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中美入世談判美方首席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
以2001年11月10日正式簽署法律文件算起,中國入世已屆周年。去年這個時候,中國還在為爭得更多籌碼緊張,為儀式化的場面興奮;今日,世貿規則已經作為一種觸手可及的現實,重新梳理中國經濟的千頭萬緒。本刊特推出系列報道,回顧評說“入世元年”。本組封面報道為第一部分。
正如前中美入世談判美方首席代表巴爾舍夫斯基所說,現代化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入 世既成為中國現代化之路的新引擎,也促使這種代價日趨顯性化。隨著今年9月17日,世貿組織對中國的年度審議機制正式啟動,中國入世以來的第一份考卷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盡管年度審議機制并不具有強制力,然而人們分明可以感到一種正在硬化的約束。
從農業出口配額到服務貿易,從法律框架的修訂到政府機構的重構,盡管一年的時間還嫌太短,但入世以來中國變革的廣度與深度都是值得關注的。處于不同利益、不同位置的觀察者會對中國這一年的表現打出分數,但比具體進展更重要的是,應當盡快使開放與法治的精神滲透到中國經濟體制、決策機制和思維模式的深處。倘能如此,任何對外貿易中的進展與齟齬,都將獲得它自有的價值。——編者
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執行總是極其復雜的,尤其是中國經濟的組織架構和市場經濟的架構非常不同壓力隨著時間增加——專訪前中美入世談判美方首席談判代表巴爾舍夫斯基
□本刊特約記者曹海麗發自美國首都華盛頓
巴爾舍夫斯基1951年出生于美國芝加哥,1975年畢業于華盛頓天主教大學哥倫布法學院,獲博士學位。巴爾舍夫斯基曾供職于斯特普托-約翰遜律師事務所達18年之久。1993年被克林頓政府提名她為美國貿易副代表。1997年3月,升任美國貿易代表。自1996年,始巴爾舍夫斯基開始參加與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問題談判,后在中美世貿談判中擔任美方首席談判代表。
曾在中美談判中叱咤一時的巴爾舍夫斯基,似乎以其“鐵娘子”形象定格在國人的記憶中。目前擔任威凱平國際律師事務所(Wilmer, Cutler&Pickering)高級國際合伙人的她仍然頻繁往來于美中之間,并保持了對中美貿易政策的關注。棄政從商的巴爾舍夫斯基依然忙碌,記者一度被要求在從紐約開往華盛頓的火車上進行采訪。不過或許是對中國入世話題的興趣使然,最終在美國西部時間10月31日上午10時,巴爾舍夫斯基在首都華盛頓的辦公室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最大的疑慮是,中國下一屆領導人能否及早地公開承諾執行世貿協定?
《財經》: 請問你如何評價中國入世一年來的執行情況?如果按十分制來給中國過去一年的表現打分,您的答案是什么?
巴爾舍夫斯基:我不太愿意打分,因為執行問題現在變得尤其復雜。我認為中國在執行方面的記錄基本是正面的,但很復雜。正面的方面是中國實現了一系列承諾,特別是在關稅和部分服務領域,但在另外一些領域就顯得有些波折,這主要存在于需要發放執照和經過審批程序的服務領域,農業領域的進口配額方面也存在著類似問題。
現在世貿組織正在審議中國過去一年執行情況,許多成員國家提出問題,希望弄明白中國在許多領域執行承諾的真實意圖。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執行總是極其復雜的,尤其是中國經濟的組織架構和市場經濟的架構非常不同。我想這是一個合理的結果,正如很多人會猜想的那樣——不是理想的記錄,但在一部分領域執行得很好。
《財經》: 在你看來,最突出的問題是什么?
