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磊 鐘云華
如果將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談判中做出的承諾當作一份試卷,那么,加入世貿組織一年來,中國政府遞交了一份可圈可點、值得稱道的答卷。人們看到,一年來,我國政府清理法規、改革審批、轉變職能、改革機構;一年來,我國政府著力完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政府職能轉變步伐越邁越快。
加減運算題:清理與對接
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大地上興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清理法規行動。這其實是一道“加減運算題”:“加”,就是要加強我國現行法律條款與WTO協議要求對接;“減”,則是要盡快減弱政府部門對微觀經濟的直接管理職能和對社會資源的直接分配功能,進一步清理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相符的規章、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徹底清理和規范行政性收費體系。無論“加”與“減”,關鍵詞都在“對接”。
如果不算自1999年11月中美簽署WTO雙邊協議以來我國清理的1413份涉及經貿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那么,今年6月29日,《政府采購法》率先出臺就可以說是一個極為精彩的“開篇”。
該法施行后,“陽光采購”的概念不僅為更多公眾所知,而且有了法律作為后盾。在我國政府采購規模逐年增長(今年預計達1000億元)的同時,采購行為也納入到嚴格的規范中去。
然而更多人關注的一部新法是《行政許可法》,因為不少人曾有這樣的經歷:從一個地方調到另外一個地方工作,要跑一二十個政府部門,蓋上一二十個紅彤彤的公章,甚至包括跑一個叫“糧油辦公室”的地方,雖然糧油票早已經成為歷史。開辦一個企業則更麻煩,有人曾因此需要蓋上100多個公章,跑上一兩年…… 《行政許可法》的實施將徹底改變這種現象。“行政許可法草案體現了嚴格限制政府行政審批權限的原則,”擔任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的應松年教授對記者說:“行政許可法————規范政府行政審批權限的法律————將是迄今為止對老百姓影響最為廣泛的法律,它的出臺將會從體制上影響政府機關和老百姓的關系。”
當然,政府部門行政審批的改革已經緊鑼密鼓地行動起來。2001年10月以來,國務院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依據改革的原則和標準,對國務院65個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和單位的行政審批項目組織了清理,并實施了嚴格、規范的審核和論證。目前取得了先行取消789項行政審批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與此相關的還有《行政強制法》草案初稿已經完成,《行政訴訟法》和《國家賠償法》修改提上日程,《行政程序法》制定意向明確。此外,在從去年年底至今,國務院還出臺了一系列的行政法規,其中多數為政府部門自律性法規。
據統計,除國務院已宣布失效和廢止的151件行政法規外,到目前為止,國務院近30個部門清理了涉及貨物貿易、服務貿易、知識產權及投資等諸多領域需要修改和廢止的部門規章大體上有1100多件。
與此同時,上海、山東、廣東、浙江、江蘇、遼寧、北京、青島等地方性法規、規章、政策性文件也進行了全面清理和調整。僅廣東省就查閱文件5828件,清理出法規規章文件406件。再以北京市政府為例,從去年11月至今,按照法制統一、非歧視、公開透明等原則對全市地方性法規、市政府規章、市政府文件、各委、辦、局和各區、縣文件進行了全面清理,共廢止政府規章26項,市政府文件219件,修訂市政府規章2項,市政府文件33件。
由點及面,不一而足。政府對這道題解得是有聲有色。
概念求證題:“缺位”與“越位”
這是一道概念求證題。換一個提法就是“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政府部門究竟應該管什么?”
