀念仍處于制造產品(MAKETHINGS)上,要與信奉創造產品(CRE-ATETHINGS)的外國成功企業相比,今后“工業設計”可能會成為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最大的“軟肋”。
設計才是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與歐洲的工業設計相比,我國的工業設計還有距離,英國雖然人口和面積都比不上中國,但英國工業設計行業的收入和規模都相當于中國的1000倍,全球平均每6秒就會有消費者購買一件由英國公司設計的產品。
設計師格斯·達斯巴茨(GusDesbarats)指出,雖然珠三角擁有許多制造工廠和良好的生產管理能力,但是中國要成為全球的“制造中心”,這在短期內可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在全球的經濟競爭中看,價格和質量已經不能成為核心競爭力,只有品牌才是企業獲利之道,優良的工業設計又是企業品牌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如果珠三角企業不注重提升工業設計能力,將難以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他舉例,如日本、韓國是靠制造業起家,但其實近十年來,日本和韓國的產品成功其實很大程度上依靠歐洲的工業設計,兩國不少成功的產品交給歐洲設計公司設計。本田在英國倫敦和美國加州都有工業設計工作室,LG愿意用4倍的價格聘請外國的工業設計師,東芝、松下、豐田、三星等一批企業都大量使用歐洲工業設計師的服務。
產品有性格才不被淹沒
工業設計能力除了影響中國產品在全球的競爭能力外,也是我國企業爭奪國內市場的關鍵。
工業設計最大的問題就是研究人類怎么使用“物品”,令企業產品最適合人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需要,如一個家庭使用的無繩電話的夜光按鍵被設計得很大,這是為了方便用戶在夜間打電話。最后,為企業產品帶來最大的好處就是令產品擁有自己的“性格”,獲得消費者的長期關注和信任。設計師湯姆斯·肯(ThomasKeen)舉例表示,在歐洲,人們普遍認為(BENS)奔馳和寶馬(BMW)的汽車擁有不同的性格,奔馳汽車就像穩健的農夫,崇尚堅固耐用和穩定;而寶馬就是年輕人,注重駕駛的樂趣。這兩個企業的產品雖然都是汽車,但由于其產品的“性格”如此明顯,因此兩個公司的汽車可以在全球市場上共存。
而反觀目前國內企業的產品,工業設計只是請人為產品的模樣畫個圖,結果產品難以獲得消費者的注意,推出不久就淹沒在一片類似產品的“海洋”當中。因此,通過提升國內的工業水平,令產品獲得“性格”,擁有更高的附加值,將是今后國內企業面對跨國大公司將制造環節引入國內后,所面臨的一大問題。(記者霍宇力)
觀點:直接引進“洋設計”不可行
要改變國內工業設計的現狀,幾位英國設計師都認為,直接引進“洋設計”也不是一個可行的辦法。因為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都不一樣,因此讓歐洲頂尖的工業設計師來設計中國人使用的產品,其效果不一定好。
設計師馬丁·達比賽(MartinDarbyshire)表示,其實中國工業設計師與外國設計師擁有相當的素質,接受相同的教育,設計的產品并不會外國設計師差。一些英國設計公司幫印度、中國等國家設計產品時,往往會聘請一位當地的設計師一起工作,以了解當地顧客的生活習慣。因此關鍵是本土的企業有沒有對工業設計師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認可。
他表示,隨著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越來越多,對優良工業設計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中國工業設計的現狀與20年前的英國十分相似,現在正是中國工業設計師創立自己公司的好時機,相信中國工業設計公司將會發展得比中國的制造企業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