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02年中國輕工產品溫州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召開還有20分鐘,與浙江省政府副省長葉榮寶的待遇一樣,溫州五金商會秘書長林一旦手里拿著一張人民大會堂的大紅請柬進入西門,然后自信地踏上鋪滿紅地毯的浙江廳。這位自稱天天都想著為商人服務的商人邊走邊同記者說,“對一位私營企業主來說,要在幾年前,獲得這樣高規格的待遇肯定連想都不敢想。”
而溫州市市長錢興中好像更慷慨大方,為了把更多的機會讓給民間人士,他在招呼記者的同時,拼命提醒新聞界的朋友把更多的鏡頭對準溫州的企業家們,顯然這是一位非常開明的市長。在這樣的氣氛感染下,溫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王向愈干脆讓大家自報家門,互換名片。
接著記者發現,這次新聞發布會各方的致辭都很少提及政府,在2萬多字的博覽會宣傳材料里,全是政府幫商會說話的內容。再接著記者又發現,千頭萬緒的接待工作只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溫州市對外文化協會操辦。這就是今天展現給世人們的另一種新的“后溫州模式”。
董事長不如會長值錢
“在溫州,商會、行業協會是知名度最高、最有面子的經濟中介組織。”溫州鞋革協會的紀權云自豪地說。“過去我們印名片都把董事長、總經理的頭銜擺在最上方,而現在變了,企業老板都愿意把所在商會的職務放在最顯著的位置上。”
在一旁的溫州市副市長冒康夫頻頻頷首稱是。他說,“包括服裝商會、煙具協會、眼鏡商會、家具商會、五金商會、合成革商會、塑料協會在內,溫州現有100多個商會和行業協會,這些民間組織正以一種積極的姿態活躍于不同的經濟舞臺上,同時在溫州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如果要定義的話,目前溫州商會主要承擔了行業自律、維權、組展、服務、協調、管理六大方面的任務。”溫州私企協會副秘書長尤江這樣概括。他說,去年全世界每30件衣服就有一件是溫州的產品,制鞋業的營業額甚至超過250億元人民幣,民營經濟的比重已占溫州總產值的95%左右,假如沒一個強大的商會組織在政府與市場之間展開協調,配合政府進行行業管理,顯然會讓行政方面成為一只“跛腳鴨”。
對因市場而生、依市場而運作的行業組織而言,其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企業維權。溫州煙具商會一個只有3頁紙的“維權公約”就解決了過去政府認為是老大難的問題。這個商會的秘書長張楷書說,我們也不比政府高明多少,只出臺了一個“業內專利”的標準。規定成員單位違規后必須接受商會沒收模具和成品的處罰,這樣就使新產品得到了行業準入的保護。
在我們溫州的報紙上,經常可以見到外地見不到的各種行業產品維權公告。企業申請維權比申請專利熱情還高。為什么呢?張秘書長進一步解釋說,因為行業維權周期短、速度快、程序簡單,特別適合溫州輕工產品聚集的產業結構。如打火機、剃須刀、鎖具、燈具、筆類等產品,更新換代快,外觀變化多端,單靠申請專利根本趕不上行業的發展,產品維權恰好填補了空當,使行業自我約束功能得到加強。
今年3月,當地一家鎖具企業模仿了溫州派力鎖業公司已獲行業維權的外觀設計,溫州五金商會鎖具維權委員會當場沒收了該公司3副模具和數萬只產品,并在當地報紙刊登公告責令其停止侵權。“公告一登,誰愿跟一個不講商業道德的企業做生意。”溫州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孫智勇說。
據本刊不完全統計,截止今年第二季度,已有13家商會、協會加入行業公平組織,其中煙具協會對900多種產品進行了維權,剃須刀協會、燈具商會、五金商會、制筆協會、鞋機商會的維權數量依次達到100種至400種不等。這么一來,一些行業屢禁不絕的仿冒成風、殺價競爭現象就得到了遏制,競爭從無序走向有序。
