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聶益南 張瑞軍西安報道】
自1989年以來,我國已連續12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平均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我國對外貿易在世界的排名1989年是第15位,到去年排名上升到第6位。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中國在今后幾年有望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貿易國。這是國家外經貿部科技司司長單慶江在2002全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年會上所作的預測。
據介紹,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的背景下,美、日、歐三大經濟體同步下滑或增長乏力,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大幅度下降。按照世貿組織最新公布的數據,去年全球對外貿易下降了51個百分點,而中國卻保持對外貿易的快速增長。2001年全國進出口總額為5098億美元,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1989-2001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平均增長13.6%,遠遠高于世界平均增長水平(6.1%),也大大超過GDP平均增長9.3%的速度,這種長期高速增長在世界貿易發展史上是罕見的。
今年1-9月份,我國進出口仍保持很快增長速度。前三個季度進出口總額4451億美元,增長18%,出口2300億美元,增長19.4%。2002年預計出口可超過300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可能達到5800億美元。單慶江認為,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中國有望在今后幾年內成為全球第二大貿易國。
單慶江稱,我國成為世界貿易大國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目前我國出口額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已經超過300家,一些拳頭產品比如服裝、鞋、鐘表、自行車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全球第一。按照去年我們出口的數量分配,世界上平均每個人擁有中國生產的一雙鞋、2.8件服裝、1.7米布,每兩個人擁有一個中國生產的帽子、一條毛巾和一雙襪子。特別可喜的是,去年以來,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快速增長,比如手機、激光視盤、電腦顯示器、空調、光學元件、電動工具、家電等出口居世界首位,彩電、摩托車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
單司長認為,中國外貿形勢之所以能夠在逆境中保持快速穩定增長態勢,得益于中國政府采取了有力的宏觀調控措施和對外開放政策。他說,由于中國勞動力價格優勢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加上政治穩定、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等原因,自美國9.11事件以后,在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避風港和安全生產基地。目前有跡象顯示,在世界上將引發制造業向中國大陸轉移的趨勢。其中不僅包括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包括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特別是向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轉移非常明顯,有的跨國企業把在東南亞的工廠全部關掉,轉移到中國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