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很活躍,看有什么問題。
新浪網網友:如何利用客戶關系管理細分客戶,提升競爭。同時,關注高收入客戶是否有嫌貧愛富之嫌?
劉世平:這個問題很好。剛才記者提得很好,我先用兩句話回答一下。這不是IT的問 題,不是等到大集中了完了,再做。這個問題很好做,泰國的農業銀行,我做過一個客戶貢獻度分析,在數據完全沒有集中的情況下,集中的是某一個產品。銀行的主要的一些產品,真正某一類產品,可以從產品的貢獻度做分析,對優質的客戶采取措施。不要等大集中,等客戶的信息全部集中以后再做,這件事情本身就可以做。外資銀行做起來很簡單,找外企企業的員工,很有目標,這是一個常識的問題,不需要計算機來做。我回答一下網上的問題,如何利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細分客戶,這主要有幾種方法,國外用的方法也比較簡單。兩種方法,一種是比如IBM把中國的銀行分成工農中間,股份制銀行和城市銀行,這種分法是根據你對商業本身的理解來進行劃分。第二種是屬于分析型的,人工智能方面應用比較多。比如說,我們幫美國做過這么一個課題,把全美國1.8億人全部進行分類,分成一百個不同的類群,然后每一個類群采取相應的不同的處理方法,完全可以解決嫌貧愛富的問題。為什么?因為不同的客戶群有不同的需求,你關鍵的問題是怎么滿足這個客戶群所需要的需求?很簡單,我一個月掙兩萬塊錢,你給我推銷凱迪拉克,根本不現實,好象很恭維我,但是我沒有這個購買能力,沒有用。你應該推薦適合我所需要的東西,這才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關鍵是要對客戶進行細分。另外,對客戶群要進行細分,是哪種年齡的,收入是多少,針對他們作出適合他們需要的服務,絕對不會有嫌貧愛富的問題。
莊志澄:我回答那位記者的問題,如何保留優質客戶?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第一,銀行本身有責任確認哪兩層客戶是盈利高的。剛才劉世平先生講,不做數據大集中也可以確認盈利高的客戶。第一,不知道國內是怎么樣,我們在新加坡,一般來說從住家的地址可以知道他住哪一區。我們知道有一個地址的編號,我們就知道他住哪一類房子,哪一區,有些區是比較貴的,有些區比較便宜。有的住宅區是高檔次的,根據這個編號可以知道他的住址,這樣就可以知道他大概的背景。第二,比如大學畢業生開始做事的時候,都有基本的薪水收入,做幾年以后,大家可以估計到目前的薪水是多少。大學畢業已經做了五年,還是十年,就可以估計出薪水的多寡。從他在某個機構做的位置,哪一個層次我們也知道,從這方面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屬于哪一個層次的客戶。第二個做法,外資銀行馬上可以給VIP卡一個客戶,其實中資銀行的思維要改一下,做私人貸款和企業銀行不一樣,要做私人銀行的貸款,不可能有零的風險,一定有壞帳,主要是怎么樣控制風險,比如不要超過2個百分點就可以。我們知道客戶的學歷、資歷,發一張信用卡是很安全的,風險不大。我回答一下第二個問題,CRM做了以后,怎么樣保留客戶。各位剛才講了,但是大家都太集中在信息科技方面,其實很多時候不需要靠信息科技,雖然我們知道銀行業是服務業,產品是無形的,我們要借鑒其他服務業的經驗,看他們怎么樣吸引和保留客戶的。最要緊的是在服務方面,我們進百貨公司的時候,早上進去都有一排員工在那里歡迎,到銀行,從來沒有說歡迎。一般來說都不喜歡去銀行,有空的時候去逛街,沒有說過去逛銀行。因為銀行是說以客戶為中心,但是沒有親客戶的環境,有關客戶的資料,你知道哪一個客戶好,知道推銷什么知道,可是客戶也是不會來的,因為你服務不好。競爭優勢最主要的是有好的服務,一般來說銀行的產品大同小異,沒有什么區別,唯一可以區別的就是服務。一般來說的服務水平都是一樣的,所以要是有一家銀行的服務比別的銀行好,能夠像百貨公司、超級市場那樣服務,肯定可以吸引很多的客戶。
新浪網網友:農行的網點多,而且基層的網點多,數據集中的過程中是否會碰到更多的困難,投資這么多,效益怎么評價?
苗玉峰:效益問題應該看投入產出,我們國家對農業銀行來說,在目前來講,單純追求效益還有問題,農業銀行承擔的扶貧和農業開發這方面的貸款,在農村有大量的網點為基層的農民服務。要說講效益,就很難說了。莊先生說,銀行是一個服務機構,服務和效益是不矛盾的,因為服務好,肯定會取得良好的效益。這里有一個區域性的問題,假如在經濟發達的地方服務帶來的效益,可能比經濟落后貧窮的地方帶來的效益肯定要好。不能說在貧窮落后的地方就不辦銀行了,把銀行都撤了,那兒的老百姓怎么辦?離了銀行行嗎?所以,農業銀行是國有的商業銀行,國家賦予的職責就是為八億多農民服務,這是過去歷史造成的,在城市里面網點也很多,盡管比不上其他的商業銀行的網點位置好,但是城市也很多。單純講投資效益,一個網點到底有多少效益,不能這么計算。但是還是要計算,農業銀行現在撤并網點,要求這個網點里面人均存款有一個標準,比如一個網點八個工作人員,人均存款少于三千元的要堅決撤掉。
大集中肯定要遇到很多困難,投入多,別人網點少,我網點四萬個,從技術上沒有什么難度。
陳靜:第一個問題就是投入多,困難很多是肯定的。第二個問題,投入產出怎么考慮?不能光考慮盈利性,農業銀行代表國家為農民服務,哪怕效益不是很好,農民需要也是要搞的,數據大集中也是要搞的。
提問:“9.11”剛剛過去,中國要建很多高樓大廈,類似9.11的災難在中國發生,中國銀行在這種打擊中怎么避免呢?
