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趙小劍 胡一帆 黃锫堅 朱曉超/文
上篇:聚焦再就業
專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
一次規格空前的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透露出什么樣的政策取向
中國目前的失業率究竟達到了多少,是3.8%?7%?抑或是聳人聽聞的20%?甚至30%?這之中當然存在著不同統計口徑造成的誤差,但不論是專家學者,還是政府官員,對于中國目前的失業狀況都表達著自己的擔憂。
中國的失業問題從來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觀察。如果把數量龐大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和農村潛在失業考慮在內,情勢便會驟然愈顯嚴峻,相關的重大話題已經在識者與專家中談論了多年;而即使僅將失業調焦到國有企業下崗工人,眼前日趨尖銳的挑戰亦更逼迫人們思考對策又思考國策。
到今年6月底,中國國有企業累計下崗職工已經達到2611萬人,其中91%進入各企業自辦的“再就業中心”,依靠政府和企業發放的基本生活費維持生活,但實現再就業則困難重重。或許正與這種嚴峻的形勢相關,國企改革、就業與社會保障制度的關系,日益成為輿論熱點,更成為國家最高決策層關注的焦點。
今年9月12日至13日,全國再就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這個在中共十六大前夕召開的重要會議,僅規格之高便令人矚目:除了在印尼訪問的全國人大委員長李鵬,其余六名政治局常委無一缺席。會議主持人是國務院總理朱镕基,江澤民總書記作了重要講話。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最高領導紛紛奉召來京赴會,中央和國家機關所有部委及相關大型國有企業的負責人都參加了會議。
如此特殊時機,如此重要會議,其背景是什么?該如何看待中國當前的就業形勢及其挑戰?中國有關國企改革及再就業政策會否發生調整和改變?而且,隨著就業問題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取向會否發生某種轉向?
9月13日夜,再就業工作會議剛剛結束,在緊接著就要召開的全國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長會議駐地,《財經》采訪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分管就業與培訓工作的副部長張小建。采訪從晚11時一直進行到深夜2時30分。
最困難的失業群體
歷年積存下來的下崗職工是再就業最困難的群體,這部分人目前有上千萬,他們的再就業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不僅會影響穩定,而且會使我們的國企改革和結構調整都難以繼續
《財經》:目前感受到就業壓力的有三類人員,即城鎮新增勞動力、農村富余勞動力和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為什么這次會議的主題只集中在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上?
張小建:這三類人員中,就業最困難的就是下崗失業人員。1998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提出要組建再就業服務中心,實施再就業工程。當年全國下崗職工有1220萬人,我們的目標是,第一年解決一半下崗職工的再就業,以后每年解決的再就業人員不少于新增的下崗職工。計劃用五六年左右的時間,逐步消化結構調整中出現的下崗職工。
可是,實際上,四年來每年新增下崗職工超過了實現再就業的人數。這些年,再就業率逐年降低,1998年是50%,1999年降至42%,2000年是35%,2001年是30%,今年上半年更下降到9%。這當然有客觀原因,一是我國勞動人口眾多,在現有的經濟規模和結構內,可提供的就業崗位不足,勞動力供大于求;另一個更主要的原因是,這些年有能力就業的,早就再就業了,歷年積累滯留下來的,都是屬于年齡比較大、技能比較單一的下崗職工。他們是再就業最困難的群體。
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平均能拉動增加就業崗位240萬個。到了90年代,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只能拉動增加70萬個就業崗位。況且面對這些新增崗位,大量下崗失業人員也未必能夠競爭得到。這部分人目前有上千萬,他們的再就業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不僅會影響穩定,而且會使我們的國企改革和結構調整都難以繼續。就業是民生之本,下崗失業人員不能實現再就業,只靠低水平的社會保障,難以長期熬下去。從這個角度看,就業是社會和政治穩定的關鍵因素。
《財經》:衡量失業狀況的指標是失業率。海外媒體對中國失業率有很多爭議,認為失業率數據不能反映真實的失業狀況。中國目前的失業狀況究竟怎樣?
張小建:中國失業率的官方統計是3.8%。這個指標的準確名稱應該叫“城鎮登記失業率”。我們判定失業者的基本標準,一是看你現在有沒有工作和收入,二是看你是否要求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就是統計在城鎮失業的勞動者,到就業部門進行登記的數量。登記表明你是要求就業的,如果你不來勞動部門登記,證明你沒有就業意愿,就不算失業者。這是國際通行的標準。目前我們的城鎮登記失業人數是733萬,城鎮登記失業率是3.8%。這個數字在1998年是3.1%,1999年是3.3%,去年是3.7%,今年上半年是3.8%。
當然,我國的失業率和國際上的統計相比有差距。一是只統計城鎮失業,沒有包括現在農村的1.5億富余勞動力。有人算出20%多的失業率,就是把1.5億農村富余勞動力算在里面。
二是沒有把下崗職工算進去。下崗職工盡管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但他還是企業的人,沒有和企業解除勞動合同。這部分人目前大約有500萬。如果幾年以后下崗和失業完全實現并軌,兩部分人就可以合并計算了。下一步,我們還要運用入戶抽樣調查的方法,對城鎮失業進行調查和統計,與城鎮登記失業率統計共同使用,相互補充。
新政策雛形
會議明確把凈增就業崗位等作為對各級政府官員進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比如一個市長,要發展城市,可以去搞工業項目,也可能搞了一些形象工程,但是如果老百姓的就業解決不好,失業率特別高,這個市長恐怕就不好當了
《財經》:記得1998年召開過一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與之相比,你認為這次“全國再就業會議”有哪些新內容?政策面有何變化?
張小建:會議的主題、精神是一脈相承的。具體說來,這次會議有這么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我們過去講促進再就業,考慮具體政策和培訓、就業服務的措施比較多,而這次會議更多地要求從整個宏觀經濟上來考慮就業問題。就是說我們在考慮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要考慮為就業開拓空間。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經濟發展的規模、經濟增長的速度,都要考慮怎樣能夠有利于擴大就業。
說具體一些,比如我國的經濟結構,應該能夠適應我們國家人口多的國情和擴大就業的需要,不能只強調發展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我們也不能只發展效率高的大型企業,還要發展就業多的中小企業。我們國家現在第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比重是27.7%,而發達國家一般都在70%以上。如果我們未來的經濟增長能保持在百分之七到八的速度,同時結構上更多地去發展就業潛力大的第三產業服務業,就能為就業打開更寬廣的空間。
今后國家在進行整個經濟規劃,制定涉及全局的經濟社會政策和確定大的建設項目時,要在注重提高競爭力的同時,把擴大就業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來考慮。
《財經》:那么會不會如一些經濟學家所預測的,中國的宏觀經濟目標正在從經濟增長轉向充分就業?
