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有沒有“有錢的‘弱勢群體’”?有沒有不努力工作而導致的“弱勢群體”?
文/陳功
現在“弱勢群體”一詞滿天飛,只要你關心時勢,那么你會看到現在幾乎人人在講這個詞,這似乎代表著另一種時髦。在社會上,如果自己爭得了“弱勢群體”中的一員,那么 就有充足的理由來爭取一切利益,可以理直氣壯地任意指責任何人,原因和理由無他,只因自己是“弱勢群體”。在學界,為“弱勢群體”說話更是本分!不知不覺間,中國的知識分子擔當起了俠盜羅賓漢的角色,甚至可以以此來區分學者的層次,因為你要想在學界拔尖,你就必須讓別人感覺你是站在“弱勢群體”這一邊的,這是流行時尚,否則就應該自慚形穢。
但問題是真有“弱勢群體”嗎?什么樣的人是“弱勢群體”?深究這一問題之后,大家會發現,現在被唱得熱火朝天的“弱勢群體”,其實完全是一種一知半解、似是而非的概念。
“弱勢”向來就是個比較意義上的詞匯,有強才有弱,但這種比較必須有一定的客觀條件才是理智的!在一切科學中,比較的條件是最重要、最基本的研究基礎和討論基礎;在社會中,也依然如此。令人搞不明白的是,中國有這么多自命學富五車的人,怎么就看不清這么簡單的一個問題:如何區分強弱?按照現在的說法進行比較,那么我相信中國幾乎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比自己強的人、比自己更有錢的人,這樣比下去,恐怕中國的未來,只有靠中國“首富”劉永好先生的覺悟了,因為他最富有,與他相比,大家都是“弱勢群體”的一員,大家要求分享他的財富是理所當然的,他必須把自己的財富貢獻出來。
“弱勢群體”一詞還有一個嚴重問題在于,它模糊了財富的概念。表面上看,“弱勢群體”只是個財富問題,但其實“弱勢群體”是一個比“富人”和“窮人”大得多的群體概念,絕對不是單純的財富問題。現實中,有沒有“有錢的‘弱勢群體’”?肯定有,比如在我國發展歷史上,有錢的“個體戶”就曾經是一個不光彩的名字,那個時代沒有什么人真正愿意聽聽他們的意見;有沒有不努力工作而導致的“弱勢群體”?肯定有,問問現在的廠長們,不少人都可給你講出不少“吃定”工廠的人或事;至于有沒有“無錢的富人”呢?也肯定有,那些身居高位的腐敗分子,其實拿的工資都不多,但他們又絕對是富人。
由此可見,“弱勢群體”一詞是有混淆視聽之嫌的。在財富觀問題上,最重要的是理清概念,大家不要亂爭一氣,不要亂出主意,這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其實,溯本清源,富人就是富人,窮人就是窮人,這個問題需要社會加以正視,也沒有什么可避諱的,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一個起碼的數量標準或是階層標準來加以區分,而這樣的數量標準或是階層標準,不但可以構成基本的、客觀的比較條件,更為重要的作用是可以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社會混亂。如果不讓“不是窮人的窮人”奮起工作,改善自己的命運,那么中國的“弱勢群體”可能高達十幾億人,這樣的國家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坦率地說,我們面對的現實是,不但是窮人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就是富人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我們不但沒有正視窮人的困境,事實上對富人以及財富的理解和認識也極端膚淺。中國的窮人和富人均處于泥沼之中這一現實,至少表明,我們至今還并未學會如何面對財富!
必須要指出的是,對于弱勢群體的討論并非僅僅是因為對一個名詞的爭議,“弱勢群體”大興于世是有顯著現實危害的。真正的窮人,在“弱勢群體”大興于世的時代,反而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照顧,因為弱勢群體的人數必定會突然猛增,讓已經很稀的粥愈發稀薄。
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大家永遠不要忘記,資源畢竟是有限的。而在一個發展中國家,一切事務又都必定是在發展之中。
(作者為安邦集團研究總部策略分析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