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各國對離岸綠洲有很多迷人的稱呼——“避稅港”、“財政天堂”、“稅收綠洲”、“金融中心”,卻始終掩蓋不了其真實的身份——“國際避稅地”
一塊黃銅牌=14000家公司
在“離岸綠洲”巴哈馬首都拿騷市海灣街一個律師事務所的門上,有一塊刻著大量公 司名稱的黃銅牌,它竟然就是在巴哈馬組建的14000多家外國公司全部的有形資產!這真有點不可思議,但這種現象在“離岸綠洲”卻實在不足為奇。要知道,全球匯集于離岸綠洲注冊的70多萬家企業之中,至少有80%以上徒有其名,它們在此完成了必要的注冊登記手續,但實際從事的商業活動卻在別處。這些僅在紙面上符合法律所規定的組織形式的公司,被稱為“離岸公司”,它還有一個形象的說法——“紙公司”。
為什么眾多的企業要選擇到這些綠洲注冊“紙公司”呢?讓我們走近這些離岸綠洲,探明究竟。
離岸綠洲主要分布在三個區域:靠近南北美洲的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地區、歐洲地區、遠東和大洋洲地區。它們共同點是同為很小的國家和地區,甚至是很小的島嶼或“飛地”(CNCLAVE,即指一國境內的外國領土);有殖民地歷史,或至今仍為殖民地;自然資源稀缺、人口數量較少、經濟基礎薄弱。為了振興本地的經濟,不知何地的政府想出了一個吸引投資、增強地區競爭力的策略——創造寬松的稅收環境,增強配套的金融服務,把本地建設成為一個避稅天堂。而“天堂”的出現,逐漸吸引了大量國外公司來此注冊不在當地經營的公司,只為享受當地低稅或免稅的優惠,從而產生了注冊海外離岸公司的形式。
至今為止,注冊海外離岸公司在國際上已經風靡了二十多年,離岸綠洲也因之而郁郁蔥蔥了二十多個年頭。它們依靠稅收優惠吸引著大量外國資本和外國企業,為跨國投資者利用國家之間不同的稅制關系和國際稅收體系中的法律漏洞進行國際避稅提供了一片沃土。對于有一定規模的跨國企業,在這些離岸綠洲注冊“離岸公司”還有稅收以外的很多好處,比如有助于發展公司的跨國業務,可以使你繞開出口配額限制等關稅壁壘,讓你避開政府嚴格的外匯管制,還能夠保證公司注冊資料和文件的高度保密,等等。此外,對于一些經濟、法律等處于過渡階段的市場來說,通過離岸公司開展對這些市場的業務,相當于為整個企業集團設立了一道保護的屏障。所謂投桃報李,這些“會下金蛋的鵝”也為離岸綠洲的政府帶來了豐厚的財政收入——公司注冊費和年檢費。況且,這些公司的經營活動既不會破壞當地旅游資源,又可以增加當地就業機會,絕對稱得上“綠色無污染”。
為增加吸引力,離岸綠洲的政府不斷創造各種有利的輔助條件,便利的交通和通訊條件當然是必備的“硬件”。國際著名的離岸綠洲與主要的資本輸出國在地理位置上都很接近,例如百慕大群島距離美國紐約不過1247公里,每隔兩小時就有一次航班往返兩地間;而從開曼群島到美國邁阿密的飛行時間不過一小時。此外,穩定的政局,發達的金融服務業,寬松的外匯管制,完善的銷售市場和基礎設施……每個離岸綠洲都力求為跨國投資者營造一個迷人的天堂。要知道,綠洲之間也存在著激烈的競爭。
不過,這些離岸綠洲的稅收優惠還是各具特色的:有的地方比較利于信箱公司的活動,有的地方有助于獲取資本利得,而有的則適合隱藏非法所得……如位于加勒比海上的英屬開曼群島,其公司法是專門針對美國稅法上的各項節稅要點所設計的。因此,這里設立和維護公司的成本雖較高,但卻吸引了大量的美國公司及個人在此設立紙公司進行投資及稅收規劃,成為了美國人最愛使用的節稅天堂。近年來,有大量公司從巴哈馬和百慕大遷到開曼群島。島上現有1.8萬居民,而注冊公司數目竟超過居民數,達到了近2萬。
“無敵杰米”的國際稅收計劃
對這些離岸綠洲的不同特點最為熟悉的人莫過于國際稅收顧問,因為他們必須為客戶隨時制定各種國際稅收計劃,幫助客戶以合法而合理的形式逃避國際稅收。
杰米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國際稅收顧問,他經常往返于世界各地,很多的離岸綠洲上都曾印下杰米的足跡。對各國稅收規則和法律了如指掌的他,總是能為客戶制定各種完美而合法的國際避稅計劃,這也為他贏得了一個響亮的外號——“無敵杰米”。意思是他就好像動畫片《貓和老鼠》中那只機靈、聰明的老鼠杰米一樣,善于閃躲、逃避、鉆空子。當然,離岸綠洲在杰米的國際稅收計劃中的地位總是舉足輕重的。
一天,跨國公司Estuary的財務總監找到杰米,向他抱怨:每年由制造子公司向銷售子公司賣出產品所實現的利潤,由于要向兩個公司所在國繳納大量的所得稅而最終所剩無幾。在離岸綠洲建立貿易中介公司,以此逃避跨國公司內部制造公司和銷售公司需要繳納的公司所得稅——這對杰米來說,絕對是輕車熟路。在杰米的幫助下,Estuary在開曼群島注冊了一家Estuary中介貿易公司,按照杰米提供的稅收計劃,Estuary印度制造公司今后將產品以接近成本的價格先賣給Estuary開曼中介貿易公司,再由貿易公司把產品以接近市場正常的售價賣給Estuary海外各國的銷售公司。這樣,制造公司和銷售公司由于產品的買賣差價都很小,所以,各自的銷售利潤接近于零,其負擔的公司所得稅自然大大降低了。而大量的利潤到哪里去了呢?當然是留在了開曼的中介貿易公司。而這筆可觀的利潤卻因開曼免征所得稅而最終實現了國際避稅!
