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特派記者 田川 賴小萍
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這對中國未來18年的經濟和民生意味著什么?11日下午,《粵港信息日報》記者就此采訪國家計委研究所所長陳東琪。
能否打破世界經濟史紀錄?
記者:十六大報告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到2020年GDP翻兩番的目標,這需要年均7%以上的增長才能實現,F在就定下今后18年的經濟增長率,會不會有點冒險?
陳東琪:按經濟增長態勢和世界主要經濟體發展態勢來看,經過了長期高速增長后都有一個調整期,比如,新加坡高速增長了17年,日本也有15年,然后都下調了,從平均9%的增長回落到了5%左右,而我們為什么還定在7%以上,只下調2個半百分點左右?這樣定是有充分依據的。
年增7%底氣何在?
記者:能否具體談談依據何在?
陳東琪:主要有五方面理由。
其一,中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別的亞洲國家所沒有的,這保證了增長的最主要的資源基礎,而同時他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直接帶來增長的提高;
其二,中國發展不平衡,過去20年的增長主要是東南沿海地區創造的,而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潛能正在釋放,后發展地區將為整體增長作出新貢獻。
其三,中國經濟整體技術水平不高,前20年的增長主要是依靠勞動推動,而不是技術進步,而眼下中國技術進步發展突飛猛進,這將為今后18年以技術進步帶動的增長打下基礎。
其四,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對外開放,中國進入國際市場還有很大空間,全球資本也正在加大對中國的投資,這將推動中國的經濟增長。
其五,中國穩定、安全的社會環境,為增長提供了保障。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同時,中國政府經過過去20年的市場調控,已經形成了一套宏觀調控的經驗。
因此,總體上說,確定從過去20年的9.52%的增長下調到今后的7%以上,是比較可行的,也是留有余地的。
中小企業會更受重視嗎?
記者:十六大報告中將“就業”放在“民生之本”的重要地位上,這是否可以理解為,就業的重要性大于增長?或延伸理解,國家今后將更加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
陳東琪:對就業的重視,這與生產方式從粗放型走向集約化有必然的關系,但不能說增長和就業哪個先哪個后,而是在新形勢下哪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增長和就業是兩個相互關聯的指標,前幾天我在你們廣東河源看到,那里新增臺資企業很多,增長很快,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就業也上去了。
從理論上講,凡是能增加就業帶來增長的企業,都要支持,而人們之所以現在總在強調發展中小企業,主要的原因不是別的,而是中小企業在現在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記者:關于非公有制發展的問題,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兩個“毫不動搖”,您如何評價這種說法?
陳東琪:對于非公有制經濟應該是不再存在意識形態上的障礙了,只是過去我們或多或少、或深或淺地存在著執行的障礙,現在把它寫進黨的報告,更多的是給社會以信心。其實無論是對財政貢獻,還是就業、GDP的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的貢獻都很大。最近的統計表明,非公有制經濟對出口增長的貢獻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最近我把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各自的利弊寫進了教科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這還是第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