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上海市常務副市長蔣以任在近日開幕的“新世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高層研討會”上指出,上海已進入從中國內地金融中心邁向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時期。
蔣以任說,經過十年的建設,上海金融業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上海確立內地金融中心地位奠定了基礎。金融業目前已成為上海的支柱產業,上海“一、二、三”產業的比重2000年已達1.8?48?50.2,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其中,金融業占GDP的比重已由“八五 ”期末的10%升至2000年的15.2%。
蔣以任表示,上海的金融市場已形成多元化、體系化格局,上海已是中國內地最大的證券、保險和外匯交易市場,目前,由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商品期貨市場等組成的全國性金融市場體系已在上海基本建成。他說,上海的金融開放居中國之首,到目前為止,上海外資金融機構的存款、貸款、總資產占全國的比重均超過五成,世界前50位的大銀行中有20多家在上海設立了分支機構。在滬外資證券代表處有42家,外資保險公司14家,占全國總數的比重也都超過了半數。
蔣以任指出,上海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后,下一步將繼續向建成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目標邁進。今后一個時期是上海從內地金融中心邁向國際金融中心的關鍵時期,必須牢牢抓住加入世貿組織五年內上海金融率先開放的先發效應,進一步強化其內地金融中心地位,不斷推進上海金融發展的國際化進程。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吳曉靈則表示,根據我國經濟發展趨勢,我們需要一個以中國的實體經濟為支撐的國際金融中心,而上海具備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有利條件,目前的重點在于制度創新。吳曉靈認為,上海具備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有利條件,也已具備全國性金融中心的現實條件,為其向國際金融中心過渡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另外,上海還具有地緣與歷史優勢、經濟優勢、體制優勢及金融基礎設施優勢。
吳曉靈指出,目前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點應該放在解決體制難點和創造良好的環境上,而這兩個問題的解決都必須立足于制度創新。首先,要大力推動金融資源配置的市場化進程,包括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適度提高匯率彈性、推動資本賬戶可兌換。這些問題不解決,市場就無法真正發育,國際資金資源的流動就無法暢通,也很難形成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其次,要促進基礎設施與國際的接軌,包括中介機構的數量和服務水平、監管水平、法律環境、信用環境及人力資源管理各方面的接軌。創造這些條件,既要靠上海的努力,更要靠中國經濟改革的持續深入發展。
《市場報》 (2002年09月12日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