陳靜: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的樓多比較高,請劉主任談談建行怎么考慮的?
劉靜芳:這個問題很難為我,銀行安全是很重要的,災難備份系統一定要建設。絕對的安全是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的,關鍵還是看在風險的控制和投入之間怎么比較適當。我想美國也沒有預見會發生“9.11”,雙子樓跨掉以后,不受損失的是有異地災難備份系統的金融機構,數據是完好無損的。對于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在進行數據集中的同時,災難備份系統是要同步考慮的,這是一個最基本的保障。
賈振陸:“9.11”事件發生以后,在美國引起很大震動,但是各個公司,各個企業的情況不一樣,一般來講,數據備份解決的比較好,但是業務未必能夠恢復。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這一點,這是有區別的。在我國,一開始的時候我說了,國務院的主要領導很重視,人總行對此也非常重視,最近下了一個指導性的意見,核心就是特別指出在數據集中的系統建設當中,必須安全方案要報人行審批、備案。按照大家的說法,我自己認為所謂安全和災難備份的問題和數據大集中應該體現“三同時”,需要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這才能夠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災難備份。在人行的指導性意見里面,我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要求我們國家的大集中的系統投入運行初期要求達到三級程度,就是能夠利用電子通訊的方式來數據的恢復。人行要求在兩年以內達到五級的程度,就是備份中心和運行中心之間實行徑向的備份,在某個數據沒有變動之前,高度保持數據的一致性。從這個意義上講,人總行和各個商業銀行都給這個問題以高度的重視,同時在具體實施中產生需要考慮的問題。
很多地方都有,一個完整的災難備份中心在國內看過一家,除了常規的機房、存儲設備、存儲介質的位置,甚至還包括現場指揮部,跟打仗一樣,有現場指揮部,終端室、操作室、休息室和全套的客房,就是為了在災難備份的時候供工作人員使用。對于中小型的商業銀行來說,投入幾個億的資金建立這么一個中心確實存在問題,何況是針對小概率事件的。這個問題一開始提出來也是出于這個考慮。但是這個問題是繞不過去的,必須要解決,這是我們正在集思廣益的問題,起碼幾家中小型商業銀行上個星期還在一起探討這個事情,有的已經做了,有的正在準備做,做的方法多種多樣,有的采取外包的方式,委托某一家公司做。有的采取系統內的方式,比如說中信,準備在中信集團內部,不光是金融,銀行、證券、保險、投資公司等等聯合共建一個,作為中信集團有這個財力。對于我們中小銀行,我們沒有靠山,自己的問題怎么解決?上次和工行的張行長聊天,我開了玩笑,工行的中心能不能割一塊,拿繩串起來,給我華夏用,哪怕給錢呢。張行長說很歡迎。回來我也想了,雖然是有償服務,真有事了,人家能否把咱們的事排上號啊?雖然是私心,但是是現實的問題。如果行之間這么做,還有一個體制和穩定性的問題。我個人傾向于市場運作、商業運作,傾向于共同采取某種服務方式,比如外包,委托某一家公司,是自己買設備還是租他們的設備,方法多種多樣,很值得探討。
新浪網網友:個人資信系統建設中應該采用哪些先進的技術和手段,個人征信體系數據建設中,應該采用什么的數據和模型?