張小建:沒有必要把這兩者對立以來,搞得那么絕對。經濟增長和擴大就業都很重要,是相輔相成的。
這次會議已經明確,把增加就業和控制失業作為各級政府宏觀調控的重要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把凈增就業崗位、解決困難群體就業、落實再就業政策和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作為具體工作目標,層層分解到各地區各職能部門,作為對各級政府官員進行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比如作為一個市長,要發展城市,可以去搞工業項目,也可能搞了一些形象工程,但是如果老百姓的就業解決不好,失業率特別高,那么這個市長恐怕就不好當了。
第二個特點,是這次會議提出要更好地運用財政、稅收、信貸這些經濟杠桿來支持擴大就業。過去我們也有免稅的政策,但是起點比較高,要求一個企業吸收60%的下崗失業人員才予以免稅。起點這么高,很少有企業能夠做到。這次計劃把標準降低,使更多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的企業能夠享受到減免稅收的優惠。
在財政上,主要采用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的辦法。這也是刺激企業多吸納下崗失業人員。
還有就是小額信貸的政策。過去有些下崗失業人員是自謀職業或搞微型企業,缺乏資金支持,因為沒有人愿意給他們做擔保。現在國家計劃建立一個擔保金。當然這個擔保金也是有條件的,下崗職工先要參加創業培訓,你搞的項目也必須經過論證。同時銀行還得按照市場的規律辦事。再搞一些財政上的貼息,這樣就會消除下崗職工在獲得創業資金上的障礙。
《財經》:會議提出,鼓勵國有企業要挖掘內部潛力,多渠道安置富余人員。前些年也這么提過,這次重提“主輔分流”,有什么新政策?
張小建:這正是我要說的會議的第三個特點。
前些年國有企業的下崗,90%都發生在那些虧損企業和停產半停產的企業。這些企業生產難以為繼,所以出現下崗是必然的。但中國加入WTO以后,我們一些有優勢的大型企業,為了提高競爭力,就要實行減員增效。像中石油,減了100萬人,還剩50萬人。但如果100萬人全都釋放到社會上,社會根本承受不了。
因此要出臺鼓勵企業把就業壓力內部消化的政策。20世紀80年代曾搞過多種經營、優化組合,也是從內部消化富余人員。但是企業的這部分資產在產權上沒有分開,人還是原企業的人,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冗員過多的問題。
這次是從產權上給政策。從主業剝離的資產,如汽車隊、托兒所、食堂等等,可獨立核算,實現產權的多元化。國家允許新的經濟實體帶著非主業、閑置資產的一部分出來,允許職工帶著崗位與企業脫離關系。雖然這樣并不能增加新的就業崗位,但至少不會增加新的失業,沒有把人推向社會。
以上這三個特點都是大的方面。還有一個更加具體的方面,叫“4050”政策。即男50歲、女40歲以上的大齡下崗失業人員,他們確實難以參加就業市場的競爭。對這部分人要在一些社區里為他們開發一些公益崗位。錢從哪來?由政府掏錢。政府出工資,招那些下崗職工,做保安、搞綠化、搞衛生。有些地方把這稱做是政府出錢買崗位,專門安排就業困難人員。
《財經》:這些政策已經成形了,還是僅僅是設想?
張小建:會后中央要發一個關于促進再就業的文件。圍繞這個主要文件,各有關部門要下發一個形成體系的配套文件。主要的專項政策要經過國務院批準,從各個系統下發,共同落實中央的方針政策和總體要求。
利益博弈
不同部門的利益的沖突,從來都是存在的。需要一種比部門利益更高的制約機制
《財經》:再就業的優惠政策過去也有,但我們在各地采訪的時候,經常發現有一些地方政府的部門利益與就業政策相抵觸,比如城管、工商、稅收等等,客觀上阻礙就業的政策。對于此類問題這次會議有沒有提出辦法?
張小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不同部門的利益的角度不同,其行為出現矛盾或者相互抵觸的現象從來都是存在的。對這種情況,需要一種比部門利益更高的制約機制。比如一些地方成立一個再就業領導小組,建立一套機制。由地方黨委、政府的領導牽頭,把就業的增長作為官員考核的一個重要指標。要求各部門制定的政策必須要有就業的相關考慮。
在這次會議上,有計委、經貿委、財政、稅務、工商、銀行、勞動保障、工會八個部門的領導作了書面發言,對本部門促進就業的工作進行安排。這之中就有統一協調的含義。
再就是監督機制。部門的監督是從上到下的。另一個是聯合監督,政府的監察部門和各有關部門的領導聯合進行監督,這是橫向進行的。還有就是媒體監督、群眾舉報等,采取這些措施來推動落實政策,制約個別政府職能部門的行為。
《財經》:如此政策傾斜,自然對下崗職工再就業有利。但會不會因此不利于城鎮新增勞動力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呢?比如說,清退農民工,換成下崗職工。這種做法好像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叫“騰籠換鳥”。
張小建: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從中國現有城鎮新增勞動力的角度看,這部分人一時不能就業,還可以依靠家庭,不至于立刻生活無著。再說他們畢竟年輕,現在全國推廣勞動預備制,還可以讓他們繼續學習,參加培訓,用一兩年的時間提高職業技能,也能延緩進入勞動力市場的時間,減少就業壓力。這部分人的整體競爭能力畢竟大大高于下崗職工,他們的就業尚有時間和空間。
農村富余勞動力這一塊,他們在家鄉多少還有土地,土地實際上也是他的一種保障。農民進城打工,不挑不揀,只要有錢掙就干。這一點許多城市人做不到。對他們,只要城門打開,他們就能進城打工。實在找不著工作,還可以回家。因此,只要政府不關閉城門,對他們公平對待,合理領導,防止克扣他們的工資,再適當給予培訓就行了。
說起“騰籠換鳥”,1998年搞再就業工程時,確有些城市這么做。我們勞動保障部一直不同意這么做,不能用清退農民工來解決城市就業問題,這只是崗位的置換,沒有新增就業崗位。但同時,我們調查發現,這也不是一個主要的問題。那些因為清退農民工而騰出的崗位所容納的下崗職工不超過下崗職工人數的10%,而且清退出來的崗位,很多是下崗職工不愿干的。
總的來講,大、中學畢業生找工作與農民工進城務工的領域,以及下崗職工再就業的領域,是有一定區別的,各有各的道。
當然從整體來講,從高層領導到勞動保障部,都要求統籌考慮和安排這三方面的就業。只是在目前,要重點解決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問題。
“并軌”與再就業
再就業和“并軌”是緊密相連的。“并軌”的速度要看再就業解決得怎么樣。如果再就業解決得好了,“并軌”就有基礎;如果再就業解決得不好,“并軌”不可能快
《財經》:這次再就業工作會議還特別提到了深化改革和擴大就業的關系。提出“鼓勵企業消化富余人員,不推向社會”。這是不是意味著關閉國有企業“再就業中心”的步伐要放緩?