巴爾舍夫斯基:我不知道有什么特別突出的問題,但現在貿易伙伴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猜測,即中國的下一屆領導上任后中國的執行努力是會加大、減弱還是保持不變?在世貿組織內和其他地方,貿易伙伴國家都在討論中國即將產生的下一屆領導人是否會受到強大的壓力而放慢執行的進程。如果是這樣,將是很不幸的事。因此一個很大的疑慮是中國下一屆領導人能否及早地公開承諾,中國會在規定的時間表內充分執行世貿的各項協議。
《財經》:在中美談判期間,你在北京和中國領導人會面時,是不是感到他們有很強的承諾?
巴爾舍夫斯基: 我想是的。加入世貿并不意味著瓦解一個國家的經濟穩定,不過現任領導層中的確有一個共識,即履行承諾是困難的,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失業的上升。不過即使沒有加入世貿,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同樣也會產生許多失業工人,導致一部分產業崛起,另一些則衰退。這也是現代化的功能——根據理性組合經濟結構。世貿組織的功能也是試圖將一國經濟引向理性及規范的軌道,在穩固的經濟基礎上一步步前進。中國現任領導層很清楚現代化進程不可能沒有代價,我想新的領導人也會持同樣的觀點。
《財經》:你的意思是即使中國暫時沒有達到要求,只要下一屆領導人能承諾作出執行的努力,國際社會還是會對中國持有信心的?
巴爾舍夫斯基:我想是的。貿易伙伴希望獲得明確的信號,中國下一屆領導人同樣準備與世界分享中國的經濟創造力,并與現任領導人一樣執行對世貿協議的承諾,這會提高貿易伙伴的信心。中國在過去20多年里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令人驚訝的,看一下中國在國際貿易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地區外交中扮演的新角色,我們對中國所走過來的、所取得的進展感到欣喜。加入世貿,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是中國長期以來已經選擇的發展道路的一部分。
《財經》:對于爭取國際社會的信心,中國政府應該做些什么?
巴爾舍夫斯基:我想這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語言上的重新承諾。比如“中國的經濟政策在新領導班子下不會變化,會遵從國際規則或改進得更好”之類;另一方面,中國仍必須繼續努力履行承諾。像我的中國朋友經常對我說的那樣,重要的是行動。中國的下一屆領導人應該盡早解決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農業關稅配額、服務貿易的開放,以便中國在這些領域回到正確的方向上。當然最終是實際行動才會真正地讓貿易伙伴感到確信,但一開始語言上的承諾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不能說中國政府的透明度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財經》: 在中國入世的一年里,你認為中國經濟作為一個整體,有沒有發生一些實質性的變化?
巴爾舍夫斯基: 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因為中國經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世界經濟強國——主要是美國、日本和歐洲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這些國家是中國的主要出口對象。我們看到加入世貿后,中國國內在新技術和制造業方面——這是現代化的驅動力——取得了很快的進展,越來越多的公司愿意到中國去投資或和中國做生意,并在很多情況下涉及技術的轉讓。我想很多觀察人士相信,中國的入世提升了投資者的興趣,不僅是投入資金,也包括人力資本,這對像中國這樣希望盡快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財經》:那么你怎么看待中國國內企業在過去一年里對新環境和轉型期的適應?
巴爾舍夫斯基:現在談這個問題還有點為時過早。有些部門的企業仍然缺乏競爭力,因此在未來的幾年內會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我想中國的國有企業會出現合并,有些企業能生存下去,或者因為它們現在就有競爭力,或是具備競爭力潛力。有些企業會衰退或消失,因為投資無效。
《財經》:您認為入世對中國政府的工作方式有沒有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和改變,有沒有使之變得更透明和有效?
巴爾舍夫斯基:我同樣認為對這個問題作判斷為時尚早。中國政府在透明化方面確實有了一些進展,盡管不能說理想。我想中國入世的一個有意思的結果是,中國政府內部不同部門之間加強了溝通和聯系,成立了合作的工作小組——在美國我們稱為之interagency。當我們在和中國進行入世談判的時候,中國政府部門之間幾乎少有溝通,經常發生的現象是,一個部門有興趣,但卻和對應的部門沒有聯系。政府部門間的溝通對每個人都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可以使政策保持一貫性。同時也可以使單個的部門不能隨心所欲地推翻制定的規則,因為它們必須做通盤考慮。
不過從局外者的角度來看,現在還不能說中國政府的透明度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因此我們必須拭目以待。
《財經》:1999年美國和中國達成雙邊協議后,你在接受采訪時說這個協議,除了美國能得到的利益,更大的一個收獲是將中國引向法制化的方向,你認為在這方面中國走上正軌了嗎?