陳靜:感謝網友的關心,但是這個問題跟今天的主題比較遠,看起來和信息化建設有關,但是是相對獨立的。國務院正在研究這個事情,各個銀行也在研究,標準化、數據指標體系,我們感覺到確實不是很容易。
提問:陳司長,剛才幾位嘉賓都認為WTO以后,國內銀行真正的競爭對手不是外資銀行,而是微軟和索尼之類的。這么對競爭對手進行定位是否很準確呢?第二個問題,建行劉主任,剛才談了這么多數據大集中的問題,能否透露一下建行在大集中方面的動作?第三個問題,苗總回答了關于大集中的問題,農行也說,現在第一步集中到36個中心,第二步把36個中心集中到一個中心,據說是這樣。但是我聽到過業內一些人士的觀點,工行這么大的一個行,集中到兩個中心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想法了,農行為什么還敢于集中到一個中心?我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陳靜:關于定位問題,在加入WTO以后,不要僅僅把目標看作外資銀行是競爭對手,哪怕不加入WTO,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國內是不斷走向市場經濟的,國內的商業銀行,相關的金融機構也是競爭,競爭得很厲害。在卡上面,人民銀行是深有體會的。我認為不要簡單理解為外資銀行就不是競爭對手,索尼、微軟是競爭對手,也不是這么簡單。意思就是說在新的經濟形態下,比如網絡經濟時代,美國是新經濟,有些網絡運營商對IT技術掌握得比較好,來搞一些網絡上的金融服務,沒準比銀行還有優勢,這個看法我同意。放松管制以后,我認為中國也要走這條路。我們注意,最根本的一句話,還是中國的銀行業本身,商業銀行本身自己面向市場能力的問題。這是很重要的。不要簡單地看成是外資銀行,也不要簡單地看外資銀行不是競爭對手,而微軟或索尼是競爭對手。我想強調一下,根據中國的國情,外資銀行來了以后,直接的是現代銀行業所面對的絕大部分業務,是一個重要的競爭對手,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當然,他帶來了新的觀念,帶來了競爭意識,給中國的社會帶來了資金,帶來了新的技術應用,對中國的銀行也是有壓力的,同時也是一個借鑒,也是一個機遇。我上次講過,我的觀點就是因為這個壓力,使得我們銀行界的領導從上到下,史無前例地重視信息化的建設,我認為這是最大的機遇。重視了,就愿意花錢,愿意研究,愿意部署,愿意調集人力,這是很大的機遇,所以我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劉靜芳:陳司長說得非常好,可能我剛才沒有解釋清楚。我認為外資銀行是我們很主要的競爭對手,除此以外還有非銀行金融機構,還有一些掌握信息資源的金融門戶網絡公司等等。競爭對手并不僅僅局限于是銀行。關于您談到建設銀行的大集中問題,首先,這是正在制定一個很詳盡的規劃,現在還并沒有對外詳細披露,但是數據集中是一個大趨勢,建設銀行一定會順應這個趨勢,整合自己內部的業務。以此為基礎,提升核心競爭力。我覺得,我非常贊同剛才幾位先生談到的觀點,也插一點別的話。大集中只是一個手段,是一個過程,我們集中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集中而集中,并不僅僅是為了把數據集中到一起,不是為了降低多個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其實目的是很多的,更多的是在于戰略定位。剛才那位小姐有一個問題,提得非常好,實際上我認為,除了大集中工程以外,配套著,還有兩個非常基礎的項目是需要給予高度重視的,本來也準備給大家談。但是開始發言的時候占用時間太多了,沒好意思講。兩個問題,一個是關于標準化的問題,一個是關于戰略規劃的問題。我認為戰略規劃就是說主要考慮的就是我們國內的銀行怎么樣給自己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在這個規劃當中,怎么樣把IT技術和業務和管理全面整合在一起。因為只有一個起點非常高的規劃,陳司長也要求我們回答,怎么樣才能加快我們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怎么樣實現核心競爭力的跨越。我覺得,首要的問題戰略規劃一定是起點高的,有超前眼光的,對競爭態勢和目前的狀況基于充分分析的,并且是有可行步驟的。對于戰略規劃是一個行動綱領,所以需要有權威性的部門,最高決策層加以認定。而在這個戰略規劃當中,應該包括大集中這樣的工程項目,以及大集中工程項目不能包括的其他一些外圍項目的實施先后的順序,步驟都應該包括進去。大集中過渡期間,我們的這些過渡的措施應該什么樣,不能以犧牲市場,以丟掉客戶作為大集中的代價,這個代價太高昂了,我們支付不起。一定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打基礎,另外一方面要針對市場和客戶做其他方面的工作。有些客戶可能會流失,因為外資銀行有更先進的手段把這些客戶吸引走了,但是我想,在流失的時候,隨著競爭手段的增強,隨著我們對客戶經理的培訓,營銷渠道的進一步集成和整合,有了更強的競爭武器,內部的管理和組織,使得更多的員工從日常繁雜、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更多關注市場、關注客戶,有了這樣完整、協調的體系以后,我們還是有手段把丟失的客戶爭取回來的。