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岳洪/文
據估算,中俄之間"倒"的金額已達到每年100億美元,而據中國海關統計,中俄兩國的正規貿易額在去年也不過是106.7億美元。"倒爺經濟"大有趕超正規貿易的態勢。
在由來已久的中俄兩國邊貿中,“倒爺”們的獨特貢獻和由此產生的“倒爺經濟”不 容忽視。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倒爺的“倒貨”方式早由最初肩背手提式的單兵作戰轉變為今天整火車、整飛機的兵團作戰。
“國際倒爺”發家史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中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已經初見成效,積累的財富與日俱增。就在此時,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卻正面臨著何去何從的歷史關頭——一向自以為堅如磐石的蘇聯面臨著分裂、解體的危險;呆板、僵化的計劃經濟已走到盡頭,生產逐年下滑,商品極其匱乏,商店的柜臺到處都是空蕩蕩的,不管什么商品到貨,人們都會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從四面八方涌來,商店門前瞬間就會出現見頭不見尾的購物長龍。
一面是蘇聯、東歐經濟走向低谷、商品匱乏,一面是中國經濟蒸蒸日上、市場日益豐富,精明人從中看到了無限商機。而這時恰逢中國與東歐國家關系改善的大好時機,中國與東歐不少國家簽訂了公民往來簡化簽證協議,其中與匈牙利之間的相互開放力度最大,兩國公民不管手里拿的是因公護照還是因私護照,都不用簽證隨時可以進入對方領土。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倒爺在經歷了匈牙利的受挫后,只好轉移營地。此時蘇聯正處在即將解體的最后時刻,國內經濟和社會秩序非常混亂,倒爺們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在莫斯科安營扎寨,從此把倒貨的主戰場轉移到俄羅斯。
那時候,俄羅斯市場就像一個無底洞,什么貨都有人買,中國倒爺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專門采購質次價低的低檔貨,貨物的來源是北京附近專門面向獨聯體市場的工廠、作坊。隨著這種生意的不斷進展,倒爺們的野心和膽量也越來越大,有人開始嘗試租俄羅斯的飛機運貨,中俄兩國商人聯手搞起了國際托運業務,由此開創了中俄兩國民間貿易的一個全新方式,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包機包稅”。到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在俄羅斯經商的中國商人達到歷史頂峰,中國與俄羅斯的邊境貿易也進入了火熱期。
1998年,對在俄經商的中國人來說,是個永遠難忘的年份。這一年,發生在俄羅斯的經濟危機給中國商人一個致命的打擊:辛辛苦苦運來的貨堆在倉庫里無法出手,沒有來得及兌換的盧布突然貶值幾倍,一大批中國商人滿懷憧憬而來,最后含淚而去,在俄羅斯經商的中國商人由高峰降低到最低水平。
這些年來,俄羅斯的中國商人也不知經歷了幾個輪回,最早闖蕩俄羅斯的北京人,如今已經沒剩下幾個,目前在俄羅斯經商的中國商人中,與俄羅斯鄰近的北方人已經讓出了主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來自中國南方的福建人和浙江人。
經過這10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商品基本占據了俄羅斯服裝、鞋帽、玩具、五金、日雜百貨的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這是中國商人用自己的血汗贏得的成果,其中也有倒爺很大的功勞。
第一代倒爺把劣質商品搞到俄羅斯來,嚴重損害了中國產品的形象,他們的后來者為了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正在用實際行動去挽回影響,不少商家正在想盡辦法宣傳自己的品牌。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中國商人正在推行商品信用卡制度,即商家在銷售商品的時候,給顧客一個卡片,顧客如果發現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可以憑它退換,銷售商推出信用卡當然有它自己的用意,是為了讓客戶下次進貨還能找到地方。市場專家認為,信用卡的出現,從另一個側面證明產品質量和信譽都有明顯提高,如果賣的是假貨,誰敢給顧客發信用卡?