此外,精明的杰米在稅收計劃中還強調了兩個細節:一是開曼的中介國際貿易公司不能在任何銷售子公司所在國設立常設機構,因為很多國家是根據常設機構標準來確定,是否對外國公司來自于本國的經營所得課稅。要達到避稅目的,必須注意這點。第二,這家中介貿易公司不僅要在開曼注冊成立,而且管理機構也必須設在開曼。否則,根據目前很多高稅國把管理機構所在地作為本國居民的判定標準,中介貿易公司存留的免稅的高額利潤就要被征稅,避稅計劃由此將落空。
就這樣,“無敵杰米”的國際避稅計劃把Estuary帶到了離岸綠洲的避稅天堂。而每年都有大量類似的公司和個人,根據杰米和他的同行所提供的國際稅收計劃來到離岸綠洲,享受“天堂里充足的免稅陽光”。當然,這些稅收計劃決不是都如上面提到的那個例子一樣簡單。在離岸綠洲注冊中介國際金融公司以節省貸款利息的預提稅、建立中介國際許可公司逃避特許專利權的預提稅、通過離岸公司幫助居民免除遺產稅、利用離岸公司以信托方式管理資產……杰米的花樣很多、收入不少。不過,他明白,他的幸運絕對無法離開這些離岸綠洲。
伴隨電子商務的誕生,e時代的公司甚至用不著杰米這類稅務專家就可以輕松避稅了:當一個人把服務器和網站建在離岸綠洲——比如開曼群島——進行服務獲取收益時,如何征稅就成了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他可能通過因特網提供多種服務,消費者通過網絡付費。那么,此時應如何認定這筆收入的歸屬?該不該對其進行征稅?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居民的概念就變得很難界定,從而使如何界定電子商務納稅成為了難題。至少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提出過切實可行的方案。
守口如瓶的金融秘密
除了能夠利用離岸綠洲實現跨國公司的國際稅收計劃,多數“綠洲”的銀行和服務機構對于注冊公司信息的嚴格保密,也是這里能夠吸引大量跨國公司注冊的重要原因。
曾有這樣一個例子,安東尼·費爾德,這位開曼群島某家銀行的董事,為一樁涉嫌利用開曼群島逃避美國稅收的案子作證。在法庭上,面對法官、控方律師所詢問的有關銀行及客戶的問題,安東尼·費爾德態度堅決地拒絕回答。“關于這些問題,誰也不能讓我開口。”安東尼·費爾德強調,“我不能違反開曼的法律。為客戶保密,這是我的責任和義務!”安東尼當然要管住自己的嘴巴。否則,根據開曼的《保密關系法》,泄密者將要付出6100美元罰款、兩年徒刑的代價,這對他來說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最后,陪審團的審訊期限結束,此事不了了之。而安東尼·費爾德那位涉案的客戶則因此嘗到了在綠洲設立離岸公司的甜頭——逃過了法律刺來的利刃。
為提高信譽和吸引投資者,作為離岸綠洲的國家和地區都很重視銀行的保密問題,有些制定了嚴格的銀行保密法,而有些地區,如荷屬安第斯群島、百慕大群島、中國香港等雖沒有制定專門法律,但本地其他法規也有“銀行不得泄漏客戶信息”的規定。同時,離岸綠洲國家(地區)一般都沒有國際稅收協定,外國政府的稅務部門無法通過稅收情報交換得到信息。正是在這道屏障的阻隔之下,使得安東尼一案中美國的司法部門也因為不能取得客戶的銀行信息而最終束手無策。不過,這道屏障在對客戶形成保護的同時,也可能導致一些灰色收入甚至是違法收入在離岸綠洲隱藏。
比如,多數國家的稅法所針對的通常是“居民”的概念,但是也有一些國家是針對其“公民”的全球收入進行征稅的,比如美國、中國。這樣的法律意味著,只要你是該國公民,不管錢來自于世界上哪個地方,原則上都必須交稅。當然,離岸公司的收入可以抵稅,但通過注冊離岸公司想達到合法避稅目的,在這些國家將很難操作。不過,因為有離岸綠洲的銀行保密規定這顆法律“定心丸”,很多公司和自然人就可能向本國的稅收部門隱瞞海外收入——這可是偷稅形成的違法收入。之所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因為大家心照不宣的是:面臨高昂的征稅成本以及公民虛報稅收的道德風險,全球征稅的國家在執行上難度很大。反正本國的稅務官員不可能到各個國家去檢查,查也難以查到!