也許溫州市壓電點火裝置商會走過的行業自律之路,更能體現商會的市場化運作。起初,這個商會也像其他行業一樣,制定一個保護價,以維護本行業的利益,結果。事與愿違。這一違背市場規律的舉措并不見效,反而阻礙了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于是,商會在做了大量的調研后,制定了一個既為企業擁護又被市場接受的行業標準。這樣不但質量得到了保證,市場基準價也非常自然地形成了。
至于組團參展、開拓市場、提高溫州產品知名度更是溫州行業組織的分內事。溫州服裝商會1994年成立后,多次組織本地企業展團參加北京、上海、杭州、廣東中山等地的大型服裝服飾博覽會,在國內率先統一組團,打出“穿在溫州”的大旗,“溫州軍團”的沖擊力令參展的業內同行頗感羨慕,以致許多地方紛紛效仿。這幾年溫州服裝南征北戰甚至將“穿在溫州”旗幟打到了德國、意大利、香港。
溫州服裝商會的有效運作,使得溫州服裝以整體形象頻頻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在1999年中國巴黎文化周,商會采用集團作戰方式,由5個溫州服裝品牌組成“聯合艦隊”,代表中國向世界展示東方魅力;2001年7月,“報喜鳥”、“莊吉”、“華士”、“法派”、“夏夢”、“金頂針”等6家溫州服裝企業,集體“亮相”在德國科隆舉辦的第9屆國際男裝博覽會,博覽會負責人為此驚嘆:“如此高的工藝、技術水平和名牌風格表明中國服裝發生了質的變化”。
服裝商會甚至將“溫州服裝走向21世紀發展戰略研究會”、“溫州服裝品牌文化和營銷戰略發展研討會”開到了北京的人民大會堂,請專家為溫州服裝、企業的發展出主意。“以前,這類活動幾乎全由政府有關部門出面組織。”溫州市政府一位官員感慨地對記者說。
商會要當信用大使
盡管現在看來“中國鞋都”落戶溫州是名至實歸,但早幾年溫州鞋可沒有這樣的好名聲。“那時候在全國老百姓的眼里溫州貨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溫州的鞋子常因質量低劣被火燒、被拒之門外,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逼得我們的產品不得不改頭換面打別人品牌。”吉爾達鞋業公司的一位老員工至今記憶猶新。
溫州鞋業今天之所以能夠品質超群、名牌如林,與鞋業商會在倡導誠信經濟、建立行業規范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息息相關。商會常以鞋業發展的歷史教訓和現今成就作為例子,使企業深深體會到誠信是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證。正是因為溫州鞋革業對誠信認知的艱難歷程,在北京召開的溫州誠信經濟研討會上,溫州鞋業成了討論中最具說服力的事例。
同樣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于低價的惡性競爭,溫州的服裝在國內消費者的眼里變得極不光彩,很多大商場拒絕溫州服裝進入。在當時的人們眼里,溫州服裝就是大路貨,沒品牌、沒檔次。1994年3月,溫州服裝商會成立后,在全國頂級的商廈里人們都可看到報喜鳥、莊吉、華士、法派等品牌的服裝。溫州市外經貿委一份總結材料中有這樣一段話:服裝商會的成立,是溫州服裝發展過程的必然需要,是溫州的企業家們由家庭作坊式的分散經營向團隊精神和整體意識過渡的開端,是溫州服裝拋棄偽劣產品向真品奮進的序曲,是溫州服裝發展歷史上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商會客串“外交部長”
當然商會最長臉的是替政府出國打CR官司那段獲得洋人尊敬的經歷。這個故事由溫州打火機商會副會長陳群滿今天敘述起來都很有意思。
去年10月,溫州打火機商會在意大利的“眼線”得知歐盟標準化委員會正在擬定一個技術壁壘文件,即規定出廠價在2歐元以下的打火機進入歐盟市場必須設計有防兒童開啟的裝置,也就是后來鬧得很大的CR法案,一旦這個法案通過,占歐盟市場70%的溫州金屬外殼打火機將失去市場和價格優勢。
