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杭州11月23日電(記者孫玉波)業內專家認為,“21世紀是城市的世紀”,我國城市化進程在新時期仍將有一個持續發展的時期。
在23日舉辦的兩岸四地城市發展論壇上,來自祖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的專家普遍認為,經過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的迅速發展,我國城市化仍將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它將產生一些高度城市化的地區,有力地推動社會經濟發展。
兩院院士周干峙談到,世界城市化經歷了由較小的城鎮-大都市-大都市區-大都市地區-形成具有世界意義的城市這樣一個發展歷程,在我國由于人口、土地、歷史條件已經形成了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這樣的高密集、高城市化的地區。亞洲城市在世界城市中越來越重要,而兩岸四地是華人最集中的地方,華人世界城市的健康發展,將對世界城市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賀信中說,城市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載體,在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面對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社會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城市發展和建設面臨著許多新的情況和問題。我們要認真研究城市發展戰略,調整城市功能和形態結構,促進區域經濟結構的協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形成地區綜合優勢,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據介紹,城市化是指伴隨著現代工業和信息社會、經濟社會分工的細化而產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已經由1978年的18%提高到30.4%。目前全國工業產出的50%,國內生產總值的70%,國家稅收的80%都集中在設市城市。城市作為一定地域的政治、經濟和科技文化中心,在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完)
專家們提出城市發展要“攜手并進”
新華網杭州11月23日電(記者孫玉波)在市場競爭的條件下,各個城市既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尋找有特色發展途徑,又要注意城市之間的協調發展,實行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在23日舉行的祖國大陸、香港、澳門、臺灣兩岸四地城市發展論壇上,專家們提出上述觀點。
據介紹,目前在城市建設和發展中,相互競爭居多,協調聯合不夠。一些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自成格局,重復建設,造成浪費。一些城市為了展示城市化水平,搞大廣場、大草坪、寬馬路,甚至出現城市之間盲目攀比現象。在城市產業結構上,都是信息產業、高科技產業,缺乏區域和國家統一規劃。
針對這種情況,專家建議,以城市為中心發展區域經濟,加快實行區域經濟一體化。城市發展要依據區域規劃,從整體考慮,發揮大城市的優勢,挖掘潛能,打破行政束縛,放眼于大市場,實現區域經濟的規模化、集團化,建立區域共同市場。要使城市發展與區域總體發展相適應,強化區域規劃的統一性和協調性。
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秘書長顧文選談到,在城市發展中,既要發揮各自優勢,又要注意聯合協調,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可以探討粵、港、澳、珠形成合力,發展區域經濟的“都市圈”。
專家提出,應建立都市圈共同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