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保險公司引入外資股東拉開了序幕,國際資本突進中國保險腹地.
一直在金融界流傳的有關匯豐集團入股平安保險的說法,近日塵埃落地。2002年10月8日,匯豐集團(HSBC)與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署《認購協議》,以6億美元(約人民幣50億元)參股平安,成為手握10%股權、排位在前五名的平安保險股東。據了解,匯豐將有兩個董事席位,如此平安的董事數量將增加到19個。此次增資后,平安的凈資產將達到 人民幣120億元。
6億美元認股10%,可以說是目前中國保險界,外資參股金額最大、價錢最高的一筆交易。雖然外資參股中國保險公司早已不是什么新聞,但像匯豐這樣的國際頂級國際金融集團以重金認購,而對方又是國內排名前三位的中資保險企業,此還是最新動向。此前一般的合資公司,首期資金的投入也就是1億元人民幣,近期最大的一宗意向性合資也僅為5億元人民幣。而外資參股中資保險的以華泰為多,其一次對美國ACE集團下的3家保險公司出讓了22.13%的股權,價格大約1.5億美元左右。
匯豐和平安雙方在上海靜安廣場的簽約儀式很有戲劇性,各自不僅出場了最重要的人物,而且有摩根·斯坦利和高盛這兩位老外資股東助興,會場還選用了《費加羅的婚禮》樂曲作為伴奏,喻意非常明確。以董事長馬明哲的說法:“137歲的匯豐與14歲的平安入股簽約儀式,不是簡單的資本融合,而是睿智與力量的擁抱,沒有理由不相信她美好的未來。”足見平安對此的看重。
殺入大型保險公司
匯豐的進入無疑是一個新的信號,業內人士認為,大型保險公司引入外資股東的序幕正在拉開,大型中資保險公司的股東名單上不久就有可能出現新的外資股東名字,特別是兩家正在進行股改的中國人壽和中國人保。據悉,此前美國花旗銀行曾有意于中國人壽,而目前此兩家正在與一些大的國際金融集團頻頻接觸。 中國保監會高層領導對保險市場的走勢曾表示,中國保監會將推動中國國有保險公司的股份制改革,推動國有保險公司抓緊制定改革方案,全面進行資產清理,積極引進外資和社會資金參股,以轉換經營機制。這就為外資直接登陸中國提供了更多的路徑。
中國進入WTO后,趨之若鶩的外資保險公司紛紛牽手非保險業的大型國企,比如紐約人壽與海爾、荷蘭國際集團(ING)與首創集團等等,對保險市場的主體,外資大比例參股的也多為中型股份制保險公司。這與人們先前預料的似乎有些偏差。從實際情況看,盡管不少外資首選了占比50%股權形式組建合資公司,但真正迅速打開市場的成功者卻并不多,合資公司的業績普遍不理想。
作為一家非保險為主的國際金融控股集團,匯豐選取了以合資以外的方式參與中國保險市場,通過參股平安保險,實現互補式合作以分享中國市場不斷增長的成果。業內人士認為,匯豐集團的模式可以看成為外資進入中國金融市場的一種新動向。
匯豐重金進平安保險,也與其良好的股權結構和國際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有相當關系,特別是平安保險公司擁有龐大網絡資源、良好的品牌和聲譽,是匯豐迅速實現本土化的捷徑。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主席艾爾敦在簽字儀式上就表示:非常高興有機會投資平安保險,并與之建立策略性合作伙伴關系,匯豐期待與平安共同努力,在法規允許時,發展廣泛的合作。其潛臺詞不言而明。
如何借道國際資本
如何引進外資?國際資本進入后如何磨合?隨著越來越多國際金融集團的進入,已經成為中資金融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平安保險則很有一套借道國際資本的方式。其早就從引入外資中嘗到了甜頭,美國摩根投資銀行和高盛有限合伙集團兩大世界財團參股以來,平安的體制、機制得到持續的創新,各項業務迅速的發展,1994年,平安的保費收入和所有者權益分別為人民幣14.29億元和1.98億元,2001年,這兩項數據快速攀升至人民幣464.57億元和64.50億元,成長為國內具有影響的第二大保險公司。此次引匯豐入股,除了對繼續充足資本金,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后臺技術水平、提升經營運作水平等等原因外,加快成為綜合金融保險服務集團公司的目標則非常明確。
平安保險一直有很深厚的金融集團情結,早已為世人所知。從其目前的保險、信托、證券相互控股的架構就可見一斑。而匯豐集團本身就是一個涉及私人銀行、工商銀行、企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等諸多領域的金融服務機構。馬明哲透露,匯豐與平安將在政策許可的范圍內,在個人理財領域開展廣泛的合作。匯豐在產品、服務、后臺技術方面的資源支持將使平安在國際化進程上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據了解,平安和匯豐集團的此次合作從接觸到簽訂協議,歷時十個多月,雙方對參股談判的最后結果都相當滿意。一直負責具體談判工作的平安首席財務執行官湯美娟說,在財務顧問摩根士丹利、高盛投行部門的參與下,整個談判進展非常順利。雖然有一些小的波折,總體情況讓雙方非常滿意。并稱匯豐是非常專業的談判對手、合作伙伴和非常好的股東。
匯豐入股后,平安能否贏得更加快速的成長,我們且拭目以待。
本報記者江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