巴爾舍夫斯基:我想中國在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進行。我不認為西方社會讓中國符合西方價值觀是現實的、合理的。不過巨大的相容性,特別是經濟體系上的相容性是可實現的目標,毫無疑問中國在朝著貿易伙伴感到正確的方向發展。當然,這和中國過去2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和變化是密切相關的。這使很多國家確信讓中國進入國際組織,成為這個俱樂部的成員之一是很重要的——不僅僅是作為執行規則的一方,也應參與規則的制定。相容性是不同國家共同努力的一個目標,不同國家可以有不同的步伐,重要的是大家要向同一個方向努力。而世界貿易組織就是這樣一個粘合劑。
中國履約不止是單純的貿易問題,它將直接影響中美、中日、中歐關系
《財經》: 美中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商會(中國)最近出臺的一份報告中,對中國入世后的執行方面提出了一些問題,特別是缺乏透明度、知識產權保護得不夠,中國政府對盜版行為不夠嚴厲等等,你怎么看?
巴爾舍夫斯基: 毫無疑問,這是一直存在的問題。中國政府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執行努力和國際社會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這不僅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而且從中國國內的創作團體和科學研發團體角度來說,知識產權保護也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不過我認為中國政府不應該把批評意見看作是冒犯,因為中國順利地執行入世協定是每個人的利益所在。特別對于希望盡快實現現代化的中國,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更是其利益所在。
《財經》:美國政府和國會對中國入世執行情況有何官方反饋及評價?
巴爾舍夫斯基:我相信美國政府對這一問題作出的評價和我的觀點是一致的,國會也一樣。中國對于世貿協定的執行不僅僅是單純的貿易問題,它將直接影響中美、中日、中歐關系。就中美關系而言,至關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執行的結果能促使美國對中國出口迅速增長,否則雙邊關系會產生嚴重的沖突和緊張局勢。這種緊張的關系曾經在美國和日本之間持續了很久,包括國會通過立法的方式試圖改變格局。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非常大,甚至超過美國對日本的貿易逆差,因此會成為影響兩國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審議的結果是中國沒有執行世貿的相關協定和要求,中國沒有開放市場,就不僅僅是一個入世承諾的執行問題了,我希望中國政府能意識到這是一個對中美雙邊關系具有實質性效果的問題。經濟上的沖突有時可以引起一系列廣泛的雙邊矛盾,像我們在日本的例子中所看到的,而在中國的案例中這種沖突會更激烈,因為深層次的美中關系更不穩定。所以貿易問題在克林頓政府時期總是被認為是發展穩定的美中關系潛在的基石和里程碑。
《財經》:一些中國專家指出中國之所以沒有很好地履行世貿協定是因為缺乏有執行能力的人員。您怎么看?
巴爾舍夫斯基:我認為中國有足夠有能力的人才,但這有一個學習的過程,這對所有的國家來說是一樣的。對中國來說,許多領域都很新。比如服務領域,除了電信業的許多領域尚處于很初步的階段,政府對這些領域的知識和理解因此也是很初步的。所以當然會有一個學習過程,不過這和人員素質沒有關系,有關系的是中國的基本經驗以及中國入世前的經濟狀態。
《財經》:你在2000年5月的一次參議員銀行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中國的入世執行效果取決于美國的承諾。當時克林頓政府正在準備通過一系列措施對中國進行強有力的監督和強制執行。比如增加三倍的經費給商業部用于中國貿易執行項目,以及在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增加一名全職中國事務官員。另外,在華盛頓成立專門的機構間(interagency)工作小組來檢查中國的執行情況。這些措施后來的效果如何?