商會在緊急召開會長會議后,當天就通過各種渠道向政府部門反映。今年1月18日,在商會陪同下,溫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局的代表赴京向外經貿部公平貿易局匯報此事,引起石廣生部長的高度重視,2月7日,公平貿易局的王世春局長專門赴溫州召開“CR”專題座談會,聽取溫州煙具行業的各方呼聲。
隨后,外經貿部和溫州商會方面組成7人的交涉游說團出訪歐盟。開始,德、法、意等歐盟成員國只派出政府官員接待,后來一看有商會代表馬上就“對等”起來,隨后的談判,除了CR法案的主要提請機構歐洲標準化委員會、歐盟健康和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外,還加進了歐洲打火機進口商協會。
陳滿群說,那幾天我們從這個國家飛到那個國家,幾乎像個外交官。由于單邊會談變為多邊會談,加上歐盟國家都是自由貿易國家,所以我們商會在交涉、游說中得到了“印象分”。當然,商會的談判策略也很有“人情味”。首先我們表示了中國同樣重視保護消費者權益的立場,對歐盟制定的安全標準完全予以理解。其次介紹了溫州制造的金屬外殼打火機工藝、標準與歐盟的安全性標準是完全接軌的,出口前均通過國際公認的安全標準法定檢驗。在一些歐洲國家提出的因兒童玩打火機造成的傷害案例中,無一例外純屬一次性打火機,均與溫州產金屬外殼可重復使用的打火機無關。
在闡述抵制CR法案理由時,商會的同志當場搬出許多世貿的條款,對CR法案進行逐條反駁:第一,出口價低于2歐元的打火機應安裝“安全鎖”表面是為了安全,實際上是建立在產品價格基礎上的條款,缺乏科學依據,包含著強烈的價格抵制情緒。第二,把價格與安全牽扯在一起,不合理,不科學。價格是可變的,而安全標準是相對穩定的。價格與安全標準是兩碼事,價格高低與否無法代替安全。第三,正常的技術標準不能對貿易造成扭曲,造成歧視。中國幾乎是惟一生產出口價低于2歐元打火機的國家,CR法案顯然是一項針對中國產品的歧視性措施,有悖于WTO非歧視性原則。
陳滿群回憶,當時我也火了,讓翻譯大聲替我說,既然你們是自由貿易國家,為什么要設置違背WTO公平原則的壁壘?事后,歐洲打火機進口商協會的一位朋友說,原以為你們溫州人只會開餐廳,沒想到談判也那么厲害。
對商會方面的據理力爭,歐盟表示理解與認同。歐盟有關官員表示,雙方開展溝通,就含有友好的協商性,這能更好促使問題得到解決。最后的談判結果是,如果經投票后CR法案獲得通過,歐盟愿意啟動修正立法程序,對CR法進行修正。陳滿群說,這是中國的商會組織首次代表國家利益對外談判,而且是一個成功的案例。當然,游說和交涉為我們今后遇到類似事件增加了許多經驗。記者注意到,陳在提到“游說”時口氣顯得相當成熟。
外經貿部參與談判的一位官員也表示,這次CR談判活動,是政府與民間結合的一次有益嘗試,為我國對外經濟貿易的談判史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同時,也從另一側面說明了溫州打火機在國際上的重要地位。
去年12月27日溫州眼鏡廠商將一封抗辯書交給土耳其政府,應訴該國眼鏡生產商對其傾銷的指控。這便是后來被媒體稱為“中國加入WTO后第一應訴案”。據有關人士介紹,溫州眼鏡企業之所以能夠迅速地做出反應,溫州眼鏡商會發揮了關鍵作用。
20世紀90年代成立的溫州市眼鏡商會曾30余次組團參加北京、香港、意大利、美國、法國、德國等地的眼鏡展覽會,獲得了巨大成功。2001年香港眼鏡展,溫州市60多家企業參展,成交額達2000多萬美元。商會還多次組團赴香港、臺灣、東南亞、美國、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進行考察和商務活動,不斷開拓國際市場。
這幾年,溫州眼鏡商會在實施名牌戰略、標準化生產上費了不少心思,花了不少氣力。至今,全行業已有30多家通過ISO9000族國際質量體系認證,80多家通過歐盟CE認證。這對全行業步入規范化、集約化、國際化的發展軌道產生了深遠的意義。
去年溫州市眼鏡年生產總值約45億元,占全國眼鏡產值的50%以上,并逐年以20%的速度遞增,其中90%以上出口世界各地,是歐盟、南美、中東、東南亞、美國、俄羅斯、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最大的眼鏡貿易伙伴。
這事我替政府辦