張小建:就全國來講,下崗職工離開本企業的“再就業中心”進入失業保障體系,沒有時間表。現在的情況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下崗已逐步并入市場,比如上海沒有下崗職工了,已經撤消“中心”。福建今年“中心”里還剩幾千人,廣東還剩萬把人。但是經濟不發達地區職工出“中心”就困難些。遼寧作為老工業基地,目前在搞試點,經驗還有待于總結。出“中心”就要解除勞動關系,企業就要給職工補償,但有一部分困難企業拿不出這個錢,那就要繼續保障他們的生活。
總之再就業問題必須抓好,再就業和“并軌”是緊密相連的。“并軌”的速度要看再就業解決得怎么樣。如果再就業解決得好了,“并軌”就有基礎;如果再就業解決得不好,“并軌”不可能快。
下篇:遼寧社保實驗
計劃經濟時代的工業重鎮遼寧,如何在痛楚的轉軌蛻變中自我救贖
在中國國企改革的辭典上,“社會保障”從來就與“下崗”、“再就業”等詞匯聯系在一起。國企的低效、冗員以及戰略性退出,使下崗與失業在所難免。而在大量的失業面前,國家必須提供有效的社會保障。這是政府應盡的責任與義務,也是保障改革繼續前行之必須。
當前的國企改革,應對下崗失業的保障網設計一般有三層:第一層是“再就業服務中心”,下崗工人進入本企業的“中心”,每月領取基本生活費;第二層是失業保險,下崗職工若三年后仍未實現再就業,企業就要與其解除勞動合同,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職工依法享受失業保險;第三層是最低生活保障,符合低保條件的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最終當其進入退休年齡,則領取退休養老金。
無論如何,建立社會保障網是國企改革之必須,又直接影響改革的進程。2000年末,在全國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計劃經濟時代的重工業基地遼寧成為全面“建網”的試點省。試點從2001年7月1日啟動。
這是一場極為艱難的實驗。近十余年來,遼寧賴為支柱的國有傳統大工業一直在破產的邊緣苦苦掙扎,與之相伴的是被困在下崗、失業漩渦中的百萬產業工人。截至2001底,遼寧國有企業共有在崗職工218萬、離崗職工119萬、離退休人員271萬,這三個數字都是“全國第一”。不僅如此,遼寧省還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到2001年底,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和個體工商戶人數為666.7萬人(含國企、集體企業和其他類型企業),離退休人數為271.5萬人。參保者和退休者之比是2.5∶1,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在試點艱難推進一年之后,2002年7月22日至24日,國務院總理朱镕基踏訪遼寧,考察試點改革。隨同朱考察的陣容相當強大,囊括了計劃、經貿、財政、民政、勞動、金融、工會、專題辦等各領域的重要官員,足以窺見此項改革不同尋常的重要與特殊。
遼寧試點究竟進展如何?操作者遇到了哪些主要困難和挑戰?整個社會保障網的編織如何進行戰略選擇?如何進行利益平衡?——《財經》8月以來前往遼寧進行大量現場采訪,并前后與分管試點改革的副省長劉克崮進行了兩次長談。
本文以記者采訪實錄與劉克崮的談話為兩條線索同步展開,希望讀者能從中窺見遼寧試點的方方面面。
背景:試點啟動
遼寧社保試點改革的重點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社會統籌基金和與個人賬戶基金實行分別管理,做實個人賬戶;二是從2001年1月1日起,國有企業原則上不再建立新的再就業服務中心,實現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
采訪實錄:
出租車穿過鐵路,進入了沈陽的重工業區——鐵西區。眼見房子漸漸低矮下來、破舊下來,馬路也窄了起來。只有路邊懸掛的“團結努力,鐵西區再創輝煌”之類的大幅標語,還在一派衰敗的氣氛中,向人們提醒鐵西曾經有過的繁華時光。
“鐵西”,曾是一個讓人艷羨的名字。這個39平方公里、75萬人口的傳統重工業區,在上個世紀50年代是中國最大工業城市沈陽的核心地帶,它集中了沈陽市80%的國有企業。建國初期,沈陽是全國經濟和重工業發展的重點地區之一,新中國第一臺精密絲杠車床、第一架殲擊機、第一臺1.25萬噸臥式擠壓機、第一臺大型斗輪挖掘機、第一臺巨型變壓器、第一臺超高壓油路斷路器、第一臺高壓循環離心泵等都在沈陽誕生。六七十年代,沈陽又陸續建立了煤炭、電力、煉焦、冶金等能源和原材料工業、汽車、拖拉機制造業,以及合成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單體三大有機合成材料和電子等工業,成為中國最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然而,按照蘇聯式計劃經濟模式進行的工業布局,最終為實踐證明不具有效率而且延誤了中國的經濟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中國改革開放先是從國有企業之外的“增量”起步,由民營、外資以及一些新興創業型國有公司的蓬勃興起,帶來經濟的高速增長和繁榮,至90年代,更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目標和以市場手段配置資源的主導原則,最終,改革的手術刀指向曾經輝煌的大型國有企業。東北的重工業基地遼寧首當其沖,沈陽的驕傲伴隨著傳統工業優越地位的喪失消失殆盡。設備老化、技術陳舊,產品附加值低、供過于求……各種困難紛至沓來。目前全市主要工業企業生產設備屬國際先進水平的僅13.4%,屬國內先進水平的僅19.2%。據了解,沈陽全市只有十分之一的大中型企業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20世紀60年代以前的老設備70%還在運轉。
大面積的國企凋敝,使得偌大的鐵西工業區幾乎成了一座空城。當年興旺繁華、足以讓鐵西人自豪的“國企一條街”北二路,如今被稱為“虧損一條街”——這條街上的國有企業幾乎全部虧損。沈陽只是整個遼寧省國有傳統企業“夕陽西下”的一個縮影。遼寧省的工業總產值過去多年居中國首位,享有“遼老大”的美譽,但近年來已降到全國第10位左右。
與遼寧國有企業同步承受著巨額經濟轉軌成本的,是處于下崗、失業漩渦中的數百萬遼寧產業工人。雪上加霜的是,老齡化社會的陰影也籠罩了遼寧。2000年,遼寧省60歲以上的人口占到13.24%。沈陽市全市480萬城區人口中,60歲以上的老齡人口達70多萬,占總數的14.7%。僅鞍鋼一個企業的退休人員就相當于深圳市退休人員的五倍,其在崗職工與離退休職工的比例是3.2∶1,也就是說三個在崗的工人養一個離退休職工。
遼寧,計劃經濟時代的工業重鎮,眾多國企寵兒和勞動明星的故鄉,在市場化取向的改革中,正在經歷著漫長而痛楚的蛻變。在這種情形下,對于正在老齡化、下崗、失業、貧困與疾病中掙扎的遼寧來說,一張能夠幫助眾多貧困者渡過難關、彌合社會差距、維護社會穩定的社會保障網,就顯得格外重要。
