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愚
應當說,中國的銀行體系是多層次的,從性質來看,有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從服務范圍看,有全國性的、區域性的和地區性的商業銀行、城市和農村信用社;從組織形式看,有國有獨資的商業銀行,也有股份制的商業銀行,還有合作性質的信用社。但是,由于產品和服務對象的雷同,中國的銀行體系只有形式上的多層次,而無實質上的適應不同細分市 場需求的多層次。
就如一般的企業一樣,中國的銀行類金融機構也普遍存在著做大、擴張的沖動。
農村信用社改革首批試點之一的江陰市農村信用聯社改為農村商業銀行一年還不到,就提出了一系列擴張計劃,到外縣、甚至大都市設立分支機構,發展證券業務,進行混業經營。上海市農村信用聯社也計劃在改為商業銀行后,向市中心發展;上海銀行作為一家小金融機構正在謀求向江蘇、浙江等地擴張。
國內外一些學者在實證研究中發現,沒有數據顯示銀行經營需要相應的規模,在美國,許多小銀行的利潤率就高于大銀行幾倍。就像其他市場一樣,銀行只要服務好一個細分市場就能取勝于競爭者,從而得到不錯的利潤。但中國的銀行經營者在規模與效益問題上,總是偏好于規模,由此造成了多層次銀行體系實質上的模糊。
中間業務是銀行的重要利潤來源,國外銀行利潤中的80%來自于中間業務,而中國的銀行中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10%還不到。其中的原因,有分業經營的限制,但更多地表現為產品創新能力差。
國外銀行的中間業務有幾百項,而中國的銀行只有幾十項,遠遠沒有達到央行規定的范圍。因為產品創新能力差造成了目標市場和產品的雷同,由此造成了彼此進行激烈的低端競爭,搶奪20%的優質客戶,甚至商業銀行去競爭本當由政策性銀行貸款的中長期基礎建設項目,而中小企業等卻得不到應有的服務。多層次銀行體系的邊界又一次被模糊。
匯路暢通和放松業務限制,對江陰農村商業銀行、上海銀行等中小金融機構是最為關鍵的,在推動中小銀行發展中,首先是要在上述兩個方面為他們創造條件。
與江陰市農村商業銀行同時改制的常熟市農村商業銀行,在業務范圍擴大后,仍堅持為當地中小企業服務,業務和利潤較改制前明顯擴張。所以,在宏觀指導上,應當改變以廣度代替深度的觀念,不要再因此也模糊銀行體系的多層次。
進一步明晰銀行體系的多層次,不僅對中國銀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樣重要。
還有不到5年的時間,外資銀行將與中資銀行展開全面的競爭,他們在批發和零售業務上主要搶占高端客戶,其在高端客戶服務上的優勢是明顯的,如果中資銀行明白自己的優勢和劣勢,與之展開錯位競爭,提前找準自己的目標市場,就不會在競爭中慘敗。
同時,金融空洞化和地下金融的治理,以及中小企業的發展,也需要相應的金融機構去填補服務上的空白,只有建立明晰的多層次的銀行體系,才能找到相應的服務提供者。
銀行體系多層次的明晰,需要培育銀行細分市場的意識,更需要統一的規劃。
具體來說,要使大銀行建立較為全面的服務體系,并形成自己的經營特色,培育他們與外資銀行直接競爭的能力;使地區性的銀行向社區銀行的方向發展,主要為中小企業和市民服務;使農村金融機構向草根金融的方向發展,更好地服務于“三農”。
其中,沿海和經濟發達地區的信用社可以改制為商業銀行或實現省級聯合,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資金實力較小的信用社其首要任務是理順產權關系,提高資產質量和經營能力?紤]到經濟落后地區的信用社在資金和服務對象上所受到的限制,可以將其改造為政策性的金融機構,不使其喪失服務功能。
《國際金融報》(2002年11月25日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