“灰色清關”
“倒爺經濟”的不正規之處隨處可見。
首先,“灰色清關”是“倒爺經濟”的關鍵環節。按照俄羅斯的法律,只有在俄羅斯正式注冊的公司才有權從事進口業務,因此從理論上講,絕大多數在俄從事經營活動的中國商人根本就沒有直接進口商品的資格。在此背景下,一批專門為中國商人代理進口業務的中介公司隨之應運而生。這些公司通過它們的分支機構在國內招攬生意,客戶不用出門就可以辦理從中國任何一地到俄羅斯的托運業務,手續之簡便,甚至和國內郵寄一個普通包裹沒有什么兩樣。
一般來說,代理公司一次代理很多客戶的業務,貨物的品種也非常多,在辦理海關手續的時候,他們是以什么公司的名義進口的,貨物的品名是什么,一共報了多少數量,怎么跟海關打通的關節,貨物的主人對此一概不知。至于在貨主支付的費用中,哪些是運輸費,哪些是關稅,代理公司最后剩下多少,更屬于代理公司的最高商業秘密。代理公司對此過程所以秘而不宣,并非故作深沉,而是因為這里涉及到他們代理業務的最關鍵環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灰色清關”。
所謂灰色,言外之意就是清關過程中包含著不可告人的成分,如果沒有親身經歷,其中奧秘恐怕誰也說不清楚。90年代初期,在俄羅斯曾經有過“黑色清關”的說法,意思是說進口商品根本就不上稅。如今“黑色”變成了“灰色”,說明俄羅斯的海關還是朝著日益正規的方向發展,什么時候“灰色”能徹底變成“白色”,現在還不得而知。
從表面上看,“灰色清關”似乎與進口商沒有什么關系,但事實卻遠非這么簡單。“灰色清關”給廣大中國商人留下了重大的隱患,它就像一顆炸彈一直伴隨著貨物銷售的全過程。這是因為代理公司在辦理海關手續時用了很多只有當事人自己才知曉的變通方法,因此在向客戶交付貨物的時候從來不出具商品進口的相應票據,這樣一來,中國商人的手中就沒有任何一份可以證明商品來路的文件,警察可以隨時扣留貨物,理由也很簡單,拿不出單據,不是走私貨,就是偷來的。有人估算過,中國商人因為這個原因累計損失至少要有幾千萬美元。
面對這種威脅,中國商人沒有別的辦法,一是盡快將貨物脫手,二是靠上一個強大的保護傘。自去年以來,中國人經營的批貨樓紛紛關閉,貨主寧愿多出點錢,把貨物存放在莫斯科最大的市場里,這個市場的老板實力強大,身后還有人撐腰,一般人不敢隨便進入市場檢查。盡管如此,中國商人還不能高枕無憂,因為貨物從海關到市場的路上仍然有隨時被扣的危險。
雖然“灰色清關”后患無窮,但中國商人多年來也未敢輕言放棄。因為,在俄羅斯的倒爺并非只有中國商人,中國商人甚至還不能壟斷中國商品的進口,如果中國商人主動放棄“灰色清關”,他們馬上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中國商品也有被徹底擠出俄羅斯市場的可能。在整個俄羅斯的“灰色清關”沒有取締之前,誰先放棄通行的做法,誰就會失去競爭的實力,最終結果將是被徹底淘汰出局。
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進口商品的關稅很高,通過正規途徑到窗口報關與委托代理公司存在很大差別。這也就是倒爺們為什么一邊抱怨“灰色清關”的種種弊端,一邊和那些代理公司繼續合作的根本原因。
對于這種逃稅行為,倒爺也有他們自己的解釋,他們認為俄羅斯關稅定得實在過高,由此導致進口商想方設法逃一部分關稅。
在俄羅斯企業的運作中,偷漏稅的確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這種違法行為在很多當地人的眼中,已是司空見慣的行為。別說中國商人在進口中有違規行為,就是那些在俄羅斯大名鼎鼎的家具城、電器城,也會經常攤上涉嫌偷漏稅的官司。
此外,中國商人在俄羅斯工作、居住的合法性,也是中俄非正規貿易的一個關鍵問題。按照俄羅斯的法律,外國人在俄羅斯境內工作,必須辦理打工卡。從今年1月1日以后,審批打工卡的權限從勞動部門劃到各地警察總局下屬的移民局,申請條件越來越嚴,只有在俄羅斯注冊的公司才有權利為自己的員工申請工作資格,而且名額還有嚴格限制。
另外,俄羅斯的法律還有一條規定,外國人不管你是法人還是自然人,都不能在商店或者市場售貨,可能是為了給本國公民保留一個就業機會,這樣一來,中國商人要在市場銷售貨物,不管是否需要都必須雇傭至少一個當地售貨員。如果不愿意雇,也沒關系,只要花點錢就可以買到一份證明,上面寫著雇員的姓名。護照號碼等詳細資料,盡管你根本就不認識這個人。
“倒爺經濟”不會終結
在中俄邊貿中,誰都知道,“倒爺經濟”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其中一些屬于商品經營的規范性范疇,而另一些則觸及到違規、違法問題。那么“倒爺經濟”又是靠什么魔法一直支撐到現在。作為中俄之間的一種特殊貿易形式,這里面既有俄羅斯的內在原因,也有我們中國商人和中國商品的外部因素。