巴爾舍夫斯基:美國商業部的確有一筆額外的經費用于中國貿易執行項目,華盛頓也的確成立了一個機構間工作小組在監督中國的執行情況——美國政府的各項資源是到位的,而且我也相信美國政府對此相當重視。不過我也認為美國政府采取對話和溝通的方式比直接的威脅要合適得多。我希望美國能遵守承諾,也應該承諾利用世貿組織的合法程序來提出執行問題。當然這并不是說美國不能尋求強制性措施或方法,但我認為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很講究方式方法,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還沒有采取過什么強硬措施。至少就目前來說,世貿組織各成員創造了一個非常有建設性的程序和方法來處理執行問題。如我所說,現在重要的是中國的新領導人能及早地開始處理許多貿易伙伴國家已經提出很久的相同的問題。
每個國家有自己的方式試圖對中國施壓,我相信壓力會隨著時間逐漸增加
《財經》:您能解釋一下目前對中國實行的過渡性審議機制嗎?
巴爾舍夫斯基:這是世貿組織內部的一個機制,即從中國接受實質性承諾的國家可以提出問題,要求中國來解答,或是就一個一個具體領域或工業的執行情況和中國討論。設立這樣一個機制是因為我們認為這種渠道是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每個國家從一開始就按其自己的意愿各行其是,可能會使執行十分困難。所以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便于世貿組織監控中國的守約狀況,同時也是建立一個積極的渠道以便其他國家通過這個渠道來發表意見和提出問題。對中國來說,則可以有效地推進執行的進程。
《財經》:你曾經說美中雙邊協定是充分可強制執行的,而且美國政府也作出承諾投入人力、物力加強對中國執行的監督,那怎么解釋中國在一些重要領域執行上的失敗?
巴爾舍夫斯基:這個問題應該是由中國政府來回答。事實上中國沒有完全實現承諾的領域,或者是政治敏感領域,或是在市場上短期內會很快對中國企業構成競爭威脅的領域。從世貿組織的規則來說,這兩個原因都不能成為不充分兌現承諾可接受的理由。因為政治敏感和競爭力因素已經在制定協定時考慮進去,許多措施是分階段進行,有的甚至是很多年,目的就是避免中國產生政治上的不穩定或是短期內加劇對國內企業的競爭。不過,中國政府的顧慮和其他國家沒有太大的不同,美國政府也面臨國內的政治壓力。
《財經》:那么美國是不是要對中國采取強制措施呢?
巴爾舍夫斯基: 美國可以這樣做。可以公平地說,美國、日本及其他一些大的國家花了很多時間在中國的入世談判上。每個國家有它自己的方式來試圖對中國施壓,但現在有點困難,因為中國正處于領導人交替的過程。不過我相信壓力的確會隨著時間逐漸增加,從美國的角度來說,如果美國對中國出口沒有實質性的增長,這種壓力肯定會上升。
《財經》:美國的方式是什么呢?
巴爾舍夫斯基:典型的美國方式會是保持外交壓力,盡早、經常地提出所擔憂的問題,這是對針對所有國家的,而不只是針對中國。先是試圖和其他國家合作看能否解決問題,如果不成功,則會采取行動,包括世貿組織本身。
《財經》:布什政府在對待中國執行世貿協定政策方面有什么變化嗎?你對中國未來的執行狀況持什么態度?
巴爾舍夫斯基:這有點難說,我不認為有太大的差別,但布什政府現在正為其他各種事情分心,所以不太好說。對于中國未來的執行狀況,我保持謹慎的樂觀。
中美貿易的爭執與解決之道——專訪美國副貿易代表亨斯曼
獨特的過渡性審議機制
入世元年
中國入世履約報告
新浪編者注:本文為《財經》雜志授權新浪網刊登之作品,所有媒體及網站不得轉載,除非獲得《財經》雜志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