劉克崮(訪談紀要):
在遼寧進行社會保障試點改革,是2000年4月朱镕基總理在遼寧視察時首先提出的。
1997年,朱镕基總理來到遼寧,提出了國有企業三年(1998、1999、2000)脫困,主要內容表述為“鼓勵兼并,規范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和實施再就業工程”。而2000年正是國企改革的決戰階段,遼寧碰到的各類社會保障問題都非常嚴峻。2000年4月,朱總理再次來到遼寧,視察遼寧國企脫困的情況,首先提出遼寧完善社保體系改革試點。
2000年末,全國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召開,國務院出臺了《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涉及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險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會議決定,在遼寧全省范圍內進行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中央財政在資金上給遼寧以幫助;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可自行決定是否選擇一個市進行試點,但中央財政不予特殊支持。
試點改革的總目標是“一外三化”,即建立獨立于企業、事業單位之外的資金來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規范化,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障體系。重點內容主要有兩項:一是養老保險制度的發放辦法的調整和個人計提方式的調整。個人賬戶規模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企業繳費部分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全部納入社會統籌基金。社會統籌基金和與個人賬戶基金實行分別管理。社會統籌基金不能占用個人賬戶基金。二是從2001年1月1日起,國有企業原則上不再建立新的再就業服務中心,由企業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實現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
在此之前的2000年夏天,國務院成立了專題辦公室,設計社保改革總方案。2001年年初,試點方案一經確定,國務院專門成立了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小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張左己部長任組長,財政部、經貿委、民政部、稅務總局、中華全國總工會等七八個部門參加,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建倫任辦公室主任。
2001年2月14日,聞世震書記、薄熙來省長就遼寧省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向朱總理作了專題匯報。朱總理在聽取匯報后,提出了四條試點改革的基本原則:把政府與企業的責任分開;把規范實施新體制遇到的問題與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分開;對職工區別情況制定不同政策;考慮遼寧試點的可推廣性。這四點原則非常重要。
在試點實施方案形成過程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民政部、國家經貿委、國家稅務總局、國務院體改辦、國務院專題辦、全國總工會等部門都對我省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和幫助。從2001年2月至4月,我們的《試點實施方案》四易其稿。4月30日,省委書記聞世震、省長薄熙來就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試點工作再次向朱總理做了專題匯報,朱總理聽取匯報后,明確了試點的有關政策和中央對遼寧的支持原則。5月21日至22日,國務院試點工作小組還專門召開了試點工作座談會,征求其他省試點城市對我省試點實施方案的修改意見,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試點實施方案》(第五稿)。
5月25日,吳邦國副總理召開總理辦公會,確定了試點的各項具體政策,提出了中央財政對遼寧試點資金的補助辦法。6月6日,朱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總理辦公會議,專題聽取了國務院試點工作小組和我們關于社會保障試點工作的匯報。會議充分肯定并原則通過了我省的試點實施方案。6月15日,省政府將試點實施方案正式上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亦正式批復此方案。2001年7月1日,社保試點改革正式在遼寧啟動。
“養老保險制度革命”
把過去養老保險實際上的“現收現付制”改成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并做實個人賬戶,使個人賬戶的所有者真正成為自身養老財產的所有者
采訪實錄:
養老保險體系,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中之重。遼寧養老保險的改革核心之一,就是“做實個人賬戶”。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中國的養老保險體系實際上是一個以企業(單位)為載體的現收現付制養老保險制度。經過十多年的演進,中國養老保險體系從表面上看來已形成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以及由職工自愿參加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這三個層次的養老保險。
然而,這種設計在實踐中卻變形為中國現行的“統賬結合”的“部分積累制”。所謂“統賬結合”,即個人賬戶與社會統籌相結合,其本意是從現收現付制向基金積累制轉軌。問題是,在實際運作中,由于以前低工資、高福利的計劃經濟體制,老職工的積累已經固化在國有資產中,而國家并未對這部分老職工的養老金進行明確的補償,社保部門為了維持運轉,只好“寅吃卯糧”,挪用年輕人個人賬戶的資金發放當期的養老金,實際上又退回到純粹的現收現付制。這使得“統”、“賬”表面上的劃分失去了實際意義,個人賬戶形同虛設。
遼寧此次養老保險改革試點,就是要使“統”、“賬”徹底分開,使個人賬戶的所有者真正成為自身養老財產的所有者,不允許繼續挪用新人的個人賬戶。