世界貿易組織本身是一個簡明、靈敏和高效的機制,沒有一個高效率的政府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加入世貿后的局面。然而,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是“全能政府”或“無限責任政府”。建設一個有限職能和有限責任政府,退出政府不該管的領域,強化那些本該屬于政府管理范圍的職能,是實現政府管理體制高效運轉的根本途徑。按照這一規律,加入世貿組織后,在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的基礎上,我國明確界定了政府職能,實現政府職能與管理手段的戰略性調整和轉變,初步建立了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世貿組織規則相適應的政府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切實解決和清理了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定位中“越位”、“缺位”和“錯位”現象。以往那種“重管理、輕服務”、“重事前管理、輕過程管理”的政府治理經濟的傳統理念正讓位于“重服務、輕管理”和“重事后監管,輕過程干預”的“服務性政府”的新理念。山東的“政府提速”就是其中生動一例。
“政府提速,讓我一年少交了2400元的管理費。”山東“政府提速熱線”開通后,濟南市民李培陽第一個打進電話來,訴說了自己兩年來的經歷。
李培陽2000年開辦了一個非盈利性的“老年擇偶廣場”。按說,他只要到民政局辦理民辦非企業登記,不需要在工商局辦理營業執照,但在政府“提速令”下達之前的兩年,他卻不得不按照市中區工商分局的要求,到該局辦理了營業執照,每年分別高達1200元的工商和民政部門的管理費令他頭痛不已。今年3月,當他像往年一樣到市中區工商分局辦理新的營業執照時,被明確告知不需辦理營業執照,撤消手續前后用了不到10分鐘。“高了幾十倍”的工作效率,令李培陽感到驚奇不已。另外,民政部門也告訴他,以后也不再收取管理費。曾為此苦惱了許久的李培陽對此表示“很滿意,很滿意”。
加入世貿組織后,我國政府進一步搞好職能配置,精簡機構,精簡人員。到目前為止,全國除部分市縣鄉機構改革尚在進行外,這次歷時近五年的機構改革已接近尾聲。一些部門長期存在的職責交叉、多頭管理的問題得以解決,僅在國務院各部門之間,調整、理順的職能就多達100多項。精簡機構編制力度較大,全國各級黨政群機關行政編制共精簡115萬名,市縣鄉在機構改革中清退超編人員約43萬人。普遍推行干部競爭上崗和崗位輪換,干部隊伍結構發生較大變化,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改善。
近來,按照世貿組織透明度原則的要求,“政務公開化”步伐的加快成為政府改革的新亮點,政府通過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形式,將政務中的“事權”、“人權”、“財權”向社會公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辦事的透明度。
這一道題,我國政府又解得是有理有據。
收益分析題:權利與義務
這是一道預期收益分析題。加入世貿組織后,能不能確保我們在世貿組織中權利和義務的平衡?能不能從國際規則中找到我們有利位置?能不能在參與國際經貿事務中運用WTO規則維護本國正當貿易利益?企業面臨著這些問題,政府同樣面臨著這些問題。
在加入世貿短短的一年時間里,我國遭遇國外貿易壁壘似乎愈趨頻繁,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都在運用各種非關稅措施對我設限,美鋼鐵201條款和農業補貼法案、歐盟CR法規、動物源性食品案、日本新食品法案,還有諸如特保條款、非市場經濟待遇等,給人感覺是遇到的問題真不少。但是,正是因為有了世貿規則,才使我們有了同形形色色的貿易保護主義進行周旋的基礎,有了判斷是非的標準和進行交涉的規則手段。所以說,關鍵還是要運用和把握好WTO爭端解決程序規則,有理、有利、有節和有力地解決出現的爭端和摩擦。
目前,我國一些政府部門開始采取一些新舉措,設立一些和世貿組織相關的機構,開始運用WTO法規來保護國內企業利益。例如外經貿部成立了世界貿易組織司、中國政府世貿組織通報咨詢局、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等。這些機構的設置為加入世貿組織后確保中國權利和義務的平衡提供了必要的機制上的保證。此外,一場面向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政府公務員、中介組織、管理者和企業家的WTO規則學習培訓熱潮也正在神州大地迅速蔓延。
今年3月,中國政府第一次組團赴歐盟及有關成員就“歐盟打火機安全法案(CR法案)”進行交涉,同樣是在3月,我國第一次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向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構提出成立專家組對“美國實施鋼鐵產品保障措施案”進行調查和裁決。這充分表明我國運用WTO規則維護本國正當貿易利益和參與國際經貿事務的堅定立場和基本態度。
雖然圍繞鋼鐵貿易糾紛的是是非非仍未有定論。但比單純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我們已經逐漸適應了應用“游戲規則”來保護自己。一個令人欣慰的例子是,曾因在反傾銷案中消極不抵抗而被驅逐出境的中國彩電得以重返歐盟市場。
可以肯定的是,加入世貿組織一年來,我們既觸摸到了諸多的挑戰性機遇,也探尋到了許多或是預見、或是未知的發展新空間。但是世貿組織不是萬能的,加入世貿組織更不是萬事大吉,要充分地理解、把握和利用加入世貿帶來的機遇,為我所用,我們仍然任重而道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