離岸綠洲的銀行保密特點也經常被一些國際犯罪組織利用來進行非法活動。為此,全球多個國家的政府和警方不斷加強合作和交流。2001年,香港警務處聯合澳洲聯邦警隊以及美國緝毒處完成了一項長達12年之久的全球性調查行動。結果發現,哥倫比亞一販毒組織頭目于1989年逝世前,將大筆非法財產通過一些離岸公司引入香港,一筆超過884萬美元的金錢最終被充公。在打擊犯罪分子以離岸公司賬戶用做非法交易方面,香港有關洗黑錢的條例非常有效。比如,他們曾凍結一販毒集團在瓦努阿圖注冊的一家離岸公司的賬戶,該犯罪集團曾于另一管轄區設立離岸公司,通過該公司的銀行賬戶將販毒財產轉賬至另一賬戶,自己則在香港進行幕后操縱。由于屬于離岸公司,最初銀行拒絕接受香港以任何法律途徑凍結這筆財產,但是香港警方還是成功地證明了這筆錢的非法性,最終將其充公。
針對離岸綠洲的銀行保密法可能帶來的問題,很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現在這種狀況正逐漸轉變。經合發組織近年頒布了專門規定,要求離岸綠洲的國家(地區)采取措施,以增加其銀行透明度。看來,未來必將有更多的措施,使得“安東尼們”開口作答。
國際稅收法律,繩索能否勒緊
盡管各國對離岸綠洲有很多迷人的稱呼——“避稅港”、“財政天堂”、“稅收綠洲”、“金融中心”,卻始終掩蓋不了其真實的身份——“國際避稅地”。很多跨國投資者強調,他們設立海外離岸公司所進行的國際避稅活動合乎法律規定,但這畢竟是在鉆國際稅收法律的空子,最終的結果必然造成對很多國家的稅收侵害。
各國對于這些避稅綠洲的態度褒貶不一。少數支持者如墨西哥認為,發達國家應該容許跨國公司的避稅行為,以此作為對這些公司出口產品的變相津貼。不過,大多數國家對避稅地持否定態度——它們不僅態度上表示反對,而且紛紛制定針對避稅地的法律,將限制國際避稅和逃稅行為的繩索越勒越緊。為阻止跨國公司利用避稅地設立公司進行的避稅行為,“二戰”后美國首先終止了對外國公司F分部所得(那些極易被用作避稅工具的受控外國公司的某些類型所得)推遲課稅。此后,各發達國家相繼頒布了本國對付避稅地的法律,而一些沒有相應法律的國家由于嚴格的外匯管制或對投資利潤必須匯回本國的規定,客觀上也起到了堵住法律漏洞、監控離岸公司避稅逃稅的作用。
由于離岸綠洲對于避稅活動的鼓勵和保護,讓許多國家深惡痛絕。這些開展反避稅斗爭的國家在完善法律的同時,在本國稅法中列出判定國際避稅地的標準或干脆開出一份國際避稅地國家(地區)的名單,稅務部門密切關注著本國公司與這些地區之間的一切商業活動。
2000年6月26日,經合發組織發布了一份題為《認定和消除有害稅收行為的進程》的報告,這份報告將35個國家和地區列入了避稅地黑名單:英屬維爾京群島、格林納達、塞舌爾群島、巴拿馬、瑙魯、湯加……
這份名單所依據的判定標準是:該地區或國家有效稅率為零或只有零稅率;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換;缺乏透明度;沒有實質性經營活動的要求。
但是,在另一方面,避稅港國家卻認為,國家無論大小,稅收政策的確定是一國的主權,別國無權干涉。發達國家也有類似離岸綠洲的做法,比如英國就設立了低稅商務中心,而美國的特拉華州也一直是離岸公司的首選注冊地,其他一些發達國家也用少征稅的方法把資金和貿易引入本國欠發達地區。因此,經合發組織的做法是虛偽的,他們的所謂消除有害稅收的行為,侵犯了離岸綠洲各國的利益和主權。離岸綠洲國家仍將堅持自己的稅收優惠特色。
的確,離岸綠洲上的各國當然要堅決捍衛自己的稅收優惠。試想,離開了這些優惠措施,整個國家的經濟必然無所依托,綠洲又怎能保持常青?(本文由中國人民大學財經學院朱青教授和隆安律師事務所段民先生提供專家指導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新浪手機圖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載最新圖片送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