其實,除了溫州打火機商會游說歐盟CR法規、眼鏡商會應訴土耳其監管外,整個商會在謀求行業整體利益方面都有突出表現。
其中“中國鞋都”一波三折最終落戶溫州的故事,就非常形象地說明溫州商會在溫州政治經濟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打造“中國鞋都”對全體溫州人而言可謂是蓄謀已久的事。早在1998年于溫州召開的全國輕工廳局長會議上,溫州市就提出創建“中國鞋都”的目標。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鞋革業發展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培育了鞋革品牌群體。溫州鞋業聲名在外,其生產規模大、效益顯著、市場份額大、優秀品牌多、產業結構合理、出口創匯勢頭強勁、行業配套齊全等優勢,得到中國皮革工業協會等行業權威機構、國家有關部門的肯定。所以,對“中國鞋都”這一榮譽稱號溫州人是志在必得。
但好事多磨。去年4月,福建省泉州晉江也被國內某機構授予“中國鞋都”。這個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給溫州很大壓力,而在這方面的處理上政府顯然又不能干預過多。于是溫州鞋業商會便專程趕往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對溫州的鞋革規模、數量、檔次、質量、品牌做了全面陳述。
同年8月,受中輕聯的指派,由中皮協組織全國行業專家團來溫州評審考核。為此協會精心安排,在會員單位配合下,經過幾天的實地考察,專家組對溫州市鞋革業總體水平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鞋業商會一位同志說,我們就像申奧那樣鄭重和細致,組織康奈、吉爾達、東藝、奧康、多爾康、紅蜻蜓等6大鞋革企業向專家組提交了“請求授予溫州中國鞋都稱號”的書面報告,改變了過去認為溫州光有皮鞋產品優勢只能授予“中國皮鞋之都”的論點。
考評后,專家組的書面結論中這樣寫到:溫州是以皮鞋制造為強項,旅游鞋、膠鞋、童鞋、注塑鞋、休閑鞋、拖鞋、特種鞋等為重點,皮革機械、皮革化工、鞋材設計等配套行業齊全,社會化大生產程度高,社會化質量保證體系嚴密,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等產業服務社會化較強的國內皮革重點產區,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鞋都”。
2001年9月12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及中國皮革工業協會正式命名溫州為“中國鞋都”。
這位人士感慨地說,如果當時由政府出面辦這事,就很可能陷入尷尬的境地。但商會出面就順理成章多了,何況這些專業上的東西也只有商會才能說清楚。
在嘗到“中國鞋都”的甜頭后,鎖具商會又開始策劃起“中國鎖都”,并與成員企業簽訂了一個鐵板釘釘的行規:獨立開發創新,決不模仿他人。這個商會還把每月5日定為鎖具維權日。更有意義的是,在溫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商會方面還推動質監部門組建了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五金商會質量檢測站,由12家鎖具龍頭企業出資42萬元購買檢測設備。現在這套設備已安裝完畢,經國家質量認證委員會評審通過后即可啟動運作。為了投桃報李,甌海區政府在婁橋劃出2000畝土地,準備為鎖具企業建造一個高科技的“中國鎖都”產業園區。這就是政府和商會今天良好關系的體現。
就在記者發稿時,當地一家報紙刊登了溫州五金商會的一則招聘廣告,希望讓更多的碩士、博士加盟商會,且有政務、商業、外貿經驗的優先。或許這就是溫州人的實干和效率所在。因為就在各地商會紛紛為生計和收費發愁時,溫州人又開始把自己帶入了新的后溫州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