此舉堪稱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一次革命。其微觀效果是顯著的:每個人的賬戶上都有了一筆實實在在屬于自己的錢,這是個人積累體制的開端。去年底遼寧做實個人賬戶總額是13億元,至今已累計28億元,預計到年底將累計45億元。這是為將來的老齡化社會作準備。盡管儲備還不是很多,但遼寧顯然已經上路了。
補足由于做實個人賬戶帶來的窟窿并非易事。在遼寧,事實上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拿出資金,來償還養老金的欠賬。原則是中央財政出資75%,遼寧地方財政出資25%。然而,遼寧全省當期養老金收入(2001年為115.8億元)和當期的養老金支出(2001年為159億)缺口仍然有幾十億,再加上遼寧省每年都有新增退休職工,去年又將部分檔次的養老金標準提高了31.5元(遼寧省目前平均養老金的月標準是518元),中央還需要為遼寧養老金的經常性缺口再補助40億元,遼寧地方財政也需要再掏10個億,這樣才能實現養老金的足額按時發放。
隨著個人賬戶的建立,過去以單位為主體的養老發放體系也不復存在。遼寧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蔣斌告訴《財經》,遼寧從2000年10月1日推開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在初步做實個人賬戶之后,目前社會化發放率已達100%。離退休職工每月只需要憑退休證到銀行領取養老金,只有部分偏遠地區要通過郵局和當地的經辦機構來發放。遼寧養老已經告別“單位所有制”。
至2001年底,遼寧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企業職工和個體工商戶人數為666.7萬人(其中,企業職工606.7萬人),離退休人數為271.5萬人。2002年1至6月,遼寧省共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83.7億元。試點一年來,275萬名企業離退休職工按時領到了基本養老金。
記者在遼寧采訪時了解到,在2000年之前“單位所有制”盛行時,遼寧大量企業拖欠養老金曾引發過不少社會沖突,集會游行時有發生,而以2000年春猶勝。現在,很多退休老職工對養老金能有保障相當滿意。這部分錢在遼寧的平均數字為每人每月518元(今年7月1日調整標準后為548元)。基本養老金之外,一些效益好的企業仍對退休職工發放少量補貼,數字在每月70元至百余元不等。目前,恰恰是這后一部分“非社會化”多余,成為一些退休職工嘖有煩言之所在。
劉克崮(訪談紀要):
遼寧的試點在養老這一塊可以概括為“做小做實”。改革以前,個人賬戶的規模是本人繳費工資的11%。這由兩部分構成,即個人出5%,單位出余下的6%。現在個人賬戶規模從原來的11%調整到8%,全部由個人交納,也就是說個人繳納的比例由原來的5%漲到8%,單位不再為個人繳費。這就叫“做小”。企業原來繳納工資總額22%的繳費比例不變,但企業繳費部分不再劃入個人賬戶,全部納入社會統籌基金,企業原先為個人賬戶繳納的6%回歸統籌基金。
試點方案最重要的部分還在于,個人賬戶完全由個人繳費形成。過去的養老金制度雖說也有個人賬戶,但那11%只是權益記錄,實際上現收現付在當期都給支了。改革后,個人賬戶中個人工資總額的8%不許挪用,儲存額的多少,取決于個人繳費額和個人賬戶基金收益,并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定期公布。社會統籌基金和與個人賬戶基金實行分別管理。社會統籌基金不能占用個人賬戶基金。這就是所謂“做實”。
遼寧省從去年的7月1日開始全面啟動改革,去年做實了13.2億元,今年做實了15億元,累計28億元。
在遼寧這樣一個狀況下,做實個人賬戶,有很多困難。第一個困難就是如何建立起最優的管理個人賬戶資金的組織體系。也就是說誰來收錢,誰來存,錢怎么走。過去社保資金曾經由勞動部門自行征收和管理。這出現過一些毛病,比如挪用。現在全國推廣的是建立財政專戶,就是勞動部門征收完后到財政部門建立一個專戶,將征和管分離。我們增建了一項,就是由地稅部門收錢,然后資金入國庫。國庫非常中性,當天通過國庫結算系統結到省財政專戶,驗明正身,再打到省社保公司總部,在國有商業銀行那里立一個社保個人賬戶基金專戶。這是個人的錢,存進個人的戶,有總賬,在基層也有明細賬,誰也不許動。養老金由社保經辦機構負責發放,由社保經辦機構按規定運營,以實現保值增值。
第二個困難是怎樣記清每個人的個人賬戶。這個工作量很大。我們現在有666萬個個人賬戶,以前記不清楚問題不太大,因為那時是名義的個人賬戶,現在不同了,每一筆賬都要記得清楚、準確。這是個人的權益,要和個人的賬戶里實際存的錢相對應。我們研究了一套新的統計體系,盡量進行信息化管理。起步時有一部分用的是人工,現在已實現了計算機記錄管理。現在從省里的社保公司和財政專戶(在財政廳為社保單獨開立的賬戶)上都能查到每個人的個人賬戶。
缺口懸念
遼寧做實個人賬戶新增加的基金缺口,中央和地方一起堵。原則是中央財政出資75%,遼寧地方財政出資25%
采訪實錄:
在國家承諾包攬國有企業職工的養老、醫療等保險,實行現收現付制的情況下,職工的社會保障繳費在發放工資以前已經作了扣除。這筆錢積累在國家手里,用來興建國有企業,職工不需要也沒有個人賬戶積累。這樣,在中國現收現付制向基金積累制改型的過程中,勢必會出現“空賬”問題。國家對于老職工歷史欠賬的補償既合理又合法,因為在工資扣除基礎上形成的這部分國有資產產權本來就屬于為這種積累作出貢獻的老職工,在改成基金積累制自然應該將這部分積累還給他們。國家是否償還曾為國有資產的存量積累作出過貢獻、又往往在經濟改革利益重組過程中受到利益損失的老職工的這筆欠債,是一個關乎數以億計的老職工的基本權益和政府政治信譽的重大問題。
國家對老職工的社會保障欠賬既包括對在實施基金積累制(1993年)前已經退休的老職工(“老人”)的欠賬,又包括新制度實施前參加工作,目前還沒有退休的老職工(“中人”)欠賬。中央財政每年給遼寧省劃撥的四五十億,主要用于補償“老人”的常規性養老金缺口,“老人”實際上并無個人賬戶可言。此次中央為遼寧“做實個人賬戶”的補貼主要是針對“中人”的養老金補缺。
劉克崮(訪談紀要):
外界都普遍都認為遼寧的養老金欠賬很多,缺口很大。看這個問題,需要區分兩種不同的缺口。我們當期養老金支出本來就有缺口,大約是50個億,這個窟窿是試點前就存在的,是老窟窿。試點要做實個人賬戶,原來賬戶中個人出資的5%要按住,不許動,當期支出就會少了這5%。這個5%就是新窟窿。
遼寧是試點,中央和地方一起堵這個窟窿。原則是中央財政出資75%,遼寧地方財政出資25%。按照這個比例,從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7月1日,中央財政出資21.6億元,遼寧地方財政出資8.4億元。現在這些資金都己經到位。
老窟窿那一塊,遼寧地方財政補了大約10億元。新老窟窿全部補上了,才能實現由銀行具體操作的社會化發放。有的時候資金周轉不開,地方政府都要借錢給銀行。遼寧地方財政支出一年500億元,用于補窟窿的不在少數。