首先,俄羅斯的大眾消費水平是“倒爺經濟”得以生存發展的重要原因。盡管俄羅斯居民生活水平與前些年相比有所提高,但總體來說俄羅斯人的消費水平還沒有達到只認精品的程度。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目前中國產品在俄羅斯市場的形象已經有很大改善,從前的假冒偽劣產品已經非常少見,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質量好、價格低的中檔商品。倒爺們說,中國商品質量明顯提高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國內對假冒偽劣產品的打擊力度正在逐年加大;二是俄羅斯的市場早已擺脫90年代初期的匱乏局面,商品的選擇性非常大,幾年前風搶的劣質產品,現在別說是賣,就是白送給人家也沒人要。
說起中國商品的價格優勢,行家認為有兩個原因:一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在俄羅斯的中國商人早已明白了只有薄利多銷才能站住陣腳的,有些商品在俄羅斯的銷售價格和國內價格不相上下;二是“灰色清關”給倒爺逃避部分關稅的機會,由此使他們在銷售商品時有了一個較大的降價伸縮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是把“額外收入”的一部分返還給了普通消費者。
另一方面,俄羅斯獨特的商品銷售方式也為“倒爺經濟”提供了一個得天獨厚的機會。蘇聯解體初期,俄羅斯的計劃經濟已經不復存在,但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經濟還沒有建立起來,老百姓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把家里多余的東西拿到街上去換錢,俄羅斯政府無法解決老百姓的實際問題,對這種經營活動也只能采取默認的態度。于是,具有俄羅斯特色的集市就像雨后春筍一樣出現在俄羅斯各地。
這個時候,那些頭腦精明的倒爺已經開始向俄羅斯販運外國的緊俏貨,他們銷售商品的地點自然首選商業興隆的集市。轉眼10年已經過去,集市貿易在俄羅斯不僅沒有消亡,反而搞得越來越大,最后竟然演變成各地批發和零售商品的主要場所,中心城市的集市成為周邊地區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貿易規模之大,貿易額之高,早已超過正規商店,除了槍炮,集市什么都賣,這種獨特的貿易形式已經成為俄羅斯貿易體系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倒爺經濟”的壯大使俄羅斯的一些利益集團發了大財,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他們是不會輕易讓“倒爺經濟”壽終正寢的。
在莫斯科的東北方向,坐落著一個方圓十幾公里的商品批發市場,屬于一個股份公司,老板實力強大,后面還有非同一般的靠山。這個市場有一萬多個攤位,每日在這里從事經營活動的小商販大約10萬人,有中國人、越南人、韓國人、阿塞拜疆人、塔吉克人、俄羅斯人、土耳其人,其中來自中國的商人能有1萬左右。別看中國人的比例不到10%,但整個市場銷售的商品有90%以上來自中國,每天從這里拉出的中國貨價值幾千萬美元。
這里所說的攤位實際上就是一個廢棄的集裝箱,租用攤位的價格在市場建立初期并不高,只有幾千美元,現在生意火爆,一個攤位的轉讓費已經炒到7萬美元,除了一次性租金以外,商家每月還要交納4000美元的費用,據說市場老板只是從中拿出一小部分作為上繳國庫,其余大部分都是作為純利揣進了腰包。
同時,腐敗一日不鏟除,清關過程就不會自動褪色。“倒爺經濟”的癥結在于“灰色清關”,“灰色清關”的根源在俄羅斯海關,而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腐敗。在俄羅斯做生意的中國商人都明白,這種不正規的進口行為所以能夠延續到今天,就是因為海關部門的一些實權人物從中拿到了好處。“灰色清關”不過是俄羅斯腐敗現象的一個小小的縮影。“黑色清關”所以變成了目前的“灰色清關”,說明海關的腐敗行為已經有所收斂,“灰色清關”何時能夠完全杜絕操作中的違章行為,關鍵要看俄羅斯打擊腐敗的力度。
記者在采訪中還注意到,目前在俄羅斯經商的中國倒爺,文化程度較低,有些人甚至連中學也沒有畢業,而且其中大部分人無生意經驗,就更談不上有什么國際貿易經驗了。一個來自浙江的商人告訴記者,這么多素質低下的中國商人能夠在俄羅斯做買賣,而且中間還有不少人發了大財,得益于“倒爺經濟”的特殊性。說是在俄羅斯做生意,實際上一天到晚都是跟中國人打交道,不會俄語、不懂法律沒有關系,因為從商品運輸、海關手續、租賃攤位、居留證明、工作身份、到住宿、吃飯、匯款、打電話,都有中國人開的中介公司提供一條龍上門服務,從這一點來說,在俄羅斯做生意就跟國內沒有什么區別,甚至比國內還要簡單。
專家認為,中俄“倒爺經濟”無法順利向正規貿易轉化的一個重要障礙,在于俄中商人的素質無法適應國際貿易的要求。如果中俄之間的貿易將完全遵循國際慣例的話,那么,目前在俄羅斯經商的中國倒爺中的絕大多數將被無情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