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收入成為稅收征管盲點
一位最近剛剛參加過有關偷漏稅現象研討會的律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非常感慨地談道,目前個人收入中的大量灰色收入,已經成為稅收監管過程中最難以控制的流失源。
海淀區地稅局有關負責人曾舉例說,每年的寒暑假是中小學教師家教代課的旺季,按 一般行情小學老師的代課費用是每節課50元左右,中學教師的代課費達到了每節課上百元。一位暑期給10個學生代課的教師收入就有可能超過萬元。但是這些收費全部是一對一的現金交易,稅務機關很難掌握和監控。
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士直言不諱地說,我也有過漏稅的情況。現在人們的計劃外收入太多了,按單位正常的工資單,研究人員的平均工資只有每月1000多元,但是目前教授外出授課的市場行情是一次課1000元,有些律考方面的輔導班一次課的授課費已經達到上萬元。這些授課費是稅前款還是稅后款給錢者不說,收錢者基本也心照不宣地不問。
還有人士指出,文體明星的偷漏稅行為從劉曉慶案發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實際上一些腐敗官員收受賄賂巨額財產來路不明,權威醫生多處兼職“手術刀走穴”,畫家、書法家在家里賣畫等等各行各業的灰色收入,正成為稅款流失的“主渠道”。
張志堅主任說,市場經濟環境下的經濟活動呈現出復雜化、多元化,而我們的稅收立法和執法手段卻沒有跟上形勢的發展,稅收監管缺乏常規性的有效的監管措施。
執法力度不夠使稅法成了“軟柿子”
劉俊海教授對此的看法是,由于各級稅務機關存在人力、財力不充分,執法手段落后等客觀原因,遠遠不能適應對十幾億納稅人和潛在納稅人收入和納稅情況的監控。
此外,雖然刑法中有關于偷漏稅到一定數額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條款,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偷漏稅行為的追究卻遠遠低于對詐騙、偷盜等犯罪行為的追究。現實中偷漏稅行為非常普遍,而真正受到法律追究的案例卻非常少。這使得很多人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偷點稅被查到后頂多再補交,沒什么更多的麻煩,所以造成稅款在這種僥幸心理中流失。劉曉慶案發后,各地都出現了補交稅款熱的現象,實際上就是過去執法力度不夠的一種折射。
劉教授說,法律制裁不光有制裁的功能,還有非常大的教育功能,所以建立一個規范系統的執法機制,也是堵上偷漏稅黑洞的有效措施。
權利義務不明確納稅多少沒感覺
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的調查顯示,有26.9%的未足額納稅者表示即使繳稅也未必能享受應有的權利。一位接受采訪的事業單位職員也談道,單位每月代扣了多少稅金只是工資條上有個數字,稅務機關沒有任何憑證,到了退休,一輩子給國家納了多少稅,做了多大貢獻自己都不知道。
劉俊海教授說,這也確實是影響納稅人納稅的原因之一。按照稅收征管法的規定,納稅人享有要求稅務機關對個人收入情況保密的權利以及申請依法減免稅款權,還有對稅務機關非法行為的陳述權、申辯權,對稅務機關的罰款有申請行政復議權、訴訟權,要求國家賠償權。
劉教授介紹,在國外有將納稅人的稅款按一定比例記入納稅人的個人退休金帳號的做法,很多國家還都采取個人所得稅與社會福利相結合的做法,繳的稅越多,享受社會福利就越大,促進人們依法納稅的積極性。我們也應該在社會上建立一種對納稅人的認同感,對于納稅大戶在戶口準入、加入社會團體等方面,給予優待和鼓勵。
公共服務產品有缺陷使納稅人心理不平衡
劉海年教授在分析稅款流失黑洞時認為,一些政府官員腐敗、政府機構提供的公共產品存在缺陷,一些財產歸屬不清,也造成了納稅人心理不平衡,不愿納稅。
劉俊海教授說,按照稅收原理,納稅人納稅不僅是調節社會貧富差距的一種手段,納稅人得到的回報還體現在其使用了更多的社會資源,享受了更多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而在我國目前不僅納稅人的依法納稅意識沒有形成,政府公職人員的公仆意識也沒有完全形成。舉一個很小的例子:在國外,公民開車在路上碰到突然沒油了的情況,可以理直氣壯地要求路上的交通警去幫助買些汽油回來,警察也會非常自覺地幫忙,納稅人的主人感非常強。而我們國家目前公務員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和職業道德水準還有待加強,有些執法行為還不透明,一些腐敗分子侵犯納稅人合法權益的現象還存在,這就會使有些納稅人自覺不自覺地發出疑問,我是納稅人,或是納稅大戶,但是我得到了什么樣的回報呢?我納的稅是不是裝進了哪個貪官的腰包呢?從而產生不平衡心理。
檢察日報的一篇報道也提到,有的私企老板質疑目前披露“富人逃稅”的一些報道說,一個國企的領導,按照規定,可以讓企業給他配備一輛奧迪車,費用都算企業的運營成本。那么私營企業家因工作需要給自己配備一輛車,為什么卻不能算進公司的營運成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