有人說中央財政給遼寧一定的支持是偏心,我不這么認為。遼寧是一個老工業基地,歷史上為國家做過很大貢獻,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我們的政策是“低工資,廣就業”,企業的利潤,甚至折舊都已上交國家,現在這批職工老了,養老金沒有積累,而老國有企業實力又很弱,國家幫一下是非常應該的。這是在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需要區分的是,中央給遼寧的資金是兩個不同性質的部分:一部分是實行普通社保政策所需要的錢,另一部分才是多補給試點的一部分錢。第一部分的錢中央也補給了其他有困難的省市。
當然,和其他省市相比,遼寧的養老金缺口的確要大一點。原因就在于很多企業停產、半停產,繳不了或欠繳養老金。企業離退休人數多,缺口當然會大。
我們要求如果企業還在經營、發工資,就應該繳養老金。欠繳我們就追繳。企業如果有能力了,能開工資了,就應該補繳。如果企業停產,不發工資,它的繳費基數就是零,職工的個人權益就沒有了,他老了以后得到的養老金就會比別人少。
繳費人數下降也是一個問題。現在國企有大批人離開,他們原來是足額繳保費的,這就是損失。我們現在的任務就是要跟蹤他們,他們現在到哪里去了?你們得繼續繳費呀。如果你不繳費,你的權益就沒有了;如果你繳費,你的權益就續上了。
訣別“再就業中心”
2001年下半年,遼寧開始解除下崗職工與原企業勞動關系的“并軌”操作,到去年年底解除勞動關系51.5萬人。今年1至7月,已經解除了18.6萬人,合計70.1萬人。今年下半年計劃還要再解除30萬人。這樣,全省所有企業的“再就業中心”可以全部關閉
采訪實錄:
遼寧試點的另一項重要內容,是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官方簡稱“并軌”)。
據遼寧省勞動保障廳就業處處長許曉青介紹,遼寧省各企業“再就業中心”里的職工最高峰時達64.2萬人。他們的基本生活費標準是每個月200多元,并由企業代繳養老、失業、醫療三種保險,兩者相加共300多元。改革的任務是漸次關閉中心,把“下崗”明確為“失業”。
1998年5月,“全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工作會議”召開,提出凡有下崗職工的國有企業都要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下崗職工“進中心、保生活”。這之后,各地的國有企業便開始大規模建立本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服務中心,凡是在企業沒有崗位、沒有收入,同時也沒有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下崗職工,一律進入中心,領取基本生活費,并接受再就業培訓。
據統計,到2000年6月,全國已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約12萬個,在中心的下崗職工600多萬,其中361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實現了再就業。但加上新增下崗人數,去年下崗職工總數仍在1100萬人到1200萬人之間。到今年3月底,全國國有企業下崗職工為653萬人,其中93.3%進入了再就業服務中心。
說到底,“再就業服務中心”還是意味著下崗職工生活保障的“單位所有制”,因此只能是一種過渡性產物。決策層最初確定“中心”存在期為三年。2000年底,國務院頒布《關于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方案》,提出“推動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2001年國有企業原則上不再建立新的“中心”,原有“中心”逐步關閉,其中的下崗者逐步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向失業保險“并軌”,建立社會化的失業保障體系。
2001年下半年,遼寧省的“并軌”試點開始操作。在此過程中,如何籌集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的補償金是一大難題。許曉青告訴記者,“有相當數量的國有企業都處于停產半停產的狀態,企業本身很長時間沒發工資了,現在讓它去籌集經濟補償金支付給職工,困難相當大。”
更為棘手的是企業拖欠職工各項債務難以了結。這些債務包括工資、集資款、醫療費、采暖費等。債務問題不解決,職工怎么能同意與企業解除關系呢?
2002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遼寧省總工會在對省內14個市的下崗職工進行了一次入戶訪談與問卷調查。接受調查的1024名下崗職工中,工資被拖欠人數為469人,拖欠集資款415600元,欠繳養老保險費292201.1元,拖欠醫藥費469016元,拖欠動遷費142209元,拖欠采暖費205188元,拖欠工資1713153.63元,合計3237367.73元。企業拖欠職工的平均債務是9000元至1萬元。
2002年,遼寧省政府提出,“并軌”人員的企業欠債要爭取償還50%,省政府已經組成了一個解決企業拖欠職工債務的小組,專門研究如何盡快解決企業拖欠債務問題。
在整個社保體系的搭建中,遼寧已經確定將把隱性失業顯性化的“并軌”作為工作重點。全省4100多個再就業中心到去年底只剩下1400多個,今年底將大部分關閉。到今年7月中旬,已經與原企業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總計為70.1萬人。
劉克崮(訪談紀要):
遼寧社保試點中,“并軌”是工作量最大,處理不好也最容易危及社會穩定。
要實現“并軌“,就避免不了解除職工的勞動關系。當然這要依法進行。這個“法”,第一是《勞動法》,第二是勞動部頒布的[1994]481號文件。《勞動法》規定,個人和企業形成勞動關系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是企業沒到合同期提前裁員,企業需要對個人支付經濟補償。這與所謂“買斷工齡”是不一樣的。
解除關系,最現實的問題是資金問題。以前下崗職工在“中心”的生活費實行“三三制”原則,也就是財政、社會(失業保險基金及社會捐贈)和企業各出三分之一,實施結果是財政承擔了70%,其中中央出40%,地方出30%,企業出15%,社會出15%。為了解決困難企業難以全部承擔應付的經濟補償金問題,國家和省、市財政都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支持。去年“并軌”的51.5萬人,在支付的經濟補償金中,中央財政補助占36.4%,地方財政補助占28.6%,企業籌資占35%。
2001年7月,“并軌”正式啟動后,我們組織了培訓,讓各級領導,主要是市委市政府的領導掌握“并軌”的大政方針,接著培訓省、市干部,主要在勞動和財政部門,他們再在本系統進行培訓。再就是到企業培訓。這一套培訓進行了7、8、9三個月。根據試點實施方案,我們制定了12個規范文件,在此基礎上,又制訂了若干個操作細則,一直到很細的操作流程,如企業如何申請,如何報資料,勞動部門如何審核,補助資金如何劃入縣區財政并軌專戶等。
