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體制內的金融:刀刃上的舞者
(6)隕落的新星
1996年11月,朱小華赴港履新,出任光大集團第三任董事長。
對這位年僅47歲,但已經具有中國金融系統完整履歷的技術官僚來說,光大可能是他更上層樓之前的最后一次外放。雖然他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體制內官員,但香港畢竟給了他更大的個人發揮空間,所以,他要利用在光大的機會,放手一搏。然而,朱小華沒有料到,光大之任,竟成為他仕途及職業金融家生涯的最后一程。
1999年7月,朱小華回到北京,一下飛機即被中紀委“雙規”。其時,朱在光大董事長任職不足三年。此后的朱小華如人間蒸發一樣杳無音訊。
2002年8月,事隔三年之后,朱小華失蹤之謎終于塵埃落定。一則2002年8月15日發自新華社的消息稱:“近日,中央紀委、監察部通報了中國光大(集團)總公司原董事長朱小華嚴重違紀違法案件的查處結果。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中央紀委、監察部決定給予朱小華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隨后的幾天中,朱小華案以超級速度開庭審理。朱小華被控犯有受賄罪,且“數額特別巨大”。
起訴書上的一句“數額特別巨大”已經明確無誤的顯示,朱小華已無回天之力。這意味著,中國金融界又一顆耀眼新星就此隕落。改革20年以來,尤其是近10年來,中央政府部長級官員的年輕程度,以金融界為最。雖然這與金融業的專業要求有關,但這批才華橫溢的年輕部長們還是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朱小華只是其中的一個。當然,他并不是最早隕落的一個。
朱小華,浙江鄞縣人,1949年出生。1966年17歲時候下放北大荒。1977年回上海,進入上海銀行系統,正式開始他的職業金融生涯。與當時所有被耽誤了大學之夢的年輕人一樣,朱小華一邊工作,一邊開始進入上海財經學院夜大學上學。朱小華這個不起眼的夜大學學歷,在博士如林的中國金融新秀中,顯得格外奇特。不過,這也顯示了朱小華與眾不同的基層經歷。的確,朱小華從基層一路打拼上來。他曾經作過人行上海分行金融研究所的副所長(實際上最初只有三個人),然后是處長,再然后在1980年代末期成為上海人民銀行的副行長。正是在這個副行長的任上,朱小華將要時來運轉,開始了他從一個地方官員躍升為中央級官員的關鍵轉折。他先是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經濟部副部長,以增加必要的海外閱歷(朱曾經擔任過上海人民銀行外匯管理處的處長),然后于1993年7月直接升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并于1994年年初開始兼任外匯管理局局長。
朱小華的噩夢始于光大任上。光大,作為最老牌的紅籌公司之一,可謂水深浪急。雖然在香港,朱小華面對的環境約束,一點都不比他呆過的其他地方好。其風險程度甚至遠甚從前。而對于香港這個市場,朱小華雖然也有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經濟部副部長的短暫歷練,但這畢竟還是一個陌生之地。但朱小華還是出手了,積蓄多年,朱小華已經急不可耐。
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中,朱小華在光大展開了一系列的并購活動,擴張勢頭十分迅猛。頗有讓光大脫胎換骨的味道。時值香港回歸前后,炒家借勢發力,光大系股票扶搖直上,成為紅籌股中最熱門的炒作對象。一時間,朱小華變成紅籌公司當之無愧的形象代言人。有香港媒體更直接將此歸納為所謂“朱小華熱”。
