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濤琢磨著成立了寧波歷史上第一家私人航空快運公司,開始在舊有經濟秩序的邊緣對市場中央的財富進行蠶食
張靜濤穿著一雙軟底登山鞋,留著一把絡腮胡子,顯得老成而精明。在過去的10年時間里,他從寧波周邊城鎮一個普通的家庭起步,迅速積累起百萬的財富,又在短時間內墜入困頓;而今,他在成都的私營企業久益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資產已達數千萬元,他也成為當 地有名的外來投資者之一。張靜濤的故事,是這個時代中所有關于財富聚合的傳奇中具有豐富象征意味的一個。他的成功、失敗和再次成功,折射出在資本西進的過程中,中國的東西部社會經濟所發生一些微觀而重要的變化。
“我是做皮包生意起家的。”張靜濤的坦白讓人吃驚。1991年,小學都沒有畢業的張靜濤在寧波街頭開始幫上海的一些外資速遞公司攬貨。白天,他到各種有外貿業務的公司拉生意,當天晚上,就把貨物打包連夜坐火車運到上海。張靜濤給客戶免費提供包裝,而且價格比EMS低了近一半,月底數錢,竟然有七八萬元之多。
對于善長對計劃經濟體制發動“暗襲”的第一批民間企業家來說,某一市場的行政壟斷程度越高,則意味著資源重新獲得配置的機會越大,而成本越低。初具實力的張靜濤琢磨著成立了寧波歷史上第一家私人航空快運公司,開始在舊有經濟秩序的邊緣對市場中央的財富進行蠶食。這時的張靜濤,已拿到了多家外資快遞公司寧波總代理的許可,每天,裝滿兩大卡車的貨物從寧波郵政局的門口駛過,運往上海。
1993年,張靜濤的個人財富已累積到了300多萬,成為寧波民間快遞行業事實上的霸主。此時涌起的寧波房地產開發熱潮,開始吸引張靜濤剛剛萌動的資本野心,也最終使之身陷泥潭。張靜濤賠光了自己全部的家當,“那時候,看著房子人都會不自覺地流淚,因為你為此付出了全部的熱情和希望,而一瞬間又全都沒有了。”張靜濤動情地說。
一同失去的,還有一個人在這個商業社會里所享有的尊重和寬容。張靜濤決定離開。通過一個偶然機會,他接觸到了一個新鮮的產品:密集型檔案柜。憑著商人敏銳的直覺和“診斷”能力,張靜濤意識到這是一個有前景的行業。1998年,他又夾起一個普通的皮包,輾轉深圳、西安,最后來到了成都。
張靜濤走出成都火車站時,只帶了2萬元和一張產品圖紙,以及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城市的自信。他租了一套400元/月的民房,商住兩用,從舊車市場淘來一輛自行車,開始一扇一扇地試圖敲開這個市場的大門。2萬元很快花完了,張靜濤悄悄回了一趟寧波,又借了2萬元。功夫不負有心人,張靜濤爭取到了第一個客戶——四川聯通。
善于利用資源的張靜濤這時作了一個明智的選擇:他送給四川省檔案局一套價值5萬元的產品,以此說服該單位的負責人,讓他的小公司搬進了檔案局的大樓。檔案局給他出具了一份產品使用情況說明書,這份蓋有紅色印章的文件自此成為他推銷產品時最好的依據。
對于善于資源配置的人來說,一切成功皆有可能。張靜濤先是租用了一家國企的廠房來為自己生產,等到擁有自己的工廠時,他的久益科技已經占據四川當地接近60%的市場份額。
“做企業的人首先要身心愉快。如果企業成為企業家的包袱,再也不能帶來榮耀和快樂,還有什么意思呢?”與那些日日忙碌的企業家相比,張靜濤的手機半天也不曾響過一次。剛剛從南非回來的他,正在考慮到國外去發展:“資源在遷移中才會增值。人也一樣。”有意思的是,張靜濤的計劃是把公司交給一個管理委員會來操作,然后自己一個人到國外從事別的行業。“人要善于不斷歸零。”他說。
張靜濤的故事,是一個在特殊歷史時期靠個人智慧成功而又失敗的東部實業資本家的故事,也是一個從資源緊張地區向資源相對豐富地區轉移的投資者的故事。2002年,張靜濤剛過而立之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