9月中旬,遼陽走出了第一步。是一個有機化工廠,大約有200多人需要解除勞動關系。我去那里看了看,工作做得比較細。領導比較熟悉政策,群眾也比較通情達理。廠長對大家說,這個錢是各級財政幫的忙,企業出了一小部分,如果大家不走,企業的生活費也發不下去,大家只能隱性就業;如果解除關系,大家就可以光明正大地掙錢了,還可以得到經濟補償金,依法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最后大家就接受了,廠長還請大家吃了一頓飯。
遼陽一起步,其他地方就動起來了。第二個是營口。這中間我們又召集分管的副市長開會,進行推動。到了10月下旬,“并軌”開始進入快車道。“十一”前,有10萬人左右解除勞動關系,11月就達到30多萬,12月中下旬,一天就有幾萬。沈陽的審批截止日是12月20日,日期臨近時,審批地點門庭若市,24小時辦公。
我們今年的工作重點還是并軌。到去年年底解除關系51萬人。今年上半年已經解除了18.6萬人。合計到今年7月底,共解除關系70.1萬人。今年計劃還要再解除30萬人。
去年試點前,遼寧全省有4100多個再就業中心,到去年底只剩下1400多個。盤錦市的再就業中心去年就全部關閉了,今年上半年鞍山市的再就業中心也全部關閉。我們爭取到年底關閉全省絕大部分再就業中心。
“硬機制、細操作”
關鍵是解決失業和就業的關系。如果安排不好就業,補償金無論多高,都是死錢,花完就沒了,心里是不踏實的
采訪實錄:
和養老保險制度的變革相比,“并軌”因涉及職工國有身份的變化,因而是更為嚴峻的挑戰。在職工和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背后,不僅牽涉到許多復雜的個人切身經濟利益,更包含許多難以言表的心理情感因素。因此,“并軌”給當事人帶來的心靈沖擊和給社會帶來的動蕩也更為明顯和劇烈。近年來各地發生了一系列群訪事件,如今年3月轟動一時的“大慶事件”,多與解除勞動關系有關。
嚴峻的現實給出的教訓是,必須在“并軌”的同時,解決好出“中心”人員的出路問題,讓他們踏上再就業之路。
正是鑒于現實的嚴酷,這些年遼寧對抓再就業不遺余力。1998年到2000年全省平均每年實現就業人數為50萬人左右,2001年,遼寧省實現就業和再就業人數是82.8萬人。今年1至5月,全省實現就業和再就業人數為38.5萬人,其中第一產業就業3.2萬人,第二產業就業6.7萬人;第三產業就業26.8萬人(社區就業11.2萬人);勞務輸出1.8萬人。
記者來到因煤而生、因煤而衰的阜新市。這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也是下崗失業的重災區。據阜新市礦務局破產辦安置組負責人李斌介紹,阜新礦務局于1999年10月被列入資源枯竭礦山關閉破產計劃,于2001年4月宣告破產。阜新市勞動服務公司副經理王群在接受《財經》采訪時稱,阜新市一共有15.5萬名下崗職工,今年上半年實現再就業26671人,主要途徑是進入第一產業從事種植業,以種大棚蔬菜和花卉為主。這就是一度頗為轟動、曾引起爭議的“工人變農民”。
但由于經濟發展程度、政策制約和下崗職工個人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再就業不可能是一片坦途。遼寧省總工會生活保障部副部長趙玉蓮告訴記者,在今年6/7月份,遼寧省總工會對省內14個市1024名下崗職工的調查顯示,下崗失業職工再就業率為46%,仍有相當一部分人未實現再就業。這部分人沒能實現再就業的原因,按由多到少排列是:有病、無技能、年齡大。他們是再就業過程中的絕對弱勢群體。
記者在沈陽鐵西區的采訪中,親睹下崗職工再就業的艱難。這里修建于五十年代初期的工人村,是鐵西最大的工人居住區,100多棟蘇式單元樓當時在全國率先引領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工人住宅新潮流。而今這里已經破敗凋敝,是下崗失業的重災區。不少正當盛年的工人下崗后沒有機會就業,只能在夜市做小買賣為生,還經常受到城管部門的隨意性處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下崗職工在再就業過程中中經常受到來自城管、工商、衛生防疫、稅務等部門的刁難,使原本就不易的就業旅途更是舉步維艱,可見促進就業的各項優惠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實。記者獲悉,近期省政府還要出臺促進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方案,準備加大促進就業優惠政策的落實,建立一個定期檢查制度、協商通氣制度、監督制度。
劉克崮(訪談紀要):
處理出“中心”問題,方向很重要,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大慶在企業和職工解除勞動關系上出了點問題,不是政策問題,主要是工作問題。大慶是75個億解除了7.3萬人的勞動關系,每人平均10萬元多一點。我們去年是38個億解除了51萬人的勞動關系,沒有出現任何大規模的群訪事件。
這里的關鍵是解決失業和就業的關系。如果安排不好就業,無論那筆補償金無論多高,那是死錢。對于還有兩三年就要退休的人來說,一筆死錢可以湊和,因為他馬上就可以領退休金了。但對于離退休還有四五年以上的人,拿的是一筆死錢,花完就沒了,心里是不踏實的。
我們在推進“并軌”的同時推進了再就業工作。在開始起步的時候,我們就是保障、就業同時抓。我們2001年有51.5萬人實現了“并軌”,當年全社會卻安排了82萬人就業,其中10%進入一產,20%的人進入二產和勞務輸出,70%投入到三產。一產就是回到農村種地、搞蔬菜大棚、承包果園林場,這部分人主要來自礦區,比如阜新礦、撫順礦等,都是一個礦帶起一個市、一個縣,礦一關閉,這個城市就都陷入了困境,許多礦區地處偏遠,很多人只有去種地。對這種做法是有非議的,說工人去當農民,不符合產業結構變動走向。我說你那是純理論,現在這是一個過渡期、陣痛期,最重要的是有飯吃。走出陣痛期它就會正常了。
二產是指大概念的二產,有一部分是國企、外資、股份制企業擴張規模后新建的。三產包括社區服務,像保姆、小時工、清潔工、醫護、保安等,還有一部分是社區外的三產,包括餐飲、服裝、修理等。
最近幾個月,遼寧的下崗職工50%以上實現了再就業,就是說去年“并軌”下來50萬人,半年左右有25萬人能再就業,然后力爭在一年之內達到80%再就業。這一段時間,他如果不能再就業,每月有200元左右的失業金,此外還有先前領取的經濟補償金,如果他家里有老人和孩子,最后還有低保兜底。所以補償金、失業金、低保金三道線,中間還有就業,就能安定一方。
在遼寧出“中心”的70多萬人中,今年領取失業金的有36萬人,剩下的就是今年的新就業人數。全社會的寬口徑的就業大數是50.3萬人。去年就業的82萬人,是全社會的大口徑,其中包括國有、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也包括城鎮新增勞動力。
