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昨天,世界銀行向全球發布了“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和“中國宏觀經濟半年報”兩大報告。世界銀行已把對美國、日本和歐盟等高收入國家2003年的增長預測從今年早些時候的3.3%調低到2.1%,調低幅度為1.2%。不過,世界銀行仍對東亞經濟保持樂觀,并稱中國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最大亮點。
-中國經濟增速將位居東亞第一
根據世界銀行今年10月2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東亞各國今年估計的經濟增長率普遍高于去年,但復蘇速度要低于預期,2003年普遍增長幅度不會太高。其中,中國位于第一,世行估計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7%左右,2003年將保持在7.5%左右;其次是越南,今年估計的經濟增長率是6%,明年有望達到7%;再次是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等。而日本經濟增長率今年仍為-1%,明年有望達到0.8%。
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副行長孔杰忠分析說,從目前看,今年全球經濟復蘇的速度由于新興市場的動蕩加劇而低于預期,對東亞出口產品的需求減弱,最近對高技術產品需求的大幅下跌表明這個關鍵行業的復蘇之路可能坎坷不平。今年世界石油價格大幅上漲將消耗掉東亞大多數國家的收入。
-東亞經濟體對華出口增加50%
世界銀行在兩份報告中都認為,中國是經濟發展中的最大“亮點”。帶動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兩大“火車頭”分別是“在外商直接投資和出口增長推動下的公共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和“國外需求的擴大”。
在談到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經濟相互發展時,世界銀行東亞和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霍米·卡拉思表示,由于中國出現了尤為強勁的出口、進口增長,使中國成為其他東亞國家的重要出口需求來源,在2002年上半年8個東亞經濟體對中國的出口比去年同期猛增了50%。對中國出口的增加,抵消了2001年和2002年由于日本經濟持續衰退造成的對日本出口的減少。
同時,外商直接投資中國的熱浪也在持續高漲,并在日益廣泛的高技術行業建立起制造業生產能力。今年前9個月中國出口擴大了19.4%,進口增幅為17.2%,顯示出進出口與外商直接投資大量流入同步加速的跡象。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在今年前7個月增長20.7%,1到7月出現15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世界銀行把這種現象歸結為“加入世貿組織后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經濟信心倍增,以及制造業生產基地從美國、日本和歐盟向中國轉移,由此帶來的一個出口擴大的新階段”。
不過,世界銀行也提醒中國,應高度關注國際幾大不穩定因素可能對中國經濟帶來的影響。這些不穩定因素包括:美國經濟的周期性疲軟、中東地區出現不穩定的可能性,以及石油價格暴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