從專業的角度來講,無論是快速并購還是股市熱炒,朱小華已經卷入了一場很不理智的亢奮。而從職場的角度看,朱小華這種惹眼的出鏡活動就更加不合適宜。讓人感嘆的是,在內地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朱小華一直是以克己、低調著稱。雖然他思想活躍,但決不激進和張狂。一個真實的故事可以證明朱小華這種謹慎作風和良好的風險控制意識。20世紀90年代早期,上海股市初創,但已經相當狂熱。就在朱即將離任之際,朱小華在上海證券報上發表文章,直指股市市盈率過高。文章一經發表,股市即告大跌,惹得當時主管的副市長直接詢問此事。一位親歷過此事件的朋友回憶說,直到現在他還嘆服于朱的理論說服力。而在那個時代的上海股市,能夠保持如此清醒頭腦的人恐怕就更加少見。據說,在光大的朱小華變得十分強勢,這種形象與他早年同事印象中的謙和、平易,似有天壤之別。然而,經過多年艱苦跋涉,險峰在即的朱小華已經顧不上那么多了。
現在已經非常清楚,無論是在人生上,還是職場上,朱小華在光大的激進表現,都是他整個人生中的一個致命的敗招。在這里,我們仿佛又看到了管金生的影子。于是,同樣的災難剎那間降臨。
將朱小華與十惡不赦的腐敗分子聯系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但這只能表明我們民族的健忘。因為朱小華這個名字所隱喻的,是一個異常龐大的群落。且不論這十幾年中國金融系統如過江之鯽的失蹤、入獄人員,僅與朱小華同一級別的年輕高官,就還有王雪冰、李福祥、段曉興等多人。
王雪冰,1993年出任中國銀行行長時年僅42歲,比朱小華升任同一級別時,還年輕兩歲。雖然出身工農兵學員,但風云際會,使王雪冰有機會很早就來到紐約這個世界金融中心。由于其在紐約表現出了杰出的交易員才能及長袖善舞的交際能力,遂得以步步高升,直至中國銀行行長。在2000年轉任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兩年多之后,王雪冰被撤職。無疑,王雪冰的人生已經就此斷送。
李福祥,曾經與王雪冰在中國銀行時共事,1998年45歲時即擔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2000年在北京一家醫院跳樓自殺。
與我們前面列舉的所有人物不同,朱小華、王雪冰、李福祥代表了這十年來中國金融家中另外一批截然不同的人。他們生在體制內,決定性的人生經驗都在體制內完成。這就決定了,雖然他們都有某種專業背景,但本質上仍然是官員,而不是金融家。所以,這批人的腐敗,就決不僅僅只意味著金融家的腐敗。在絕大部分時候,我們看到,他們的失足與其他官員并沒有什么兩樣。貪污、受賄和瀆職成為他們身陷覆轍最具標志性的原因。雖然在某些特殊場合,我們不能排除這些金融人才倒霉的其他因素,但無論如何,他們總是被人抓住了把柄。許多外國觀察家在對中國金融家表示同情的時候,總是認為導致這些人最終掉進陷阱的原因,是因為他們作為金融家的收入太低。但他們究竟是金融家還是官員?這顯然是一個極大的問題。在中國,所有的規則都是模糊不清的,微觀到鑒別一個金融家的身份。這經常被許多人稱之為中國人在20年改革所表現出的獨特智慧。然而,看看這些金融家們的悲劇,你能相信,這是真的嗎?
導致這些金融官員翻船的另外一個原因是,雖然身為金融官員,但這批體制內的金融人實際上相當缺乏必要的市場磨練。一旦進入真正的市場,他們的許多理論錯覺就會經受到市場的嚴峻挑戰,作為一個行政官員對市場的極度不適應癥狀隨之而來。朱小華在香港的失敗,就是一個生動的例證。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很難將朱小華們看作真正的金融家。但是,如果朱小華們不是真正的金融家,那中國還有金融家嗎?是的,只要你去看看中國的銀行的現狀,你就會發現,那里根本就沒有誕生金融家的土壤。在那里,中國的銀行更像是一個行政機關,而不是一個商業機構。這種尷尬,實際上也深刻反映了,中國核心金融體系的改革,其中所蘊含的巨大風險。當然,我們愿意相信,金融改革的遲滯并不是金融本身造成的,隱身于金融體制之后的,還有更具壓迫性的體制力量。
但愿,朱小華、王雪冰等將是中國金融改革拂曉前的最后一批吃河豚者。而實際上,朱小華們——這批因改革而聲譽鵲起的年輕金融家們,如流星般的紛紛墜落,已經急切地昭示:中國金融改革已經走到了無可彷徨的十字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