這是戰略當中應該考慮的問題。在戰略規劃當中,還要注意執行的有效性問題。這就需要多個跨部門的配合,IT,信息技術的智力決策機構決定項目的實施順序,并且保證執行的嚴肅性,執行的流程和管理的技術性要加強,然后才能全行步調一致,達到IT和業務管理的整合,有效提高核心競爭力。這個戰略規劃是基礎的步驟,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步驟。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標準化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技術規范,技術標準,沒有規范和標準,互通互聯就不可能,信用卡業務就開展不起來,除了技術標準,業務的規范化業務的標準也是非常重要的。剛才兩位先生都談到了,我們在爭取客戶,在細分客戶的時候,很多的指標我們并不依賴于是否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已經建立起來。很多信息有,優質客戶就在四大銀行中,關鍵是怎么挖掘,挖掘是靠業務的敏感,是靠業務有沒有一套完整的指標體系來界定什么是優質客戶,對這些優質客戶,界定清楚以后,怎么分門別類地,根據他們的喜好提供相應的產品,這是一個配合的問題。當然信息技術永遠是一個基礎手段,永遠是一個提供核心競爭力組成的關鍵因素。如果信息技術應用得非常充分,確實更好支撐我們的管理和業務,我相信這個核心競爭力,我們就可以實現跨越式的增長。在這種網絡化的大背景下,我相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確實是取決于決策者的認識水平和企業內部的管理運行機制。如果這兩條達不到的話,IT跑得再靠前,也是無濟于事的。
陳靜:劉主任避重就輕,避實就虛,披露一下建行的大集中計劃,她不講,講了一些別的事情。應該大集中計劃就是無可奉告。
劉靜芳:不好意思,我確實不好意思講無可奉告這幾個字,但是怕對不起聽眾,所以講了一些其他的事情。
苗玉峰:我們請專家論證了關于農業銀行建立數據大集中的問題,單從技術上講,建兩個中心,三個中心都是一樣的,只要沒有做到一個中心,很多銀行跨省市,跨地區業務還要通過交換中心來做,做到一個中心,就不需要交換了,異地變成同城,卡的業務,對公業務就不需要交換了。異地的匯兌、資金匯劃,銀行卡都需要交換中心。為什么農行定的是一個中心呢?從投入來講,一個中心也不是一個,也是三個了。大的來講,遠程的異地在那兒備份,一般五百公里以外,萬一發生地震等災害,這是異地災難備份。同城要有數據備份,同一個地域也要有備份中心。從投入來講,建一個和兩個是一樣的。但是,建立了一個就不需要交換了,建兩個就必須要交換。昨天聽工商銀行的張行長講,他們開始走兩個中心,而且馬上要考慮變成一個中心。
陳靜:張行長講的話,據我了解不是非常的準確,工商銀行兩個,功能分布,互為備份。
苗玉峰:工商行的兩個中心,起動起來是一個嘗試,從交換的信息量來講,兩個中心線路的負荷和一個中心跑的數據完全是一樣的,你傳到我,我傳到你,數據相互傳。要求系統的吞吐量和技術來講和一個中心是一樣的,帶來的麻煩是必須有一個交換。農行為什么選一個交換中心呢?因為工行已經集中了,農行要集中,從技術上分析,我們覺得這么論證的,剛才很多同事說了,大集中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像工行先兩個,再搞一個,其他的商業銀行,中國銀行有五個,將來也可能變成一個。農行目標是一個中心,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是不是一步到位,還是分步到位,就看以后的情況。因為現在剛剛起動,目標是一個中心。
陳靜:我補充一下,農行規劃里面,第一步花兩到三年時間集中到省這一級,取消地市的中心,建36個中心,第二步,建全國一或兩個中心。但是注意一條,建立全國一個中心的時候,仍然把省級的中心保留,作為前置系統,這也是風險分散的考慮。到底技術上可行與否,今天不做定論,還可以研究。跟工行的說法是不一樣的。工行是兩個處理中心,下面的不叫前置系統,是中間業務的處理平臺,是進一步高度集中的,農行的中心,帶有一定的分散性質。我順便說明一下,在座的嘉賓可能不太了解。中國的銀行業是在計劃經濟下發展起來的,過去非常分散,國有商業銀行過去有1040個中心,全國334個地市,還有相當一部分縣中心,業務規范、技術標準都不一樣,包括機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考慮數據倉庫的應用,跟國外不一樣。除此以外,中國的銀行跟別的國家都有,是一個國家銀行,是一個龐然大物,其他國家是按照經濟規律辦的,我國是按照計劃辦的。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歷史事實,沒有數據中心以前,數據庫是很自然的事情,比如銀行卡現在還沒有搞完,這是中國的現實。農業銀行發展很快,說是兩到三年,其實今年年底就集中到省這一級了,當然跟苗總的貢獻有關,他們很辛苦,下一步要進一步做這方面的事情。
新浪網網友:數據集中以后,都有哪些應用,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除了客戶細分以后,還能做一些什么應用?
