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榜富人最近又成了媒體的焦點,就像富人經常拋頭露面那樣。作為社會名人和經濟新銳,這不是問題。但這一次顯然不同。
上一次,在看到50位福布斯榜上富豪只有4人上了納稅榜時,人們率先的反應是福布斯排行榜的準確性。不客氣地說:你一個外人,能對中國富豪了解多少?有人號稱“億萬富婆”,雖然被債主追得四下亂竄;也有人標榜簡樸,可家里移居海外的“孤兒寡母”,則香車 豪宅,據說美國人看了,目瞪口呆,直懷疑自己哪個器官出了毛病。
凡此種種,藏頭露尾,虛虛實實,你福布斯懂嗎?
但這一次人們不問出處,直接引用華爾街日報中國10大富豪榜問道:“富人,你為何不納稅?”
這不僅僅意味著一種情緒的變化。
實際上,要不是富人過于“特立獨行”,對“先富起來”的人,多數人并不排斥。不然,“傍大款”(并不涉及女士)不會成為時尚;每年的富豪排行榜也不會如此熱鬧。即使有人聲稱“糞土當年萬戶侯”,但至少,對其如何致富還是興致盎然的。不吃豬肉,見見豬跑總不會有什么壞處。
由此,同歷史上常有的“妖魔化富人”的時期相比,現如今人們對富人的態度不僅寬容,甚至懷有無限景仰。就像人們能容忍甲A球員的種種劣跡一樣,只要你能關鍵時刻帶好那一球,至于屢見于報端的泡吧、打架乃至吃藥,人們倒常常是視而不見的。
但是,納稅是另一個問題。如果一般的工薪階層、或者遠在社會平均富裕程度之下的農民還要納稅,富人還需要享有特權嗎?
不能否認事實的存在。據有的經濟學家分析,這還多少與致富有關。從最一般的意義來講,富人之所以先富起來,其對社會資源的調配和利用必有“過人”之處。同理,富人逃稅也才有足夠的“后門”。
但利用“體制轉軌”致富是一碼事兒,利用體制避稅又是一碼事兒。如果體制的不完善再次成為富人逃稅的手段,就很容易讓人聯想其致富的合法性。這對富裕階層并無好處。
但問題是富人對此恰恰缺乏自覺。得了便宜之后,還想“捎帶一把”。也可能是宣傳的誤導,有人以為對富人征稅是“劫富濟貧”,————這雖然并不是個壞詞,但富人可能另有看法。
這里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即:為什么富人偏離了社會認同的價值?而多大程度的偏離,將會超越社會容忍的限度?我這里并不是指公平問題,雖然按國際通行的評價標準,中國的基尼系數已經超過了警戒線;我也不想在此討論富人占用了較多的公共資源,理應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而是從富人自身來說,納稅牽涉到富人對既往致富之路的肯定,以及對現有社會穩定價值體系的認同,即把自己作為社會前進的正面力量。退一萬步講,積極納稅還有可能使一些并非合法的收入獲得社會認可。因此,很難想象富人作為一個整體,會想方設法逃稅。我不希望看到社會情緒的增長,也不希望看到報道說因遭到質疑福布斯排名靠前的中國富豪“失蹤”了。不可能每個人富裕起來之后,都到美國去生活。何況,美國懲處偷稅漏稅,可不像我們這樣“溫文爾雅”。
回到問題:誰在和富人過不去?
不是強制納稅。而是不想納稅的富人自己。
作者:劍夫
目擊者,親歷者,見證者,知情人――《焦點訪談》期待你!
新浪手機圖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載最新圖片送大獎!
|