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趙曉/文
繼美國、日本之后,誰會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很多人認為是中國,實際情況究竟如何呢?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增長全球最快。其中,1985年-1990年的工業生產指數上升 了1.86倍,1991-1996年中國的工業生產指數又上升了3.75倍,而世界上其他的制造業大國如美國、日本的增長相對較低,日本在90年代后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由于中國制造業生產快于世界平均水平,導致中國制造業的全球份額呈不斷上升之勢。1980-1997年的17年間,中國占世界制造業增加值的份額從1.4%上升至5.9%,平均每年上升約0.26個百分點,中國制造日益成為世界的新生力量。
然而,與北美(27%)和日本(15.8%)所占的份額相比,中國的差距非常明顯。且即使可以保持以往的趕超速度,中國也需要20年才能趕上現在日本在世界工業增加值中的份額,需要40年才能趕上美國在世界工業增加值中的份額。因此,中國實際上還遠遠稱不上“世界工廠”,甚至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也不可能成為“世界工廠”。
如果把中國、新興工業化國家(地區)以及日本加起來,其占世界制造業份額的比重高達31.4%,超過北美和西歐,稱之為“世界工廠”或許還有幾分合適,而中國充其量是在其中扮演著非技術和創新類組裝工業中心的角色。
除了規模不夠,中國離“世界工廠”距離遙遠的理由還在于:一是企業規模偏小,反映出整體實力相去甚遠。比如在整機方面,中國最大的冰箱、洗衣機廠商的年生產規模才200萬臺左右,而惠而浦的全球洗衣機產量在1999年就高達740萬臺,其在美國的一家全自動洗衣機生產廠一年的產量就是300萬臺。在關鍵零部件方面,中國最大的壓縮機廠規模僅250萬臺,而恩布拉科集團的年生產能力高達2300萬臺。至于營銷規模方面的差距就更加明顯:跨國公司年銷售額高達數百億美元,中國最大的家電企業海爾的銷售額僅數百億元人民幣。
二是技術水平低下。中國鋼鐵、有色金屬、電力、機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傳統工業的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多數大中型企業關鍵技術的開發與應用能力相對不足,國際先進技術裝備僅占1/10,機械產品達到當代國際水平的不到5%;此外,產品結構不合理,國際達標優質產品僅占1/10,不少高技術產品及部分高附加值產品仍需進口。據統計,2000年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逆差達155億美元,高技術品種鋼材每年尚需進口700-800余萬噸,高檔合成樹脂自給率不足50%。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單位能源每千克油當量的使用所產生的國內生產總值目前僅為0.7美元,而美國為3.4美元,德國為7美元,日本為10.5美元。
資料顯示,中國傳統產業勞動生產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發達國家的1/10。從反映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看,我國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產業規模小,技術基礎薄弱。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僅為4%,遠低于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水平。產品設計、關鍵零部件、工藝裝備主要依賴進口。自主知識產權和自行開發的高新技術成果,商品轉化率和產業化率低,分別只有20%和5-7%左右。此外中國高新技術的發展問題還體現在擴散性弱,同其他產業關聯度低,改造傳統產業作用不顯著等。
三是中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創新成果產業化遲緩。1999年,中國大中型工業企業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例為0.6%,而世界500強企業一般為5-10%以上,電信、醫藥等行業甚至達到20%。我國目前甚至還未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多數行業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基本依賴國外。消化吸收能力不強,缺乏對引進技術的系統集成、綜合創新,缺乏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因此,比較清楚的一點是,中國在制造業方面的優勢目前主要是在某些制造業產品特別是非科技創新類產品上。例如,鋼、煤、彩電、洗衣機、冰箱、空調、微波爐、摩托車、水泥等產品中,“中國制造”均已占世界市場份額的第一名。但即使在這些產品方面,中國廠商也更多地處于組裝和制造環節,普遍未掌握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和關鍵技術主要依賴進口。例如,中國的格蘭仕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微波爐生產商,但關鍵部件磁控管仍然依賴進口;中國正在成為全球最大的空調生產基地,但高性能柜機仍要采用美國谷輪公司的渦旋壓縮機,而變頻空調則要依賴日本技術。除此之外,中國企業還存在著供應鏈管理方式較落后,跨國經營能力差等問題。
最后,中國究竟要不要成為“世界工廠”?政府應不應該通過產業政策等加以推進?筆者的看法是,順其自然是最高的智慧,因為一切都是變化的。只要中國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只要遵循市場規律,哪怕是通過制造業或服務業的發展來實現經濟增長,都同樣是值得努力和肯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