此外,在支付經濟補償的同時,要考慮利益差。如果“并軌”人員領取一筆經濟補償,但留下的人年底拿的獎金更多,走的人心里就不平衡了,他們就會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
遼寧在“并軌”操作中,比較注意適當控制不同群體的反差,規定已實施并軌的企業要注意在崗職工與解除勞動關系人員的利益平衡,嚴格控制在崗職工工資、獎金的增長幅度,避免不同群體之間的攀比和弱勢群體心理失衡。我們把這叫作“低水平、低反差”,即經濟補償金水平高不了,利益反差就不能大。
我們還有一個做法可以概括為“硬機制、細操作”。就是說定下來的事情一概不變,補償標準是不高,去年人均補償金7600元,但在現實客觀條件下只能如此,又符合規定。重要的是去解決就業,解決其他問題。我們的操作是非常嚴格的。我們專門設立了一個解除關系的銀行賬戶,勞動部門要對名單進行審查,錢撥下去,檔案交過來,入政府勞保部門的檔案庫。
遼寧的試點,已經走過了一年。經驗和教訓都有待于總結。不久前朱镕基總理來考察,他的評價是充分肯定,認為遼寧的社保試點是成功的,中央建立社保制度總的方針決策是正確的,在遼寧試點的決策也是正確的。朱總理說,在大慶的余波下,很多人對遼寧的改革產生了疑惑。我們來了遼寧,聽了匯報,也看了很多企業和社區,疑惑解除了。
今后會加速往前走。原計劃是三年,但我們想兩年內就把試點的主要工作完成,也就是到今年年底。接下來要做的工作是要一步深入完善。例如參保,有一些沒有參保的人,我們會繼續擴大參保面,還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的擴面,盡快實現對社保上應參保人員的覆蓋。第二個方面就是征收。我們現在的征繳率是94%多,我們想今年能不能達到97%、98%。這個難度比較大,因為遼寧停產、半停產的企業非常多。再有就是“并軌”的工作還是要繼續做。我們已經完成了70萬的并軌任務,今年還有30萬的任務,明年可能還有二三十萬。
失業保險缺口凸現
采訪實錄:
職工出“中心”,意味著他將到社會上依法享受失業保險。截止到2002年5月底,遼寧省去年已“并軌”的51.5萬人中,36.5萬人辦理了失業保險登記,23萬人享受失業保險待遇。
同樣在這個時間點,遼寧全省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627.6萬人,當期基金收繳4.1964億元,支出3.6806億元,基金滾存結余總計6.3175億元,享受失業保險待遇總人數為40.5萬人。
盡管目前失業保險基金收支相抵后,有六個億的滾存節余,但是,隨著下崗職工大批出中心,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后進入失業人員行列,失業保險的壓力加大,有可能出現缺口。
失業保險資金不是省統籌,是各個市統籌。失業保險金的缺口,按照國家政策提出的“下崗生活費節余可以用來補充失業保險不足以及低保的不足”,省里可用基本生活費節余進行補助。
許曉青告訴記者,國務院早在1999年就已發布實施了《失業保險條例》,規定企業交納工資總額的2%,在崗職工交納其工資的1%。失業保險沒有個人賬戶,全部進入統籌。國家的《失業保險條例》早在1999年就已發布實施,為了保障并軌人員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遼寧省又出臺了一個補充規定,規定在1999年以前欠繳失業保險、但做出補繳計劃、并在1999年以后補繳的企業,職工也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后來又規定,實在沒辦法補繳的企業只要做出補繳計劃,職工也可以享受失業保險。
現實表明,企業欠繳失業保險費的現象仍然很嚴重。2001年底全省欠費7.16億元。截至2002年3月底,遼寧全省欠交失業保險費100萬元以上的企業共有52戶,大部分是停產半停產企業,累計欠費金額2.4億元。如此一來,2002年遼寧省失業保險基金的缺口還將會加大,失業保險的任務也將更為艱難繁重。
劉克崮(訪談紀要):
2002年遼寧省計劃50萬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出“中心”,加上2001年已經出“中心”的51萬人,解除勞動關系人員將達100萬有余。若扣除其中的一部分人已經就業,估計會有半數左右的人員需要領取失業保險金。加之原有上年接轉的失業人員和本年度其他非國有失業人員,2002年是失業保險金支出的高峰年。
目前看,遼寧省的多數市在花完失業保險金的歷史結余后,當期運行會有一定缺口。我們準備動用一部分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節余來彌補,同時積極爭取中央財政補助。要進一步加強失業保險的日常管理工作,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嚴格享受失業保險待遇人員的資格審核。同時還要積極創造崗位,努力促進就業。遼寧省提出了今年確保80萬人、力爭100萬人實現就業和再就業的工作目標。我們對相關部門和系統的要求是,使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愿的國有企業并軌人員在并軌后的半年內有50%的人就業;一年內有80%的人就業;兩年內有90%以上的人就業。我們已采取了一系列相應措施來落實這一目標。
采訪后記
沈陽,既有市中心的高樓林立、燈紅酒綠,又有鐵西區的空曠廠區、蕭索街道,因而被人稱為“夾在兩張皮之間的城市”。在為期兩周的時間里,記者在沈陽及附近一些城市,與省級領導、社保部門干部、工會干部以及下崗失業人員等各階層人士共二三十人進行了交談,時時感受著當地深化改革過程中的種種沉重。
事實上,當地社保試點的內容相當全面,除了城鎮企業養老與失業保險兩大重點,還包括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等內容。與以上“五險”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已進入實施。
試點仍在進行中,論定成敗為時尚早。按當地主管部門自己的看法,尚屬進展順利的試點工作仍然存有不少問題,包括“進展不夠平衡,并軌企業拖欠職工債務問題嚴重、償還率低,社會保險基金的征繳手段不硬、企業欠費現象仍然存在,社區建設投入不足,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等問題”。他們覺得,未來努力方向已經明晰,而且操作辦法也初步心中有數,試點的成功應當是有把握的。
作為中國社保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遼寧實驗引人矚目。各個局部的得失經驗尚需品味研究,而已有的艱難實踐在闡述著一個基本道理:只有搭建好社會保障網,才能解決大量下崗失業人員的生活保障;只有下大力氣促進再就業,才能有效地支持社會保障網的建設;而只有把推進國企改革、再就業和社會保障結合在一起考慮,才有希望解決所有問題。這是改革攻堅的又一個浴血戰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