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美國花旗銀行在我國申請專利可能帶來國內銀行企業被收取高額專利費的情況,國內一些銀行近日在深圳緊急商討應對策略。
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我們查到了美國花旗銀行這些專利申請的詳細資料,都是涉及網上銀行的服務方法,諸如電子貨幣系統、銷售處理支持系統和方法、提供例如家庭銀行的金融服務的方法和系統等等。
其實,花旗銀行的申報從1993年就已開始,但是,直至中國入世一年之后,外資銀行在中國的業務拓展步入實質階段,這個存在已久的信號才引起業界的關注。據了解,商業方法專利在歐美等國家已受到保護,但是,在中國還沒有放開商業方法專利的審批。花旗銀行因此以商業方法加上一些電子、網絡技術作為發明專利向國家專利局提出申請。
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李順德告訴記者:“這種方法是屬于我國專利保護范圍內。”銀行業內人士稱,這些服務方法在技術支持及服務流程方面都很先進,是開展網上銀行業務的基礎平臺。而這些正是目前正在全力打造網上銀行、電子銀行業務的國內銀行所擔心的。李順德還說:“如果國內銀行在網絡金融服務上的客戶是在美國的話,而又涉及了花旗銀行在美國獲保護的專利,那就容易被作為侵權。”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深圳分行客戶服務中心副經理陳靖也告訴記者:“這一事件對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的影響很大,我們不能跟著大銀行后面走了。”
目前國內的一些銀行已為此成立專門的研究小組,加緊研究應對策略。據我們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求證,花旗的這十九項申請現在都進入了實質審查狀態,也就是正對其是否符合專利的要求進行審查,但是還沒有獲得批準。專家提醒,我國銀行界對此應作足夠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