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愛明
從1998年以來,物價低位運行現象顯著,而今年以來,這種現象仍然持續。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今年1-8月,除春節期間的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與去年同期持平外,其他7個月的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指數均呈下降。1-8月,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0.8%。
從動態上看,自去年11月以來,物價總水平已經連續10個月下降。如果上溯至4年前,情況似乎更不容樂觀:據統計,從1998年至今年8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期比指數升幅有50個月低于1%,31個月增幅在零以下。
與此相對應的是,至今年7月,工業品出廠價格同比指數已連續16個月下降,企業能源原材料購入價格同比指數已連續13個月下降。
物價長期低位運行,背后有何原因?這是否說明通貨緊縮已經形成?
記者為此專訪了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
總供給過剩
出乎記者意料,姚景源開門見山地說,對物價低位運行問題,確實需要重視和研究,但是,他并不主張“通貨緊縮已經形成”的說法。
他說,因為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物價總水平因而呈下降趨勢。
對于進一步具體的原因,姚景源認為,從供給方面來說,有三個原因。
第一,由于技術進步導致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生產成本下降,技術和管理的進步又導致企業規模經營不斷擴大,產品生產能力迅速增長,產品價格自然會下降。
姚景源透露,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600種主要商品中,供過于求和供求平衡的達到100%,其中供過于求的比例從1995年的18.3%猛升到86.3%。
“這是好事,說明供給能力大大增強。”姚說,最能夠體現這一成就的就是彩電等家電業。改革開放初,彩電在中國屬于短缺產品,但是現在,中國2001年彩電的產量已經占到世界總產量的29%,達3926萬臺。
姚景源認為,西方國家通貨緊縮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與他們相比,我國物價低位運行的第一位原因在于生產率的大大提高,是“發展中產生的問題”。
第二,中國去年加入世貿組織,使國外商品得以以較低價格進入中國市場,同時較低價格的進口商品又對國內商品造成“擠壓”,從而使整個價格水平下降。
姚景源說,從今年1月1日起,我國已將關稅總水平由15.3%降低到12%,并且削減了非關稅措施,將實施配額許可證的商品品種由33種減少到12種。4315個稅目達到最終減讓稅率,占稅目總數的59%。
同時,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的步伐越來越快,價格決定體系也將因而發生變化,商品價格決定將以全球經濟體系為背景。
姚景源認為,在價格認識上,需要澄清兩個誤區:一方面,價格決定體系已經由過去的封閉狀態趨向開放,國內商品的價格決定應該放在整個國際經濟環境中去研究,這一點,中國的企業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企業正由過去的暴利時代越來越向平均利潤狀態靠攏,這是經濟全球化的必然結果,也是歷史進步。
第三,姚景源認為,應當承認,過去長時間的重復建設創造了相對過剩的生產能力和產品,這使得市場供過于求的現象更加嚴重,從而使價格進一步下跌。
他認為,經過整頓,這種現象雖然有所緩和,但要消化這種階段性過剩的生產能力和產品,短時間內還難以解決。
姚景源說,階段性過剩現象的出現是長期的計劃經濟下的重復建設造成的!拔覀兊纳唐反舐坟浘佣啵厣唐飞,以滿足小區域范圍內消費的多,真正能參與大市場、大流通的少。”
他認為,與上面兩點相比,這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負面問題,值得仔細研究。
總需求不足
從需求方面來看,姚景源認為,也有兩個原因。
第一,農村消費增長緩慢,占全國人口62.3%的8億多農民只占全國消費品市場總額的38%。往大數說,相當于全國2/3的人只消費1/3的產品。
從投資來看,姚景源說,也存在同樣明顯的問題。據統計,上半年全國集體和個體投資同比增長17.8%,而農村個體投資僅增長2.9%,差距之大顯而易見。
他說,農村消費增長緩慢主要原因是農民增收困難。2001年,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為47.7%,僅相當于城鎮居民20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說明農村仍處于溫飽水平,其居民消費支出仍以衣、食等生活必需品為主,在耐用品以及實物商品以外的文化、教育和服務等方面消費仍相當低。
因為占人口近七成的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低,國內市場就很難適應和消化經濟增長中釋放出來的巨大生產能力。
姚景源說,耐用消費品的普及與更新換代是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但在城鎮,普通耐用消費品在絕大多數家庭已經趨于飽和———比如城鎮居民家庭中彩電的普及率已經超過100%。
在這種情況下,同類商品卻因為有效需求不足卻難以進入大多數農村居民家庭,從而導致消費斷層。
因為農民消費傾向偏低,農村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又加劇工業生產能力和工業制成品的過剩,最終影響整個價格水平。
當然,姚景源認為,從另一方面來看,8億農民目前的消費不足也預示著將來的巨大消費潛力。“不應當把農村、農民問題看成一個包袱,而應當看到這將是今后支撐中國經濟繼續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
第二,總需求不足的另外一個原因則是體制性原因。
姚景源說,由于市場經濟處于培育階段,正在完善當中,需要不斷深化改革。目前的一些改革比如醫改、房改、教育等正在深入,這使得人們放棄即期消費,將錢存入銀行為將來做準備,消費預期不好導致需求不足。
姚說,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到8.17萬億,比年初增長17.4%,增幅比近兩年平均增幅高高8.9個百分點;而同期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為8.6%,增幅比去年回落1.7個百分點。兩者相比,不難看出,儲蓄的增長遠遠超過已實現購買力的速度。
姚認為,“對老百姓來說,儲蓄增加是好事,這應該看作改革的成本!
兩方面的意義
對于物價低位運行的形勢,姚景源認為,在一段時間內會繼續,但是到底有多長,難以下結論。目前來看,隨著第四季度的到來,整個市場情況會逐漸好轉,政府正在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生產能力階段性過剩的問題,“總的來說,物價的降幅會逐漸縮小,在1%以內,我覺得問題都不大。”
對于物價下降,姚景源認為,應當看到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物價下降表明貨幣實際購買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時,產品價格的下降也使企業管理、技術不斷進步。對整個社會來說,競爭導致過剩產品和企業得到淘汰,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物價長時間的低迷說明居民消費預期不好,影響未來經濟發展,這種心理預期的作用要是進一步蔓延和發展,就有可能使國民經濟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因此,要想辦法采取措施,使人們有更好的良性預期。
姚景源舉例說,上世紀90年代初,人們的心理預期普遍不好,投資者不愿投資,消費者不愿消費,但是在小平南巡講話之后,情況馬上得到改變,經濟繼續進入高速增長期。
他認為,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六大也將帶來“利好”,刺激消費和投資增長。
對于積極的財政政策,姚景源認為,在目前的情況下不應當淡出,因為這是刺激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但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國債資金孤軍深入,要通過國家投資帶動民間投資,因為畢竟市場的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國有投資增長24.4%,集體投資增長15.8%,個體投資增長19.4%。姚說,雖然個體投資比上年同期加快12.9個百分點,但是增幅還是沒有國有投資高。
他認為,民間投資增長幅度是政府干預經濟作用是否有效的一個溫度表,目前導致民間投資增長的最主要障礙在于沒有給予民營企業同等國民待遇。
他認為,上半年民間投資是經濟生活的一個亮點,但是,如果政策更為開放,除了一些特殊行業之外,廣泛鼓勵民間投資,民營企業將煥發出更大的生命力,成為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另一個重要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