楊文勝:數據集中以后,最重要的一個應用就是對于客戶的細分,因為我們也做過很多市場調查,我們也有很多科研報告可以說明銀行這個企業的特點是面向公眾的,可以提供很多產品,面向很多客戶,但是并不是每一個客戶都賺錢。我們在電腦科技里,有一個正態分布的規律,有一個2:8原則,20%的客戶產生80%的利潤,回答是不對的,我們的分析報告是2:98的原則,2%的客戶產生98%的利潤。我們對客戶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統一的分析以后,有了客戶的信息以后,可以對客戶進行細分,根據客戶的不同,建立客戶的評價系統,有一個評價體系以后,就可以知道哪些是賺錢的客戶,哪些是不賺錢的客戶,賺錢的客戶有什么樣特別的需求,我們要有特別的營銷。剛才提到民營企業的老總,外資銀行給他一張卡,按我們的理解就是一個簡單的針對性營銷的問題,為什么我們國有銀行不找他,原因可能是一些外國銀行對于我們國家的個人消費方面有數據庫,有一些信息,把這些能夠賺錢,或者感覺比較賺錢的客戶抽出他們的特點來了,對他們開展營銷。我們國有商業銀行如果能夠利用信息化方面的技術,把我們的客戶進行統一的管理,對客戶建立評價體系,針對客戶進行細分,對不同的客戶展開不同的市場營銷和產品的服務,我想剛才講的每一個內容和含量,都是我們大集中以后應用的主題。剛才幾位先生都提到了關于很多客戶分類的方法,從我們公司的一些觀點,包括我們幫助國內的客戶實踐過程中,總結了客戶分類的方法,概念非常簡單,銀行是一個企業要賺錢,就是要按客戶的盈利水平進行分類,哪些是真正賺錢的客戶,要籌建出來,這樣銀行需要兩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是客戶收入方面的信息,一方面是客戶成本方面的信息,客戶買一個產品,銀行有收費的信息,但是有沒有你為了獲得這個客戶消費的成本資源的信息,如果有了這兩部分的信息,就可以對客戶成本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客戶的盈利水平,還可以看到產品的定價情況。有了這些基本信息以后,對于整個銀行營銷體系的建立和銀行發展戰略的確認都會提供比較好的幫助。不然,銀行客戶面臨一個挑戰,外資銀行來了,WTO了,一年投入十億人民幣進行市場拓展,馬上碰到一個問題,怎么分配經濟資源,十億人民幣是拿兩億人民幣開拓公司業務,還是拿一億人民幣對信用卡進行營銷,還是拿一億人民幣做品牌行銷?這是要解決的一個很問題,是銀行進行客戶分類和決策支持的一個最基礎的信息,有了這個以后,很容易做分類工作,客戶已經有收入方面的信息了,通過內部管理信息可以拿到初步分攤的成本信息,這樣一比對,可以得到客戶盈利方面的信息。另外一個角度,因為信息是最基礎的,信息有不同的呈現的途徑,客戶是一個呈現的途徑,還可以有渠道和部門。這樣,對于整個市場營銷的有效性方面也可以進行分析,有了這些基礎信息以后,我們銀行領導在做決策的時候有依據,我們知道客戶是誰,知道他們是什么樣子,知道他們在哪里,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樣的服務,知道他們給我創造哪些方面的利潤。如果我一年有資金方面的投入的話,怎么運用手里的資源,提供專門的服務。這是客戶細分的一個最基本的理論,里面會用到很多技術,比如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的技術,這是產業界比較成熟的方法。我個人認為,都是比較容易做的,關鍵是看銀行怎么安排這個工作,怎么從管理體系上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劉世平:除了客戶的細分以外,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第一個產品的開發,新的金融產品的開發可以做,我曾經幫美國的富國銀行做過。第二個是目標銷售,幫美國的美洲銀行和美國的花旗銀行做過。第三個是信貸風險的評估,我幫很多家銀行做過,除此以外,客戶的忠誠度分析,客戶的流失分析,客戶的貢獻度分析,我也幫很多家銀行做過,交叉銷售,幫新加坡DBS、UB、OUB都做過,還有收入的預估,幫新加坡DBS做過。還有損失的預估的分析,除了客戶集中和客戶細分以外,很多東西都可以做。
陳靜:剛才大家對問題提出了很多看法,在場還有很多人想發言,在座有沒有IT產業界的,賈總談到中小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數據集中過程中,需要用最小的成本建立安全備份,包括災難備份。我認為這是目前很現實的商業銀行的市場需求,現在很明顯,新加坡我在94年就看過了,有專門從事災難備份的公司。開始也是中國的模式,買房子,租房子,后來感覺根本用不到,新加坡有非常完善的公司,十幾家銀行都在那兒進行災難備份,中國現在還沒有,我認為遲早還要有,就看有沒有IT公司看準這個時機,一步步做下去。剛才提到IT投入的有效性,提到信息利用的問題,包括數據大集中以后,IT資源利用的充分度和有效性的問題,都關系到銀行加快信息化建設。在座有沒有IT廠商?
臺灣嘉騰公司做國際貿易結算人士::做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這方面,是否對安全這方面……人民銀行對政策銀行和商業銀行在信息化的安全方面是否區別對待?還有一個問題,我也是一個股民,所以我了解到,我們國家現在老百姓存款達到八萬億,據一些分析,我們周邊的一些國家,貨幣的信譽還不如人民幣的信譽高。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很熱。中國加入WTO以后,人民幣國際結算這方面,我想問幾位嘉賓,人民幣信用比較高,在國際貿易結算方面是否有進一步的考慮和發展?我對我們公司的產品也是比較有信心的了。
陳靜:原則上沒有區別。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沒有什么差別,政策性銀行業務量比商業銀行小一些。沒有什么差別。第二個問題,涉及到我國人民幣可兌換的問題,我估計讓農行、建行回答也比較困難。上午戴行長做報告講了,加快人民幣可兌換的進程,你講到在我國周邊地區人民幣成為了硬通貨,人民銀行、國務院非常關注這個事情,認為也是因為中國經濟發展良好,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市場反映良好,這是一個大好事,可以加快人民幣的可兌換,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還不可兌換。所以只能是在不斷推進過程中,人民幣的結算,尤其在全世界還不行。
記者:目前是IT的冬天,人民銀行在信息產業方面,我們會投入哪些?
