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5時,參加全球腦庫論壇的代表們終于盼到了戈爾的出現。當美國前副總統戈爾走上演講臺的時候,場內想起了熱烈的掌聲。在開始正式演講之前,戈爾的自我介紹引起了臺下一片笑聲,他說:“我叫阿爾·戈爾,我曾經差點成為美國總統。”
深圳商報記者 董芳芳
演講過后,戈爾在現場回答了包括記者、企業家、教師、學者等與會者提出的幾個問題。
“我看到每個人都滿腔熱情”
問:您是一位環境專家,曾親赴南極考察臭氧空洞問題,您對中國的環境發展有何建議?
答:首先我非常榮幸能夠在美中會談中與朱基一同參加一個會議,在那次會議中我們建立了一個工作組,在這里,朱基和我們一起面對各種環境問題給我們帶來的挑戰。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看到和我們合作的每一位人士都帶有滿腔熱忱。我可以感覺到中國確實下了決心來解決這種問題。我認為當前的環境問題中最嚴重的是全球變暖。美國和中國是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所以我希望中國的新一代領導人能夠積極地解決這些問題,我也希望我的國家能夠做得更好一些。
“價值觀應該依據誠信和正義”
問:您能否就安然事件發表一些看法?
答:最近美國一些企業所出現的問題從歷史層面來說實際上是非常廣泛的,可能在60年代也存在很多這樣的問題,但在很多情況下,大部分金融業領袖都能夠在一開始就意識到問題的存在而設法避免,然而有些則經不住誘惑,牽涉到不正當的行為中。所以我講到新的價值觀為什么那么重要,因為這種價值是根據我們的誠信和正直,根據我們的專業精神,根據我們的良知和人性的尊嚴來衡量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發展中美關系”
問:您在位期間與克林頓總統開創了中美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新時代,在新的世紀里,作為一名有影響力有遠見的政治家,您對中美關系未來的發展走向有什么看法?
答:我們應該是站在卡特、尼克松等人的肩膀上繼續發展中美關系。中國的每屆領導人也都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認為,美國和中國在未來應該更加密切聯系。從地理面積來講我們差不多大,我們都擁有智慧勤勞的人民,我們在很多問題上存在共識。我想和大家說,我并不認為中國和美國之間存在很大的分歧,中美關系會一直平穩地發展。
“年底決定是否參選總統”
問:您是一個環保主義者,對于美國沒有簽署《京都協議》,您作如何評價?如果您是美國總統,將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還有,您剛剛提出價值問題,環保表現人類的價值觀,參加《京都協議》為的是人類的利益,如果您是美國的總統,代表的是美國的利益,那么當美國的利益與人類的利益相沖突的時候,您作為美國總統,您會選擇人類利益還是美國利益?
答:我想我還是要等到年底最后決定是否參加下屆美國總統競選時再來回答。我認為,沒有簽署《京都協議》是一個很大的錯誤,我將會繼續為美國能夠簽署《京都協議》而努力。
我還無法想象美國利益與人類利益相沖突這么一種情況的出現,我們國家的人民來自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背景,但是他們能夠凝聚在一起就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人人生而平等。全人類的價值觀也同樣表現在美國人民的價值觀中,所以說我很難想象會出現您所描述的這種問題。
“不能因為有恐怖分子而放棄開放”
問:我個人確實感覺美國是一個非常開放和民主的國家,但是通過“9·11”事件,大家看到,開放也會給恐怖分子提供方便,所以我想聽一聽您對開放的理解?
