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龔剛
就政府而言,刺激總需求的一項最直接的措施是增加支出。因為政府支出本身就是一項自需求(au ton om ou s d em and),它能像企業投資一樣產生乘數效應,帶來一系列的引致需求(indu ced d em and)。而政府的其它措施都是間接的,它們能否帶來總需求的擴大有賴于社會其它部門對這些措施的反應。例如,當政府擴大貨幣供給量時,需求的擴大不僅 依賴于商業銀行是否愿意降低利息和提供更多的貸款,同時也取決于企業(或個人)是否愿意貸款來增加他們的投資,所有這些仍具有不確定性。中國目前每年如此高的貨幣供給量(增長率每年為12%以上,遠遠大于名義GDP的增長率)和已經低得不能再低的銀行利率,足以說明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中國貨幣政策的這種間接作用對刺激總需求已無能為力。由此看來這一使命的完成必須依賴于政府的直接支出。
政府擴大支出通常意味著赤字,即支出大于收入,其差額必須彌補,常用的辦法是發行債券。按照常理思維,這給我們帶來兩個問題:第一,由于購買債券的資金通常來自于民間。因此,政府赤字有可能帶來擠出效應,即擠出民間投資;第二,債券意味著債務,欠債還錢,這是天經地義的。于是,赤字在給我們帶來刺激總需求的同時,也可能帶來擠出效應和債務危機,真可謂“令人歡喜令人憂”。
然而,債務和擠出效應真的會令人如此擔憂嗎?首先讓我們看一下擠出效應。事實上,政府的財政赤字能否帶來此種效應,關鍵在于中國民間是否存在著大量的閑置資金。所謂閑置資金是指那些沒有進入生產和流通領域因而不能轉化成生產力的資金。而衡量閑置資金大小的兩個重要指標是銀行的過分儲備和居民的定期存款,前者是銀行可以動用的閑置資金,后者是居民的閑置資金。這里銀行的過分儲備是指銀行的實際儲備和按要求儲備率(req u ired re se rve ra-tio)計算的要求儲備(req u ired re-se rve)之間的差;而居民的定期存款則可以近似地由貨幣2(M 2)和貨幣1(M 1)之間的差來代替。筆者查閱了一下2001年出版的《中國金融年鑒》,該兩項指標自1997年以來的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
自1997年以來,中國的閑置資金每年正在以8%以上的速度不斷地擴大(盡管增長率在下降)。面對如此規模的閑置資金(9萬億元),每年3000億元左右的借用很難想像會有什么擠出效應。而積極財政政策的目的正是調動了這部分閑置資金,將其搞活,讓它們進入流通和生產領域。因此,那些對所謂的擠出效應之“憂”,顯然是杞人憂天了。
接下來讓我們考察一下債務問題。我國的財政政策由財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執行。因此,所謂債務問題實際上就是財政部未來有沒有償還債務的能力。有的學者曾驚呼中國的債務已達到了GDP的100%。這著實讓人吃了一驚!細看一下這里所指的債務有所謂隱性和顯性之分,所謂隱性顯然是指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大概還有外債。這里我不談外債問題,因為它的債務償還渠道與內債不同。我們需要闡明的是,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的債務應不應該算入在討論財政政策時所考慮的債務。事實上,中國已經建立起了法人制度,而這一制度的最大優點之一在于明確債務的責任界限,而地方政府也有其收入來源。按照誰欠的債誰還錢的原則,財政部既沒有義務也沒有必要去做冤大頭為他人償還債務。因此在討論與宏觀財政政策相關的債務問題時,實在沒有必要去考慮那些所謂的隱性債務。而那種所謂“子債父還”的傳統做法,只能重新軟化企業的預算,使得企業體制改革的成果付之東流。
然而,在衡量政府的債務時,確實有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當債權人即國債的持有人,也為中央政府的某個部門如中央銀行時,該債權人所持的國債算不算政府的債務?這一問題事實上大有文章可做,也隱藏著玄機。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做法。比如在南美一些國家,所有的政府赤字都由中央銀行所開出的支票來彌補(此種行為英文稱之se ign io rage)。因此,對這些國家的政府來說,盡管年年財政赤字,但從來沒有所謂的債務問題。而在美國等一些國家,盡管財政部對債權人(包括聯邦儲備銀行)必須按期支付到期的債券和利息,聯邦儲備銀行卻每年仍然以利潤(理論上來自于所擁債券的利息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時的差價)的形式,給財政部上交大量的現金作為財政部的收入來源。然而,如何計算這些利潤恐怕誰也說不清楚。
由此來看,在衡量政府的債務規模時可以存在著很大的彈性。事實上,在中國即使是一般的稅收,彈性也是非常之大的。國家可以按照需要每年下達稅收指標,促使工商稅收部門完成稅收任務。如果我們考慮到中央銀行的作用,所謂的債務問題,歸根結底又是“杞人憂天”了。當然,筆者并不贊成南美有關國家的做法,在財政赤字的彌補和債務的歸還上保持一定的彈性,仍是明智的選擇。當然,保持這種彈性,必須依賴中央銀行的配合,即中央銀行在增發其高能量貨幣(h igh p ow e r m on ey)或基礎貨幣(m on e ta ry b a se)時,必須經常以購買政府債券的機制得以實現。唯有如此,才能為騰飛留下更廣泛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