陳靜:如果說我們以前是五塊錢的話,現在我們準備在十五期間花8塊錢。
賈振陸:作為中小型商業銀行,也處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和國有的商業銀行相比,我在機構網點數、在總資產上,是永遠都趕不上,我們面對自己的定位,就是要想辦法,如何去擴大我們銀行的競爭能力,作為華夏銀行自己,提出了一個小銀行,大網絡的思想,也是利用高科技手段,利用現在的網絡技術,網點達不到那么多,通過網上銀行的功能,達到小銀行,大網絡的目標,當然這里也涉及到了一系列的電子化投入的問題,這個幅度逐年增加的比例是很大的。我們華夏銀行也面臨上市,上市以后,募集資金的主要方向是電子化方面。
記者:人民銀行對銀行業混業經營前途的看法?
陳靜:這個與信息化沒有關系,混業經營,人民銀行解決不了,這是國家的大政策。我講一下,在八十年代以前,為了防范風險,美國也是分業經營,加強管制,而現在世界趨勢是兩大趨勢,第一是放松管制,其中內容很多,一個內容就是允許混業經營,銀行可以辦保險,可以辦證券,還有期貨,在香港看了一下,很多的商業銀行都有,這件事情,我認為關鍵的問題有兩條,一個是監管的手段,另外就是銀行自律的程度,與發展有關。現在很多銀行提出來,加快混業經營,我個人相信,必然會加快混業經營。加入WTO以后,外資銀行母體可能是混業經營的,防風險的能力大,而中國的商業銀行只能辦存款貸款,不能干別的所以會放寬。比如說光大,下面的銀行業有保險公司,現在也批了,它不是光大銀行的保險公司,是光大集團的保險公司是允許的,這是一個跡象。
記者:這是有很大的關系,第一點某一些銀行出現了混業經營的勢頭,比如說銀行代辦炒股票的業務,代辦炒國債,是代辦,但是不能自己炒。第二個,就是銀行數據集中以后,剛才有網友問,還能開辦哪些業務,有人談是CRM,我認為除了這個以外,創造80%利潤的20%的客戶,不只是CRM,真正的是財務管理。這個必然涉及到,銀行客戶的資金投向,包括證券投資,保險投資,這些產品的應用,不可避免的牽扯到一個問題,就是混業經營的問題,從這兩個方面來說,跟銀行混業經營和數據集中之后,進一步發展新型業務是有密切關聯的。
陳靜:我同意你的觀點,第二,也有不同意你的觀點的。代辦業務不是說銀行炒股票,銀證通,是指股民調撥資金更加方便,不是銀行辦股票業務,當然,這個趨勢必然要有。
實達網絡:我們知道,安全是整個金融業永恒的話題,我們最近聽說,建總行在綜合系統,想采用原來的CCBS系統,CCBS系統是不是因為和現在的全球IT的潮流不太吻合,是不是知道的人很少,開放這種體系比較安全,建行采用CCBS是不是基于這種考慮?
劉靜芳:不是完全的基于安全的考慮,是有很多的原因的。
陳靜:我順便解釋一下,建行多年以來,發展的速度很快,但是前一段時間,有一點波折,他們的管理體制在變化之中,所以,劉主任有一些事情不太好回答,可以理解。但是建行發展的很快,現在建行的銀行卡全國第一,超過工商銀行,包括異地災難備份跑到工行前面的。
記者:金融信息化以后,對信息化的標準化的問題,人民銀行作為央行,這方面有什么考慮?有哪些方案?在網上銀行方面來說,有可能涉及到網上銀行,作為客戶需要很方便的對帳戶進行操作,這涉及到標準化的問題。
陳靜:標準化是人民銀行非常關心的,我們在座的商業銀行都非常關心。做法是這樣,第一,最近經國家標準,成立新的中國金融標準化委員會,馬上開會了,已經批準了,不僅是銀行,包括證券和保險。第二,關于我們怎么抓這項工作,包括和國際金融組織的聯系,我們還會進一步的加強和他們的聯系,借鑒國外的經驗。有很多的規范,包括信息卡的,中國銀行的IC卡的規范,以及機制規范等,是央行在牽頭制定規范是首例,全世界都是這樣的,人民銀行牽頭。這個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記者:我在買房的時候,有第三方的轉帳的問題,我一天兜里揣幾萬現金奔波,而新加坡卻不一樣,可以使客戶在銀行之間實現轉帳和移動,作為央行,您談一下看法,什么時候我們國家也可以實現各銀行之間快速的轉帳?
陳靜:您談到很重要的問題,現在中國個人客戶第三方轉帳很困難,引起我們的高度的關注,包括我們中央開會,有一次領導找我,見了面,批評了我,說也是買房子,有一些干部買房子,他們在建設銀行,說兩個多小時,錢取不出來,買個房子,從好幾個銀行取了很多的錢,回去我反映了這個事情。中國沒有個人支票,個人支票是非常方便的,我要買房可以用支票,而中國不行,根據外國專家的意見,說不要走支票了,直接跳到銀行卡上去,支票要印刷,要處理,還要備查,對銀行是沉重的負擔,不適應信息化的要求。一步跳到卡上,但是銀行卡的過去的傳統的業務,是雙邊關系,的開戶行和別的行是沒有關系,其他的行付不了款,所以很麻煩。現在中國銀行已經重視這個事情,廣州已經開始在開戶行辦一個轉帳手續,可以方便轉帳,但是只能在廣州市范圍內,同城可以做。上海就是通過網上銀行,可以方便的通過銀行卡轉帳,在上海已經開始了。但是絕大部分地方,包括北京都不行,這件事情引起了人民銀行的高度重視,我認為這不是信息化建設的問題,而是銀行面向市場的競爭能力太弱,支付手段太匱乏,太單調造成的,這件事情提的很對,我們很關心,我們推動北京和銀聯中心,盡快的推動幾個銀行之間能夠轉帳。
記者:華夏銀行說災難中心怎么建,作為金融行業,IT的東西是自己做還是外包,幾大商業銀行,包括小的銀行,都有自己的軟件中心,這個軟件中心,現在事實上很多的軟件中心,象承包商一樣,把很多的東西外包出去了,離我們講的真正的外包有很大的差距,想請幾位談一談,對這方面,金融界在這方面有什么長遠的計劃或者是步驟?