答:這是一個非常有思想性的問題。其實在美國現在也在討論這個問題。我非常關注這個問題,但我相信,不能只因為有恐怖分子而放棄開放,否則我們會走入極端。我曾經在美國的《田納西人報》當過記者,那時我就經常采訪政府人士,我經常到他們的辦公樓前等候他們,問一些關于政府官僚的尷尬問題,比如為什么辦事效率那么低,為什么公民會有那么多投訴等。他們也同樣,不能因為不能澄清問題就不給予回答。但是往往他們拒絕回答,我希望現在我們能夠避免犯類似的錯誤。我希望中國不斷開放。
回眸戈爾
“反對越戰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親自參戰”
最初由于父親的因素戈爾的內心很矛盾,因為1970年父親正好要競選參議員,逃避服兵役顯然不好,而父親又主張反對越戰,因此去參加越戰也不好。其實戈爾有許多逃避參戰的選擇,他有親戚在加拿大,可以幫助他辦理出國,而且他在圣奧爾本斯學校足球隊的時候膝蓋受過傷,只要到醫院開個證明,就可以不用去越南了。他還可以到波士頓繼續深造,或者回到家鄉田納西加入地方委員會。
最終戈爾還是選擇了去越南,他說,在當時的情況下,反對越戰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親自參戰。
戰火的熱氣和硝煙撲面而來
1970年12月,戈爾返回越南。在踏上美軍基地的那一刻,一股戰火的熱氣和硝煙撲面而來,戈爾在后來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那是個讓人頭痛欲裂的時刻”。他形容從他身邊走過的一隊軍人時說,“他們看上去那樣憔悴,滿臉灰塵,滿頭長發,穿著破舊的靴子。”
開始了解政治
從越南回國后,戈爾在《田納西人報》擔任新聞調查的記者,同時是報社評論員。
戈爾的妻子在《田納西人報》擔任攝影記者。當時他們有了一個兩歲大的女兒,戈爾在擔任記者的同時還在范德比爾特大學攻讀宗教和法律。他們的生活相當平靜,兩人早已打算在湖邊蓋一個小屋,創辦一張鄉村報紙,再寫寫書。
正式步入政壇
戈爾一直設想著過田園詩般的美妙生活,直到1976年的一天,戈爾上完法律課回家,接到《田納西人報》編輯約翰的電話,約翰以編輯特有的新聞敏感很明確地告訴戈爾,老民主黨議員喬·埃文斯將宣布退休,于是這個國會議員的位置將會空缺。約翰早在幾年前就力圖說服戈爾參加國會競選而被拒絕,約翰那時幾乎已經相信戈爾會在記者這個行業中一直干下去,但是,有這樣一個機會,他還是要再試一次。約翰告訴戈爾這個新聞后,只說了一句“你知道我在想什么”,然后就掛下電話。
就在那幾分鐘,戈爾幾年來在心中建造的隔離自己與政治的一堵墻似乎驟然消失,他也不顧自己曾對妻子做出的“要過一個作家的浪漫生活”的承諾,掛下電話就對妻子蒂珀說,“我準備參加國會競選。”1976年,戈爾成功當選為國會眾議員,并3次連任。1984年當選為參議員,1990年連任。(除署名外,本版撰文:深圳商報記者董芳芳)
戈爾花絮
“請給我時間整理思路”
當戈爾神采奕奕地出現在大家面前時,誰也不會想到,這位叱咤全球的風云人物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出現在腦庫論壇,專門提前一個小時到達深圳。
據了解,從香港來深圳后,戈爾就向主辦方提出:“能否給我一個小時的時間,讓我準備一下,整理整理思路,我需要對演講有更充分的準備。”于是,在會務組的安排下,戈爾剛到達五洲賓館便直接進入貴賓室,安靜地獨處了大約半個小時。隨后,戈爾通過特別通道,悄然來到主席臺后面,聽取正在進行的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克的演講內容,目的是考慮如何讓自己的演講與沃克銜接,從而讓聽眾不感到過于突然。(深圳商報記者魯軍)
戈爾的夫人
蒂珀·戈爾,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的夫人。
1948年8月19日出生于弗吉尼亞州的阿靈頓,原名瑪麗·伊麗莎白·艾奇遜。“蒂珀”是其母給她起的昵稱。
1970年畢業于波士頓大學,獲心理學學士學位。
1970年與阿爾·戈爾結婚后繼續在喬治皮巴德學院攻讀心理學,并獲得碩士學位。
她是位兒童心理學家,十分關心兒童的身心健康,精通兒童心理,并有關于兒童教育的著作。
蒂珀·戈爾當選為眾議員前曾任《田納西人報》的攝影師。
1990年,她與布什政府的國務卿貝克夫人蘇珊合創了“音樂欣賞指導中心”,意在教育少年兒童有選擇地欣賞健康有益的音像作品。由于她不遺余力地發起、組織運動,抵制流行音樂歌詞中有礙兒童心理健康的內容,在全美受到許多人的矚目和贊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