陳靜:這件事情我們也非常關心,我認為要加快信息化建設新的思路,其中的一條,怎么提高中國銀行業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效率。過去規模比較小,都是銀行包打天下,或者把一部分軟件開發外包給廠商,現在越來越不適應銀行的要求,有的行提出來,能不能把有的業務災難備份外包給IT廠商,或者另外的銀行,就是按照合同,給我建立系統,給我災難備份,我按合同定期付款,這樣做,感覺比我自己建成本要低,周期要快,同時,還托管,你幫我建,設備我買,不裝在我這,裝在你那,是托管,我放心,就象裝修房子一樣,包工工料,有全包的,這包工不包料,叫托管。還有聯合共建,幾家聯合起來共建一個,我認為這是一種發展趨勢,但是現在條件還不十分的成熟,我們兩三年前就推動這件事,小的行先建設,后來發現不行,商業銀行說,我們都是競爭對手,我們聯合起來建,第一,到了關鍵的時候,你能不能管我,第二加上中國的法制不健全,沒有法制保障,我求他管。比如說電信,通信說斷就斷,在國外是不行的,要斷的話要坐牢,而中國沒有這個法,斷了怎么辦?打電話說,不能斷,不得了,還得說好話。連電信都解決不了,我再把整個業務交給他,他能夠保證我嗎,這是有很大的顧慮,因為法制不健全,誠信也不完善,同時,還有一個隱私的問題,你管我的系統,你什么都知道,你再分析一下,我的優質客戶變成你的優質客戶了,這個顧慮是對的,所以不單外包,聯合共建都有這樣的困難,顧慮重重,這些問題都擺在我們的面前,但是是一個方向,隨著法制的完善,必然是一個道路。凡是市場規律認為是可行的,必然是一個方向,不管現在是有什么困難,就象江水,不管遇到什么,總要沖一個灣過去,反過來,不是市場規律,是行政干預,領導意志,總是不行的,水流到這里就干了,不能流了,還要市場規律辦事。
劉靜芳:陳司長說的非常好,有這樣的一種組織,是自然的一個沿革,多少年來,最早銀行開發軟件,慢慢的延續下來,不多解釋。第二,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我們很想外包,但是包給誰,找誰包,國內的市場是不成熟的,銀行要提高核心競爭力,我們希望把主要的資源和優勢集中到能夠提升銀行價值的地方,我們要尋找外包,就是希望外包無外乎幾個原因,第一是降低成本,第二為了得到專業化的服務,服務質量能夠保證,第三要快,開發一些新的產品,能夠快速的得到響應,新的產品能夠快速的推到社會上去。第四,當然就是說我還要學習,通過外包學習到一些經驗,來提升我們自己的欠缺的東西。但是我們更需要的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可是現在國內的IT廠商沒有這個能力,而國外的I廠商一方面沒有很大的投資在國內,象美國的那些計算機公司,可以解決銀行的問題,國內沒有。還有就是國外的廠商,不愿意做大規模的投入,建大的數據中心,支撐中小銀行或者小的金融機構的數據運行的要求,另外一個就是國外的IT公司對國內的情況也不是說非常的了解。剛才陳司長已經講過很多,我們國內的大的客觀環境上,還有法律環境上也都有一些制約,這是種種的因素造成的這種外包的社會化,只是一個趨勢,越來越多會依賴于這個外包,我們從最小的項目開始,慢慢的到整體的方案,甚至某一個業務的運行,都有可能外包,這個趨勢是毫無疑問的,但是這個過程是要一步一步的走。
人行江西科技工作者:作為人民銀行的科技司的司長,人行的自身的信息化建設有什么新思路?透露一下?
陳靜:人行的自身的信息化建設第一要加快,第二要更加有針對性。具體問題,明天上午專門開會,談人民銀行信息化建設的有關問題。
記者:國內的信息化發展很快,但是安全防范這一塊不知道怎么考慮?另外,CFCA的證書,很多安全的算法,安全的是密碼,國內的法律的話,可能排斥國外的算法或者技術進來,而國內沒有很好的方法和算法和密碼技術,這個矛盾怎么來解決?
陳靜:你講的安全問題也是復雜問題,我們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和大家交流,我知道國內的安全的信息產業,是很好的一件事,為很多的銀行提供很好的服務。CFCA這件事,本身是招標的結果,第一個CFCA是IBM和國內合作建的,第二個是加拿大公司的,這個系統在不斷的改進完善。提到算法是國家的一個政策,國家規定,涉及到加密算法,必須經過國家批準,這件事情是國家的一項政策,不是人民銀行批準的。第二,很多國家關于加密算法,都有國家的規定,俄羅斯就不說了,很多國家,包括法國都有,所以,這件事情涉及到國家的利益,涉及到國家主權的問題,關于加密算法的問題,恐怕是要很敏感,很重視了。第三,我們國家也不斷的反映,國家的秘密和商業秘密有差別,甚至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說,不要用管國家秘密的辦法管商業秘密,國家也在不斷的研究,商業銀行也在不斷的反映這些方面的意見,我想過一段時間,會有這方面的政策。道理很簡單,我們加入了WTO,兩大趨勢,一個是放松管制,第二個就是國際化,全球化。我們國內的結算銀行都可以和國外聯網,必須有加密機制,你不用國外的,國外的就不知道了,所以說,國家有關部門也了解到這方面,在歷史的進程里面,會把這個問題處理好的。
記者:我覺得今天來展會的,可能大部分是IT或者科技部的負責人,我想提一個問題,在國內十幾年的IT技術的發展,包括對銀行的影響力來講,IT技術是否對我們的銀行業務有一個比較好的投資價值回報。國外有一個研究報告說明,美國做一個說明,IT技術不一定對投資價值產生很好的回報,在國內來講,央行是否調查過,銀行IT的資金投入產生的回報有多大,還有就是技術的創新,是否會引導業務創新?我感覺,國內的IT技術很快,包括銀行在IT的投資很大,對IT技術的投入價值有多大,是否會一條腿跑的很快,而業務的腿沒跟上,導致很大的浪費?
陳靜:這位先生地區很重要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有事實根據的。中國銀行的IT投入,對中國的銀行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投入產出是合理的。據國外的銀行的分析,是僅供參考,我發現包括國外,包括香港的雜志,對大陸的評價,他們對中國的情況不了解,簡單的把大陸的情況和國外比較。舉一個例子,有一個算法,具體的整個的IT產業,銀行業投多少錢我不知道,具體的項目,在座的銀行他們心里都有帳,利益差是多少,一年是非常可觀的,產生的經濟效益是硬指標,否則都評不上獎的。建行、農行、華夏銀行,他們運用了信息技術以后,對效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說他們發的銀行卡,包括招商銀行,搞了一卡通,一卡通后面,很重要的是它的信息基礎設施和信息系統建設的支持,沒有的話根本不可能有一卡通,這個問題是肯定的。但是到底銀行業投入IT,產生多少效益,是我們答不出來的問題,我們沒有這方面的統計。但是提醒了我們,下一步的信息系統建設,要嚴格的投入產出的分析,最后的驗證,要成本核算,這件事情應該講,從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過去做的不好,管理水平做的不夠的反映,應該有這個數據。
最后我講一點,今天的論壇,我感覺很有收獲,問題是從實踐中來的,而且有不同的意見,使我們深思。我們過去考慮比較多的是外資銀行進來是我們的主要對手,現在我們看到還有別的競爭對手,根本的是提高銀行面對市場的競爭能力,還有IT資源,包括數據集中以后,IT資源的利用問題,這個問題應該重視。我們花了不少錢,建了系統,但是這個系統是否充分的應用了?這件事情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需要總結的問題,這是重要的。而且大家提到,包括數據集中,包括災難備份,怎么按照市場機制辦事,提到關于客戶關系管理以及相關的問題,我想,提到信息化建設的關系,很多事情,不是數據集中之后就完了,我們的經營理念和機制都要發生變化,在中國來講,要發生巨大的變化,或者發生很大的變化,再說的嚴重一點,中國的銀行業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才可能適應形勢的要求,但是我們有信心的。
我有一個體會,加入WTO已經大半年了,和我們原來的分析總的趨勢是一致的,但是壓力要小。比如說上海的花旗銀行,對存款5000元以下每年要收費,這件事情,驚動了人民銀行行長和領導,但是最后發現效果是好的,就是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外資銀行服務是好,但是要收費,中國的商業銀行,好象服務聽起來沒有外資銀行那么好,沒有發VIP卡,但是有很強的社會主義性質,很多是免費的,而且是以國家信譽為后盾,現在老百姓也發現了,這個事情不能看得簡單,國內的銀行有它的優勢。另外我們發現,銀行很多的中間業務是免費的,他們開辦新的業務,要有新的開支,包括IT和管理,也發展不起來,好的業務也發展不好,最終客戶也不長久,所以要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將來銀行的中間服務,按照市場的規律,在競爭的環境下,該收費的收費,該收多少收多少,當然不要多了,多了就被淘汰了。但是,收費以后,使得銀行感覺到服務好,也是盈利,愿意投資,愿意辦好,最終受益的還是廣大客戶、儲戶,這是雙贏、多贏的局面。所以,中國信息化建設為銀行服務,我們的理念,在改革的大潮里面,都會發生翻天地覆的變化,一個嶄新的中國,將出現在世界的地平線上。
我衷心感謝這幾位專家,還有國外來的專家參加我們的論壇,也衷心感謝與會的代表和網友,我們共同努力,把中國的金融信息化搞的更好,謝謝大家。
主持人:我宣布,第三屆中國金融信息化發展論壇圓滿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